探寻“六合一统帽”,瓜皮帽的那点事
发布时间:2025-05-22 11:16 浏览量:1
瓜皮帽雏形于明初,当时多称“六合一统帽”,简称“六合帽”,蕴含“天下一统”的政治寓意。“六合”指代天、地与东、南、西、北,象征皇帝一统天下。为新兴封建王朝谋吉兆,明太祖朱元璋大力推广此帽。
到明清更迭时,多数汉族男子首服因“男从女不从”政令消逝,瓜皮帽却延续且愈发流行。据史料记载,清军入关前,满族老幼喜爱戴“帽头儿”,上尖下宽,底边或镶小檐,或无檐,以织金缎包边,帽顶缀丝绒疙瘩,颜色红黑(居丧可用白),檐下有“帽正” ,类似明朝六合帽但无六瓣。
清朝建立,要求全国百姓与清军皆戴此帽。南方民众怀念明朝,将类似形状帽子改成六瓣缝合。康熙询问原因,大臣答称此为东、南、西、北、上、下一统之意,于是康熙帝将军队的“帽头儿”也改为六合帽。
清光绪皇帝头戴瓜皮帽肖像
孙中山头戴瓜皮帽肖像
康有为头戴瓜皮帽肖像
瓜皮帽在清朝流行,不仅因其“六合一统”的政治意义,实用性也至关重要。清朝强制汉族男子依满族习俗剃发留辫,这种发式搭配瓜皮帽更为便利,使其超越阶层限制,备受清代各阶层男子喜爱。
民国时期,“剪辫运动”兴起,适合瓜皮帽的辫发消失,思想进步的年轻人追捧西式礼帽,并与长袍、马褂搭配,而瓜皮帽作男子主要首服的地位终被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