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霜降 | 这两处冻不得!
发布时间:2025-10-23 06:00 浏览量:9
霜
SHUANGJIANG
降
霜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
第十八个节气
也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
此时天气渐冷、初霜出现
是秋季到冬季的过渡时节
早晚天气较冷、中午则比较热
昼夜温差大,秋燥明显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曰:“霜降,九月中。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霜降并不是真的“降霜”,而是昼夜温差大,接近地面的水汽在温度变化中凝结成霜。
霜降三候
壹
一候 豺乃祭兽
一候 豺乃祭兽
豺狼从霜降开始就要为过冬储备食物,将捕到的猎物陈列后再食用,仿佛是有了感恩上苍馈赠的仪式感。
二候 草木黄落
二候 草木黄落
秋尽百草枯,霜落蝶飞舞。树上的叶子枯黄掉落,而典型的秋色正是这无边无际的秋黄秋红。
三候 蛰虫咸俯
三候 蛰虫咸俯
秋之气息浓重到了凛冽的程度,虫子们都把头低垂着,不再吃东西,准备开始蛰伏过冬了。
贰
霜降习俗
01
饮酒赏菊
在气象学上,一般把秋季出现的第一次霜叫做“早霜”或“菊花霜”,因为此时菊花盛开,正值赏菊的好时节。古有“霜打菊花开”之说,所以登高山,赏菊花,也就成为了霜降这一节令的雅事。南朝梁代吴均的《续齐谐记》上有记载。“霜降之时,唯此草盛茂”,因此菊被古人视为“候时之草”,成为生命力的象征。霜降时节正是秋菊盛开的时候,中国很多地方在这时要举行菊花会,赏菊饮酒,以示对菊花的崇敬和爱戴。
02
吃柿子
在我国的一些地方,霜降时节要吃红柿子,在当地人看来,这样不仅可以御寒保暖,还能补筋骨。有些地方对于这个习俗的解释是:霜降这天要吃杮子,不然整个冬天,嘴唇都会裂开。
03
登高望远
秋季山林、高山空气新鲜,大气中的浮尘和污染物较少。霜降时节登高远眺,既可使肺的功能得到舒畅,同时登至高处极目远眺,心旷神怡,还可舒缓心情。
霜降养生
叁
冷到骨头缝,两处冻不得
值此天地冷凝结霜、草木黄落、蛰虫始眠之时,身体有两个地方必须保护好:膝盖、脾胃,千万冻不得!
1
膝盖冻不得
霜降时节,渐入冬寒,人体关节部位最怕受凉,而下肢的膝关节、踝关节、双足又是离心脏最远的,如果不注意保暖和运动,也是最容易受寒的。所以霜降后容易出现腿痛等疾病。
虽然关节炎和寒冷无关,但是寒冷会加重关节炎的症状,因为膝关节在遇到寒冷刺激时,血管收缩,血液循环变差,往往使疼痛加重。
首先要注重保暖。这里重点讲一下,什么运动才能最大程度帮助保护关节。
有很多人关节痛的时候会热敷、打玻璃酸钠,但是经常是只管一会儿或者一段时间,为什么呢?
因为是治标不治本的,关节本身很脆弱,保护它,还需要它周围的组织配合:膝关节周围肌肉;膝关节周围韧带;膝关节软骨的保护;膝关节滑液的分泌。
所以说,要真正保护它,防止它衰老、受伤,就要加强上述这四个组织的功能。
最简单的方法,就一个字——抬!按照这个方法做,就能帮助强化肌肉、韧带、促进关节润滑液的分泌,减少软骨的损伤。
最简单的护腿法:抬
【站着可以向前后、向两边抬】
【躺着可以向上抬】
【侧卧可以向上侧抬】
【趴着可以向后抬】
2
脾胃冻不得
脾胃是最怕寒冷的,但是一到霜降,这个寒冷是挡也挡不住:风变大了,天气变冷了,热的食物盛出来很快就变冷了。
在中医里面,有一词叫“脾胃虚寒”,就是不能吃凉的东西,吃了会不消化、胃痛,吹了冷风也会不舒服。这个时候,如果喝些热水或者用热水袋捂一会儿就会舒服很多。
这是因为,寒冷会使胃肠的血管收缩,影响食物透过消化道的黏膜化生为血液。胃痛、腹部不适、消化能力降低,这时进食生冷食物就会引起或者加重胃部不舒服症状。
所以保护脾胃,最重要的就是一个字——暖!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吃暖的、喝暖的,不让肚子这里受冷风吹。除此之外,还有一款养生茶推荐。
陈皮甘草茶
【食材】
陈皮4.5克、生甘草2克、化橘红3克、北沙参3克、白芍3克、玫瑰花1.5克、红茶1.5克。
【做法】
把红茶和以上各味中药材研磨成粗末,然后用热水冲泡即可饮用。
【功效】
这个方子对于健脾温中、疏肝活血大有裨益。
SHUANGJ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