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言相向 倒霉是自己
发布时间:2025-10-21 01:02 浏览量:11
跟家人、跟朋友、跟身边亲近的人,说话不要太不留情,伤了他们的心,你的心也会流泪。我就见过一对夫妻,其中一方讲话总是恶语相向,相处时总是看不惯对方,生活毫无乐趣。
选择一个人携手共度是人生重大的抉择,既然选择了就要学会接受,就要学会调整,同样是说话,用不同的语气,效果会非常不同。就如生活中。面对儿女犯错的时候,面对员工犯傻的时候,我们可以选择声嘶力竭的责备;也可以选择心平气和的分析和解决!我相信绝对是第二种选择会产生更好的教育目的。
被誉为是20世纪最伟大的心灵导师人戴尔卡内基在《人性的弱点》指出,与人打交道第一原则就是,不要批评、不要指责、不要抱怨!因为人并非理性的生物。他们被情感趋势,被偏见所支配。
卡耐基曾花十年的时间研究林肯总统,为什么他能成为美国最伟大的总统之一,那么的受人爱戴。卡耐基发现这个林肯一直以来秉承“不以恶待人,以仁爱相处”的原则直接相关,他从不出口伤人,从不抱怨指责。
年轻时林肯是一名执业律师,他曾屡次在报纸上公开抨击对手,甚至差点因此送命。一八四二年秋天,林肯给斯普林菲尔德日报寄了一封匿名信,嘲讽詹姆斯·谢尔兹——一位自负又好斗的当地政客。文章一经刊出,谢尔兹立刻沦为全城的笑柄。他羞愤交加,一跃上马,找到林肯要求决斗。
林肯本不愿比武,但为了保存颜面,只得硬着头皮答应。他借着臂长的优势,选了骑兵用的阔剑,并向一位西点军校的毕业生请教剑术。决斗当日,两人都做好了战斗至死的准备。幸运的是,在千钧一发之际,两人各自的支持者及时赶到,阻止了惨剧的发生。这是林肯一生中最惨痛的教训,他也因此学到了为人处世最宝贵的一课。从那之后,他再也没有写过侮辱人的字眼,也不再出言讥讽。确切地说,在那之后,他几乎从未批评过任何人任何事。
一八六三年七月一日,葛底斯堡战役爆发。罗伯特·李将军的部队一路向南溃败,被暴雨中愈加汹涌的波托马克河挡住去路,陷入绝境。林肯知道这是天赐良机,只要拿下这些残兵败将,便可宣告战争结束。林肯告知米德将军出兵,但米德将军竟违背上级的命令,迟迟不出兵攻击。拖延之中,敌军水位下降,趁机率军南逃。林肯怒不可遏。“这意味着什么!”他咆哮着,对儿子大发雷霆说,“天啊,这意味着什么!他们就在我们眼皮底下,只要动动手指,胜利就是我们的,然而无论我说什么都指挥不动这支部队。这种情况下,随便什么人都能轻而易举地把李将军拿下。要是当时我在那儿,我早就亲自上阵了!” 可是就是在这样的极度失望中,林肯并没有选择指责和批评,因为自己的宣泄情绪只会让局面更遭,对大局于事无补。
马克·吐温也经常乱发脾气,在信中写下尖酸刻薄的话。他曾经怒气冲冲地给一个招惹他的人写信说:“赶紧去申请死亡许可证吧。你要是胆敢再张口,许可证就能派上用场了。”还有一次,他写信给编辑,抱怨校对竟敢“改我的标点和拼写”,并命令说“照着我的原稿把这件事解决,务必让那个校对的建议烂在他那装满糨糊的脑子里” 。 写信发泄之后,马克·吐温心情好多了,不过这些信并未伤到他人——他妻子偷偷把信藏了起来,从未寄出。
你是否也曾想过教训或者改变别人?我全力支持你。不过,为什么不从你自己开始呢?自私一点说,改变自己远比改变他人令你受益更多,并且风险更小。换位思考、以全局出发,为什么不能换一个方式说话呢?为什么不能智慧的解决生活的难题呢?孔子曾言:“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最后想说,批评、指责和抱怨是愚蠢人与生俱来的本能;理解和宽容才是对修养和德行的最大考验!想要生活美好一点,就要从理解和宽容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