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启示录:格局,才是人生的终极密码
发布时间:2025-10-15 15:59 浏览量:15
以史为鉴,格局破局
《资治通鉴》有云:“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 这部编年体通史,以时间为线,将 1362 年的历史风云串联,其中既有金戈铁马的战争场面,也有朝堂之上的权谋斗争,更有市井街巷的民生百态。它是一面镜子,照出了历史的兴衰成败,也照出了人生的起伏得失。透过这面镜子,我们能清晰地看到,一个人的格局,如何在岁月的长河中,决定着其人生的走向与高度。
案例一:李世民与魏征,格局成就霸业
在《资治通鉴》的记载中,唐太宗李世民与魏征的故事,就是格局影响人生走向的典型例证。 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面临着如何整合各方势力、稳固政权的难题。魏征,这位曾为太子李建成出谋划策,甚至劝李建成尽早除掉李世民的谋士,落入了李世民手中 。常人或许会认为,魏征此番必死无疑,毕竟他站在了李世民的对立面,是不折不扣的 “政敌”。可李世民却展现出了非凡的格局,他深知魏征之才,更明白若能收服魏征,不仅能彰显自己的胸怀,还能为己所用,助力国家治理。于是,李世民不计前嫌,重用魏征。
在日后的朝堂之上,魏征屡屡直言进谏,从民生疾苦到国家大政方针,从李世民的个人言行到宫廷礼仪规范,他都毫不避讳地提出批评与建议。据记载,魏征曾多次在朝堂之上让李世民陷入尴尬境地,言辞之犀利,态度之坚决,让李世民下不来台。有一次,李世民得到一只精美绝伦的鹞鹰,正兴致勃勃地把玩,远远望见魏征走来,竟像个犯错的孩子,匆忙将鹞鹰藏于怀中。魏征佯装不知,故意奏事许久,待他离开后,李世民怀中的鹞鹰已被活活闷死 。可即便如此,李世民虽偶尔恼怒,但最终都能冷静下来,接纳魏征的谏言。
正是李世民这种心怀天下、不计个人恩怨的大格局,让他收获了魏征的忠心辅佐,也吸引了众多人才齐聚朝堂。君臣齐心,共同开创了 “贞观之治” 的盛世局面,大唐在他们的治理下,政治清明、经济繁荣、文化昌盛、边疆稳固,成为当时世界上的强国 。李世民的格局,不仅成就了他的霸业,更让他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千古明君的美誉。由此可见,一个人的格局大小,直接决定了其事业所能达到的高度 。
案例二:吴起爱兵,长远眼光赢未来
同样在《资治通鉴》的记载中,战国时期魏国大将吴起,也是一位极具格局之人 。吴起身为将领,却能与士兵们同甘共苦,毫无高高在上的架子。他与士兵穿着同样的衣服,吃着同样的饭菜,睡觉不铺垫柔软的席子,行军时不骑马乘车,还亲自背负着粮食 。有一次,一名士兵身上长了毒疮,痛苦不堪,吴起见状,竟不顾脏污与异味,亲自俯下身去,为士兵吮吸疮口的脓血 。
这一行为看似微不足道,却蕴含着巨大的力量。士兵们听闻此事,无不为之动容。他们深知,自己的将军是真的将他们放在心上,愿意与他们同生共死。这种发自内心的感动,转化为了强大的战斗力。在战场上,士兵们为了报答吴起的恩情,个个奋勇争先,以一当十,毫不畏惧敌人的刀枪剑戟 。吴起率领这样一支士气高昂、忠心耿耿的军队,与诸侯大战七十六次,全胜六十四次,为魏国的崛起与强大立下了赫赫战功 。
吴起的做法,体现出了他的大格局。他明白,士兵是战争胜利的关键,只有赢得士兵的心,才能打造出一支战无不胜的铁军 。他没有把目光局限在当下对士兵的威严管控上,而是着眼于长远的战争胜利和国家利益 。他以真心换真心,用实际行动赢得了士兵们的衷心拥护和拼死效力 。这种 “放长线,钓大鱼” 的智慧,正是大格局者的典型特征 。他们不会被眼前的小利所迷惑,而是懂得为了更长远、更宏大的目标,付出耐心与真心 。
案例三:霍去病与霍光,进退之间见格局
霍去病与霍光,这对同父异母的兄弟,在西汉历史上都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他们出身平凡,却凭借着各自的机遇与才能,登上了权力与荣耀的舞台 。然而,他们的结局却截然不同,这背后,正是格局在起着决定性作用 。
霍去病,这位西汉名将,17 岁便随卫青出征匈奴,开启了他辉煌的军事生涯 。他用兵如神,不拘泥于传统兵法,擅长长途奔袭、快速突袭和大迂回、大穿插作战 。在两次河西之战中,他以雷霆之势,大破匈奴,俘获了象征匈奴神权的祭天金人,直取祁连山,彻底动摇了匈奴的根基 。而他在漠北之战中的封狼居胥之举,更是将汉军的赫赫战功,镌刻在了历史的丰碑之上 。他带领汉军屡次打败匈奴,使汉朝的疆域不断扩大 。
霍去病的格局,不仅体现在他卓越的军事才能上,更体现在他对国家和民族的忠诚与担当上 。汉武帝为奖励他抗击匈奴的战功,给他建造了一座豪华的住宅,他却断然拒绝,说出了那句千古名言:“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 在他心中,国家的安危、民族的尊严,远远高于个人的享受与安逸 。他一心扑在抗击匈奴的事业上,将个人的荣辱得失置之度外 。这种心怀天下、舍小家为大家的精神,展现出了他的大格局 。正因如此,他深受士兵们的爱戴,也赢得了后世的敬仰 。
霍光,霍去病同父异母的弟弟,在汉武帝临终之际,被任命为托孤重臣,辅佐幼主汉昭帝 。霍光凭借其出色的治国之才和谨慎的行事风格,逐渐掌握了朝政大权 。在汉昭帝时期,他推行休养生息的政策,多次大赦天下,鼓励发展农业,使得汉朝的国计民生得以恢复 。后来,他又废黜了荒淫无道的昌邑王刘贺,拥立汉宣帝刘询,进一步巩固了汉朝的统治 。
霍光的前期,无疑是有着一定格局的,他明白国家的稳定与发展是首要任务,也为此付出了努力 。然而,随着权力的不断膨胀,他逐渐迷失了自我,格局也变得越来越小 。他开始贪恋权力,独揽朝政,任人唯亲,将霍氏家族的成员纷纷安插到重要职位上,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家族势力集团 。霍光的妻子霍显,更是为了让女儿霍成君成为皇后,买通御医,毒杀了汉宣帝的结发妻子许平君 。这一行为,不仅触犯了皇权,也引发了朝廷内外的不满与愤怒 。霍光虽位极人臣,但他的家族成员却仗着他的权势为非作歹 。霍光在世时,凭借他的威望和权力,还能勉强维持局面 。可他去世后,霍家失去了主心骨,很快便陷入了混乱 。汉宣帝开始逐步削弱霍家的势力,霍家子弟为了保住权势,竟然铤而走险,密谋造反 。最终,霍家的阴谋败露,全族被灭,曾经显赫一时的霍氏家族,就此烟消云散 。
对比霍去病与霍光的人生轨迹,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霍去病懂得适可而止,他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国家,在最辉煌的时候,也没有被权力和荣誉冲昏头脑 。而霍光则在权力的漩涡中越陷越深,忘记了权力的本质是为国家和人民谋福祉,只想着满足自己和家族的私欲 。他不懂得进退有度,最终导致了家族的覆灭 。这充分说明,进退有度是格局的重要体现 。一个人在顺境时,能否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被权力和欲望所左右,懂得适时收敛,是决定其人生走向的关键 。
生活中的格局智慧
从历史的长河中回到现实生活,我们会发现,格局同样在悄然影响着我们每一个人的人生走向 。在竞争激烈的职场中,格局的大小更是体现得淋漓尽致 。
我的朋友小李,就是一个因格局小而错失晋升机会的典型例子 。小李在一家公司做销售,他业务能力还算不错,每个月的业绩也都能达到公司的要求 。但他有一个致命的缺点,就是太过计较个人得失 。在团队合作中,他总是不愿意多付出一点,生怕自己吃亏 。有一次,公司接到一个大项目,需要各个部门紧密配合 。小李所在的销售部门负责与客户沟通需求,收集资料 。这本是一个展现团队协作能力和个人能力的好机会,可小李却只想着自己的那点小利益 。他觉得收集资料是额外的工作,会耽误自己做业绩的时间,于是在团队会议上,他极力推脱,不愿意承担更多的工作 。最后,这个项目在其他同事的共同努力下,顺利完成了 。但小李的表现,却被领导看在眼里 。在后续的晋升评选中,尽管小李的业绩不错,但领导还是认为他缺乏团队合作精神,格局太小,不适合担任管理职位 。小李得知这个结果后,后悔不已,但为时已晚 。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的另一位朋友小张 。小张在一家互联网公司做运营,他进入公司的时间不长,但却凭借着自己的大格局,赢得了领导和同事们的一致认可 。小张在工作中,从不计较一时的得失,总是以公司的整体利益为重 。有一次,公司要举办一场大型的线上活动,时间紧、任务重 。小张主动站出来,承担了大量的工作 。他不仅要负责活动的策划和推广,还要协调各个部门之间的工作 。在活动筹备期间,他经常加班到深夜,但他从来没有抱怨过 。他知道,这个活动对于公司的发展至关重要,只有大家齐心协力,才能把活动办好 。最终,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为公司带来了巨大的流量和收益 。小张的努力和付出,也得到了公司的高度认可 。在年底的表彰大会上,小张被评为 “优秀员工”,并获得了晋升的机会 。
在生活中,格局的大小同样影响着我们的人际关系和生活质量 。一个格局大的人,往往能够包容他人的缺点和不足,理解他人的难处,与他人和谐相处 。而一个格局小的人,总是喜欢斤斤计较,对别人的过错耿耿于怀,这样的人往往很难交到真心朋友,生活也会充满烦恼 。
我的邻居王阿姨,就是一个格局很大的人 。她和周围的邻居相处得非常融洽,大家都很喜欢她 。有一次,王阿姨家的孩子在小区里玩耍时,不小心弄坏了邻居家孩子的玩具 。王阿姨得知后,第一时间带着孩子去邻居家道歉,并买了一个新的玩具送给邻居家的孩子 。邻居家的孩子非常高兴,两家的关系也因此变得更加亲密 。还有一次,王阿姨发现小区里的流浪猫没有食物吃,她便主动买了猫粮,每天定时去喂流浪猫 。在她的带动下,小区里的其他居民也纷纷加入到了关爱流浪动物的行列中来 。王阿姨的这些举动,看似微不足道,但却体现出了她的大格局 。她懂得关爱他人,懂得为他人着想,这种善良和包容的品质,让她赢得了大家的尊重和喜爱 。
相反,我的另一位邻居李叔叔,就是一个格局很小的人 。他总是喜欢为了一点小事和邻居们争吵,比如楼道里的卫生打扫问题、停车位的问题等等 。有一次,李叔叔因为停车位的问题和邻居发生了争执,两人互不相让,甚至差点动手 。从那以后,两家的关系变得非常紧张,见面也不打招呼 。李叔叔的这种行为,不仅让他自己的生活变得不愉快,也影响了整个小区的和谐氛围 。
无论是在职场还是生活中,格局的大小都直接影响着我们的人生走向 。格局大的人,能够站得更高、看得更远,他们不会被眼前的小利所迷惑,而是懂得为了更长远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他们能够包容他人,与他人和谐相处,赢得更多的机会和支持 。而格局小的人,往往会被自己的狭隘思维所束缚,只看到眼前的利益,忽视了长远的发展 。他们很难与他人合作,也很难取得大的成就 。
提升格局,拥抱人生
《资治通鉴》这部史学巨著,宛如一座智慧的宝库,为我们揭示了格局对人生的深远影响 。从历史人物的兴衰成败中,我们深刻领悟到,格局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根本,是决定人生上限的关键因素 。它不仅仅是一种胸怀、一种眼界,更是一种智慧、一种境界 。
那么,我们该如何提升自己的格局呢?
首先,要多读书,尤其是史书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史书更是前人智慧的结晶 。通过阅读史书,我们可以穿越时空,与古今中外的智者对话,了解他们的思想、观点和人生经验 。我们可以从他们的成功中汲取经验,从他们的失败中吸取教训,从而拓宽自己的视野,提升自己的认知水平 。正如古人云:“读史使人明智 。”
其次,要学会经历困难,在挫折中磨炼自己的心智 。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挫折 。这些困难和挫折,看似是人生的阻碍,实则是提升格局的机遇 。当我们面对困难时,不要抱怨,不要退缩,而是要勇敢地迎接挑战,积极地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心智会得到磨炼,我们的能力会得到提升,我们的格局也会随之扩大 。就像尼采所说:“那些杀不死你的,终将使你变得更强大 。”
最后,要学会沉淀自己,保持内心的宁静 。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中,人们往往容易被外界的喧嚣和浮躁所影响,内心难以保持平静 。而一个内心浮躁的人,是很难拥有大格局的 。我们要学会在繁忙的生活中,给自己留出一些独处的时间,静下心来思考人生,反思自己的行为和思想 。我们要学会放下过去的烦恼和包袱,珍惜当下的生活,展望未来的发展 。只有内心平静了,我们才能看清事物的本质,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 。
格局决定人生,态度决定高度 。让我们以《资治通鉴》为鉴,不断提升自己的格局,以更加宽广的胸怀、更加高远的眼界、更加深邃的智慧,去拥抱人生的每一个挑战和机遇,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