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被激怒叫停贸易谈判,加拿大惊慌认错,这次真玩大了!
发布时间:2025-10-27 16:57 浏览量:11
今年有件特有意思的事儿,加拿大安大略省砸了7500万加元拍了则广告,本来想给特朗普“上上课”,结果直接把这位总统惹得炸毛,当场宣布终止美加所有贸易谈判。
加拿大那边反应快得惊人,没等局势发酵就紧急暂停广告投放,整件事从爆发到收尾就几十个小时,快得让人来不及吃瓜。
谁也没想到一则广告能有这么大威力,把两个盟友的贸易关系搅得鸡犬不宁。
加拿大这次是真下了血本,7500万加元的预算砸下去,把广告投遍了美国各大电视网络,声势搞得相当浩大。
本来想借美国前总统里根的名头,让这则广告更有说服力。
广告里全是美国工人忙碌的身影、美国家庭温馨的场景,配上里根富有磁性的画外音,核心意思就是“谁要是对外国产品收关税,看着像爱国,其实根本错了”。
这个思路乍一看挺聪明,用美国民众爱戴的政治符号说话,比自己直接反驳特朗普管用多了。
但加拿大显然没做足功课,犯了个致命错误,他们引用的里根讲话,根本不是那个意思。
这段讲话的真实背景是1987年美日贸易摩擦,里根当时嘴上说着自由贸易好,实则是在为自己要对日本部分商品加征关税做辩护。
本来想借里根的威望说服美国民众,后来发现连里根基金会都不买账。
基金会直接发声明,说加拿大这则广告既没经过授权,还歪曲了里根讲话的原意。
基金会还放出了当年讲话的完整版视频,一下子就把加拿大的“小把戏”戳穿了。
加拿大这波舆论战从根上就站不住脚,断章取义的操作,也为后续的被动埋下了伏笔。
广告刚播没几天,麻烦就找上门了。
特朗普直接火力全开,不光公开炮轰加拿大,还二话不说终止了两国的贸易谈判。
这波反击来得又快又猛,让加拿大彻底懵了。
为啥特朗普反应这么激烈?很显然,这则广告精准踩中了他的三个底线。
第一个就是干预司法,广告播出的时候,美国最高法院正在审理特朗普征收关税是否合宪的案子。
在此之前,已经有多家下级法院裁定,特朗普单方面给全球加征关税的做法违宪。
要是最高法院维持原判,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就彻底垮了,美国财政部还得退还数千亿税款。
这案子对特朗普来说根本输不起,结果加拿大偏偏在这个节骨眼上搞事情,大谈特谈“关税有害”。
在特朗普看来,这就是明晃晃地干预美国司法,万一影响了大法官的裁决,后果不堪设想。
第二个底线是亵渎了他的政治偶像,特朗普一直把里根当成精神图腾,连“让美国再次伟大”这句竞选口号,都是模仿里根来的。
在他心里,里根是共和党保守派的标杆,而自己就是这个标杆的继承者。
加拿大不光用了里根的形象和声音,还通过剪辑让他“反对”自己的政策,这在特朗普看来就是精神背叛。
搞不清加拿大是没考虑到这一点,还是故意为之,反正这波操作彻底激怒了特朗普。
他觉得这是在动摇自己执政的合法性,必须强硬反击,才能捍卫里根的形象,也保住自己的政治立场。
第三个底线是挑战美国主权,特朗普的外交理念核心就是“美国优先”,绝对不能容忍其他国家对美国的内部事务指手画脚。
加拿大花着自己的钱,跑到美国的电视台上搞政治宣传,试图影响美国的政策走向,这是特朗普绝对不能接受的。
加拿大还是美国的盟友,盟友都敢这么“越界”,要是不狠狠打压,以后其他国家岂不是都敢效仿?
所以特朗普终止贸易谈判,也是在明确表态,不管是谁,触碰美国主权都没好果子吃。
加拿大显然没料到特朗普会这么强硬,眼看着贸易谈判停摆,自己的经济要受重创,只能火速认怂。
安大略省省长和加拿大总理紧急通话后,立刻宣布暂停广告投放。
其实加拿大这么做也能理解,美国是他们最大的贸易伙伴,大部分商品都要靠出口到美国。
美国市场稍微有点波动,加拿大经济就会跟着受影响。
之前加拿大也试过对等报复关税、给受损企业补贴,甚至找国际仲裁,但因为两国体量差距太大,这些努力都没起到作用。
无奈之下,他们才想出了广告这招,希望从美国内部突破关税壁垒。
可惜这次赌输了,不仅没达到目的,还让自己陷入了被动。
加拿大的认怂不是软弱,而是权衡利弊后的及时止损。
毕竟贸易谈判一旦长期停摆,受损最大的还是加拿大自己。
这则广告引发的风波,本质上是美加贸易博弈的一个缩影。
加拿大想靠舆论战寻求突破,却因为准备不足、误踩红线而失败。
特朗普的强硬反击,既维护了自己的政治利益,也再次彰显了美国在盟友关系中的强势地位。
并非明智之举的是,加拿大在没摸清特朗普底线、没核实讲话原意的情况下就贸然行动,最终得不偿失。
这起事件也给其他国家提了个醒,在大国博弈中,任何冒险行为都要三思而后行,尤其是涉及到他国核心利益和主权问题时,更不能掉以轻心。
盟友之间的关系,说到底还是利益为先。
美加这次的冲突,也让我们看清了国际交往的现实,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
未来美加贸易摩擦可能还会继续,但这起广告风波,注定会成为两国关系史上一段有意思的插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