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一旦学会了“内观”,便很容易破除内心的执念与障碍

发布时间:2025-05-22 11:22  浏览量:2

如今社会,我们时常被外界的纷扰所迷惑,在功名利禄的漩涡中苦苦挣扎,试图去改变世界、征服他人,却往往忽略了内心那个真正的自己。其实,一个人一旦学会了“内观”,就如同在黑暗中找到了一盏明灯,能轻易破除内心的执念与障碍,进而战胜自我,成为无敌之人。而“改变世界利他”的真谛,也在于先搞定自己,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之姿,方能轻松驾驭人生之舟,在入世生活中游刃有余。

内观破执,开启自我觉醒之门

内观,是一种向内探寻的智慧,是洞察内心世界的神奇钥匙。它让我们停下匆忙的脚步,静下心来,审视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从而发现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执念与障碍。

佛陀在菩提树下悟道的故事,便是内观破执的典范。相传,佛陀在苦修六年未果后,来到菩提树下,开始静坐内观。他深入自己的内心,观察自己的起心动念,不被外界的干扰所左右。在这个过程中,他逐渐破除了对名利、欲望的执着,明白了世间的无常和虚幻。最终,他在菩提树下大彻大悟,成为了觉者。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内观能够让我们看清自己的内心,破除执念,从而实现自我觉醒。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常常会陷入各种执念之中。比如,对工作的过度追求,让我们忽略了生活的美好;对他人的过度期待,让我们陷入了失望和痛苦之中。当我们学会内观,就能够意识到这些执念的存在,并努力去破除它们。我们可以像佛陀一样,每天抽出一些时间,静下心来,反思自己的行为和思想,问问自己:“我为什么会这样做?我的内心真正想要的是什么?”通过这样的内观,我们能够逐渐摆脱执念的束缚,开启自我觉醒之门。

搞定自己,方能影响世界

“改变世界利他”,听起来是一个宏大的目标,但实现它的关键却在于先搞定自己。古人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是基础,只有先把自己修炼好了,才能去影响他人,进而改变世界。

曾国藩是晚清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他一生都在践行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年轻时的曾国藩,脾气暴躁,做事浮躁,常常因为一些小事而与人发生冲突。后来,他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开始通过写日记的方式进行内省和反思。他每天都会记录自己的言行举止,分析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并努力改正。通过不断地自我修炼,他逐渐改掉了自己的坏脾气,变得更加沉稳和睿智。

在事业上,曾国藩也始终保持着自强不息的精神。他组建湘军,与太平天国军队作战,面对重重困难和挫折,他从不气馁,而是不断总结经验教训,调整战略战术。同时,他以厚德载物的胸怀,关心士兵的疾苦,赢得了士兵的爱戴和拥护。正是因为他先搞定了自己,不断提升自己的修养和能力,才能够在乱世中脱颖而出,为国家和民族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的故事告诉我们,只有先把自己搞好了,才能影响身边的人,进而影响世界。

心之力显,宇宙回馈正向能量

“放心,你在心之力上下的功夫,都会得到宇宙内在意志积极、正向、光明的回馈。”心的归位,能让我们在“道”的层面上智慧与能量生发,从而轻松成事。

王阳明一生致力于心学的研究与实践,他提出“心即理”“知行合一”等思想,强调内心的力量。他年少时便立下“读书做圣贤”的志向,在历经仕途坎坷、被贬龙场等困境时,没有自暴自弃,而是通过内观和反思,悟出了“圣人之道,吾性自足”的道理。他明白了,只要向内求,发掘自己内心的力量,就能应对一切困难。此后,他凭借内心的智慧和力量,平定宁王之乱,治理地方,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当今社会,我们也可以借鉴王阳明的智慧。面对工作和生活中的压力时,不妨静下心来,向内探寻,挖掘自己内心的力量。我们可以尝试冥想、阅读经典等方式,让自己的心归位,从而获得智慧和能量。当我们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生活时,会发现宇宙似乎也在回应我们,为我们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好运。

内外兼修,成就圆满人生

内观修心,搞定自己,是我们在人生道路上不断前进的基石。当我们学会了内观,破除了内心的执念与障碍,就能以更加从容的姿态面对生活的挑战;当我们先搞定自己,不断提升自己的修养和能力,就能以更加自信的姿态去影响他人、改变世界;当我们在心之力上不断下功夫,让心归位,就能获得宇宙的积极回馈,在入世生活中游刃有余。

人生就像一场修行,我们既要关注外在的世界,更要关注内心的成长。让我们学会内观,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不断搞定自己,在心之力的指引下,驭世之舟,驶向圆满的人生彼岸。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发现,原来真正的力量一直都在我们自己的内心深处,只要我们愿意去发掘,就能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