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志异: 恶婆孽报
发布时间:2025-10-27 18:00 浏览量:7
清光绪年间,兖州府滋阳县有个槐树村,村头老槐树枝繁叶茂,遮天蔽日,据说已有上百年树龄。村里有户姓周的人家,户主周老实早年丧妻,独自拉扯儿子周文轩长大,又为他娶了邻村的李氏婉娘为妻。婉娘生得眉目温婉,性子柔顺,手脚勤快,谁知嫁过来后,却遇上了个出了名的恶婆婆——周老实的后妻,赵氏。
赵氏嫁过来时,周文轩已经十岁,她对这个继子本就不甚上心,待婉娘进门,更是将心中的刻薄与怨气都撒在了儿媳身上。她总说婉娘是“赔钱货”“不下蛋的鸡”,整日里鸡蛋里挑骨头,稍有不顺心,便对婉娘非打即骂。
婉娘过门三年,未曾有孕,这更成了赵氏刁难她的借口。每日天不亮,赵氏便用鸡毛掸子拍打婉娘的房门,骂道:“懒骨头!太阳都要晒屁股了还不起床?是等着我端饭到你跟前吗?”婉娘不敢耽搁,连忙披衣起身,烧水、做饭、喂猪、洗衣,忙得脚不沾地。赵氏却从不满意,饭做软了要骂,衣服洗得不够白要打,就连婉娘歇口气喝口水,都会被她指责“偷奸耍滑”。
周文轩性子懦弱,又孝顺,明知赵氏对婉娘苛刻,却不敢多说半句,只是私下里劝婉娘忍忍,说等日后有了孩子,母亲的性子或许会好转。婉娘心中委屈,却念及夫妻情分,又想着“忍一时风平浪静”,便把所有的苦楚都咽进肚子里,依旧尽心尽力地侍奉赵氏,照顾丈夫。
有年冬天,天降大雪,寒风刺骨。婉娘为赵氏缝制棉衣,连夜赶工,手指被针扎得满是伤口,浸了雪水,又红又肿。赵氏穿上棉衣,却嫌棉花太少,不够暖和,一把将棉衣扔在地上,用脚狠狠踩着,骂道:“你这个黑心肝的!是想冻死我吗?这么薄的棉衣,也好意思拿出来!”说着,便拿起墙角的烧火棍,朝着婉娘的身上打去。
图片为AI生成
婉娘躲闪不及,后背结结实实地挨了一棍,疼得她浑身发抖,却不敢哭出声。周文轩见状,终于鼓起勇气上前阻拦:“娘,婉娘已经很辛苦了,这棉衣做得也厚实,您就别打她了。”
赵氏见状,更是怒火中烧,指着周文轩的鼻子骂道:“你这个没出息的!娶了媳妇忘了娘!胳膊肘往外拐!我打死这个不孝的儿媳,看你能奈我何!”说着,又要动手。婉娘连忙拉住周文轩,摇了摇头,示意他不要再说,自己则跪在地上,哀求道:“娘,是我不好,我这就给您重新做一件更厚实的棉衣,您别生气了。”
赵氏哼了一声,唾了婉娘一口,道:“这还差不多!限你三日之内做好,若是再让我不满意,看我怎么收拾你!”
婉娘跪在雪地里,直到赵氏进屋,才缓缓站起身,后背的疼痛让她几乎站立不稳,眼泪终于忍不住掉了下来。她回到自己冰冷的小屋,没有炭火,没有暖床,只有一盏昏暗的油灯。周文轩看着妻子满身的伤痕和通红的眼睛,心中愧疚不已,却只能默默为她擦拭伤口,叹着气说:“婉娘,委屈你了。”
婉娘只是摇了摇头,轻声道:“没事,我能忍。只要我们好好过日子,娘总会明白的。”
可赵氏的刁难,却变本加厉。她不准婉娘吃荤菜,每日只给她些残羹冷炙;婉娘生病,她不仅不请大夫,还说她是装病偷懒,逼着她下地干活;甚至在村里散布谣言,说婉娘不孝顺、水性杨花,让婉娘受尽了乡邻们的白眼。
婉娘的身体日渐消瘦,精神也越来越差,可她依旧咬牙坚持着。她心中唯一的念想,便是能早日生下一个孩子,或许这样,就能改变赵氏对她的态度。
这年清明,婉娘跟着周文轩和赵氏去上坟。路过村头的老槐树时,赵氏忽然肚子不适,便让婉娘在原地等着,自己和周文轩先去坟地。婉娘独自站在老槐树下,看着树上飘落的槐花瓣,心中满是凄凉。她对着老槐树默默祈祷:“槐树神啊,求您保佑我,让我早日怀上孩子,让婆婆对我好一点,让我们一家人能和睦相处。”
祈祷完毕,婉娘正要起身,忽然看到老槐树下有一个小小的土洞,洞口放着一朵白色的槐花,散发着淡淡的清香。她心中好奇,便弯腰捡起槐花,放在鼻尖闻了闻。就在这时,土洞里传来一个微弱的声音:“姑娘,你心中有大冤屈,为何不反抗?”
婉娘吓了一跳,环顾四周,却看不到任何人。她以为是自己太过疲惫,出现了幻觉,便摇了摇头,想要离开。
“我在土洞里。”那个声音再次响起,“我是这老槐树的树灵,见你三年来受尽苦楚,心中不忍。”
婉娘心中一惊,连忙对着土洞行礼:“树灵大人,晚辈婉娘,多谢您的怜悯。可婆婆是长辈,丈夫又懦弱,我若是反抗,只会让这个家更加不得安宁。”
树灵叹了口气,道:“痴傻的姑娘!忍气吞声换不来善待,只会让恶人更加肆无忌惮。我这里有一枚槐花生,你服下它,便能怀上孩子。但我要告诉你,善恶终有报,你婆婆的恶行,迟早会遭到报应。你只需坚守本心,不必太过委屈自己。”
话音刚落,一朵晶莹剔透的槐花生从土洞里滚了出来,落在婉娘的手中。婉娘看着手中的槐花生,心中又惊又喜,连忙对着土洞拜了三拜,将槐花生服了下去。
没过多久,婉娘果然发现自己怀孕了。她心中大喜,连忙将这个消息告诉了周文轩和赵氏。周文轩欣喜若狂,对婉娘越发体贴。赵氏得知消息后,脸上也露出了难得的笑容,对婉娘的态度也缓和了一些,不再像以前那样动辄打骂,只是依旧对她诸多挑剔,要求她做这做那,不许她有丝毫懈怠。
婉娘以为,有了孩子,日子总会好起来的。可她万万没有想到,赵氏的本性难移。随着婉娘的肚子越来越大,行动越发不便,赵氏却变本加厉地使唤她,让她包揽了所有的家务,甚至让她大着肚子去河边洗衣、去地里除草。
周文轩心疼妻子,想要劝阻,却被赵氏骂了回去:“怀个孕而已,娇气什么?我当年怀着你弟弟(赵氏后来生了个儿子,却不幸夭折),还不是照样下地干活?她要是连这点苦都受不了,怎么能生出健康的孩子?”
婉娘几次想要反抗,却又怕动了胎气,只能再次忍耐。她的身体越来越虚弱,脸色苍白如纸,走路都摇摇晃晃。
这天,赵氏让婉娘去镇上买红糖,说是给她补身体。婉娘拖着沉重的身子,冒着烈日,走了十几里路,才买到红糖。回来的路上,她实在支撑不住,便在路边的一棵大树下休息了片刻。可就在这时,她忽然感到一阵剧烈的腹痛,身下流出了鲜血。
婉娘吓得魂飞魄散,知道自己怕是要早产了。她挣扎着想要站起来,却浑身无力,只能躺在地上,痛苦地呻吟着。
就在这时,一辆马车路过,车上坐着一位老大夫和他的徒弟。老大夫听到婉娘的呻吟声,连忙让徒弟停车,下车查看。得知婉娘是早产,老大夫连忙将她扶上马车,为她接生。
经过一番折腾,婉娘终于生下了一个男婴,只是孩子因为早产,身体十分虚弱。老大夫为孩子检查了一番,又给婉娘开了些安胎药,嘱咐她好好休养。
婉娘抱着襁褓中的孩子,心中满是欣慰,可一想到赵氏,又忍不住叹了口气。她让车夫将自己送回槐树村,刚到家门口,就看到赵氏站在门口,脸色阴沉。
“你这个贱人!买个红糖去了这么久,是不是又偷懒去了?”赵氏看到婉娘,不由分说地骂道。
婉娘虚弱地说:“娘,我……我早产了,生下了一个男孩。”
赵氏闻言,眼睛一亮,连忙凑上前,想要看孩子。可当她看到孩子瘦弱的模样时,脸色顿时沉了下来,骂道:“真是个讨债鬼!生下来这么瘦小,怕是活不长!我看你就是个丧门星,克得我们周家断子绝孙!”
婉娘听到这话,再也忍不住心中的委屈和愤怒,抱着孩子,对着赵氏哭喊道:“娘!我到底哪里对不起你?我为你做牛做马,受尽了苦楚,如今生下了孩子,你怎么还能说出这样的话?”
“我骂你怎么了?”赵氏双手叉腰,蛮不讲理地说,“你生个病秧子,还有脸跟我顶嘴?我告诉你,这孩子要是有个三长两短,我唯你是问!”
周文轩从屋里出来,看到婉娘抱着孩子,浑身是血,又听到母亲的辱骂,终于忍无可忍,对着赵氏大喊道:“娘!您太过分了!婉娘刚生完孩子,身体虚弱,您怎么能这么说她?这也是您的孙子啊!”
“孙子又怎么样?”赵氏怒道,“我看他就是个孽种!要不是这个女人,我早就抱上健康的大胖孙子了!”说着,她竟然伸手想要去抢婉娘怀里的孩子。
婉娘吓得连忙将孩子紧紧抱在怀里,往后退了几步。就在这时,赵氏脚下一滑,摔倒在地,额头磕在了门槛上,顿时血流如注。
赵氏躺在地上,疼得嗷嗷直叫,指着婉娘骂道:“你这个贱人!竟然敢推我!我要杀了你!”
周文轩连忙上前扶起赵氏,查看她的伤势,又转头对婉娘说:“婉娘,你快回屋休息,我带娘去看大夫。”
婉娘抱着孩子,失魂落魄地回到屋里。她知道,赵氏绝不会善罢甘休,这次的事情,她又会被安上一个“不孝”“谋害婆婆”的罪名。
果然,赵氏从镇上看完大夫回来后,便四处宣扬,说婉娘因为生了个病秧子,心怀怨恨,故意将她推倒,想要害死她。乡邻们本就对婉娘有偏见,听闻此事后,纷纷指责婉娘不孝。
赵氏还逼着周文轩休了婉娘,说这样的儿媳,留着也是个祸害。周文轩左右为难,一边是生养自己的母亲,一边是刚生完孩子、受尽委屈的妻子,他实在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婉娘看着丈夫为难的模样,心中彻底失望了。她知道,这个家,再也没有她的容身之地了。当晚,她抱着孩子,坐在床边,默默流泪。忽然,她想起了老槐树的树灵,便抱着孩子,来到村头的老槐树下,对着老槐树祈祷:“树灵大人,求您救救我和我的孩子。赵氏颠倒黑白,诬陷我,我实在走投无路了。”
就在这时,老槐树下的土洞再次传来树灵的声音:“姑娘,我早已告诉你,善恶终有报。赵氏的恶行,已经触怒了上天,她的报应,很快就会到来。你不必害怕,我会护住你和孩子。”
话音刚落,老槐树的枝叶忽然剧烈摇晃起来,一阵狂风刮过,卷起地上的尘土,朝着周家的方向吹去。
当晚,赵氏就得了怪病。她躺在床上,浑身抽搐,口吐白沫,嘴里还胡言乱语,一会儿骂婉娘,一会儿喊着“我错了”,模样十分吓人。周文轩连忙去镇上请大夫,可大夫来了之后,却查不出任何病因,只能摇头叹息,说她是中了邪。
赵氏的病情越来越严重,她时常对着空气大喊大叫,说看到了很多冤魂来找她索命。她还说,自己以前为了独占周家的财产,害死了周文轩的亲生母亲,又虐待婉娘,如今是遭了报应。
周文轩听到这些话,如遭雷击。他一直以为,母亲是个善良的人,却没想到她竟然如此恶毒,害死了自己的亲生母亲。他看着床上疯疯癫癫的赵氏,心中充满了怨恨和失望。
乡邻们得知赵氏的遭遇后,都说她是罪有应得。那些曾经被赵氏欺负过的人,更是拍手称快。
没过多久,赵氏就在疯疯癫癫中死去了。她死后,周文轩按照当地的习俗,为她办理了后事。但他心中,对这个母亲,早已没有了丝毫的留恋。
赵氏死后,婉娘的日子终于好过了一些。周文轩对婉娘充满了愧疚,他发誓,以后一定会好好照顾婉娘和孩子,弥补自己以前的过错。
在周文轩的悉心照料下,婉娘的身体渐渐恢复,孩子也越来越健康。乡邻们也改变了对婉娘的看法,纷纷称赞她是个贤惠善良的好媳妇。
婉娘依旧时常去村头的老槐树下,对着老槐树祈祷,感谢树灵的帮助。有人说,曾看到老槐树下有一个白衣女子的身影,守护着婉娘和她的孩子;也有人说,那是周文轩亲生母亲的魂魄,感激婉娘为她报仇雪恨,所以一直守护着她。
多年后,婉娘的孩子长大成人,考取了功名,做了大官。他为官清廉,体恤百姓,深受百姓的爱戴。他常常听母亲讲述当年的遭遇,心中对赵氏充满了怨恨,却也对母亲的坚韧和善良充满了敬佩。
而槐树村的人们,也常常将婉娘的故事讲给孩子们听,告诉他们:做人要善良,要善待他人,不能像赵氏那样刻薄恶毒,否则,迟早会遭到报应。那些作恶多端的人,纵使一时得意,也终究逃不过天理的惩罚;而那些坚守本心、忍辱负重的人,终将得到上天的眷顾,迎来幸福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