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政府澄清:未禁止娱乐活动 仅呼吁配合国丧气氛作适当调整
发布时间:2025-10-26 22:03 浏览量:9
10月25日,泰国内政部发言人兼总理秘书特莱素丽女士澄清,内阁并未下达“停办娱乐活动30日”的禁令,仅是呼吁私营部门在悼念泰王太后陛下期间,酌情调整活动形式,使之与肃穆的国丧氛围相符。特莱素丽表示,外界流传“10月25日特别内阁会议决定禁止民间娱乐活动”的说法并不属实。
这两句话,看着是政府在解释一件事,其实里面藏着大学问。这事儿说白了,就是网上有人瞎传,说泰国因为要悼念王太后,下命令了,全国所有的唱歌跳舞、喝酒热闹的地方,都得关门一个月。这话一出来,可把不少人吓了一跳。开店的老板、在店里打工的服务员、靠旅游吃饭的司机导游,心里都得咯噔一下。这一个月不开张,一家老小吃什么?
所以,内政部的发言人特莱素丽才急忙出来把话说清楚。她说的话,咱们得掰开来听。她说政府没下“禁令”,用的是“呼吁”和“酌情调整”。这两个词,天差地别。禁令,是命令,你不听就得罚你,没得商量。呼吁,是商量,是请求,是把道理给你讲明白,希望你自己能配合。酌情调整,就是让你看着办,根据你自己的情况,把活动搞得素净一点,别太张扬。
你看,这一下子就把事情的性质给变了。它不是一个冷冰冰的规定,而是一个带着人情味的请求。泰国政府为什么要这么做?他们心里头清楚得很,一个国家,既要有天大的事,比如对王室的敬重和哀悼,这关乎国家的脸面和传统;也要有老百姓过日子的小事,比如开门做生意,养家糊口,这关乎国家的稳定和根本。两头都得顾上,不能只顾一头。
总理阿努廷后来的讲话,更是把这个意思说透了。他说,政府只是“请求”大家配合。他心里明白,那些搞娱乐、搞旅游的行业,很多活动都是早就定好的,票都卖出去了,酒店也订好了,你现在一句话让人家全取消,损失谁来承担?这不是拍脑门就能决定的事。所以政府的态度很明确:我们理解你们的难处,我们不强制,我们只是希望大家能体谅国家现在的情绪,稍微收敛一下,把调子放低一点。
这种做法,高明就高明在这里。它把选择权和尊重,都交给了老百姓。政府没有把自己摆在高高在上的位置发号施令,而是把自己当成一个和大家商量事情的家里人。它相信,泰国的老百姓是通情达理的,是爱戴王室的,只要你把话说到了,把尊重给到了,大家会懂的。
事实也确实是这样。政府这边话音刚落,那边很多商家就自己行动起来了。在曼谷、清迈这些旅游城市,一些有名的酒吧和夜店,老板自己就做了决定。有的把震耳欲聋的音乐给停了,换上了一些轻柔的曲子;有的干脆把歌舞表演给取消了;还有的把晚上的营业时间缩短了,早点打烊。他们这么做,没人逼他们,也没有警察上门检查,完全是自愿的。
为什么他们愿意这么做?因为他们心里也有一份敬意。王太后在泰国人民心中地位很高,如今国丧期间,大家心里都有一份哀思。政府没有用强硬的手段来逼迫,反而是用请求的姿态来沟通,这让商户们觉得被尊重了。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政府给了我们面子,考虑了我们的饭碗,我们当然也要为国家着想,配合这个肃穆的气氛。这是一种心照不宣的默契,比任何白纸黑字的规定都管用。
不光是商家,普通老百姓也用自己的方式表达着哀思。社交媒体上,很多人自发地发起了一个叫“黑衣行动”的活动,鼓励大家在国丧期间出门尽量穿黑色或者深色的衣服。这同样不是政府的强制要求,没有任何文件规定说你不穿黑衣服就要怎么样。这完全是老百姓发自内心的行为,是一种无声的语言,告诉世界,我们心里装着这份沉痛。
再看看对外国游客的影响。泰国是个靠旅游吃饭的国家,每年有成千上万的外国人来这里游玩。如果因为国丧,把所有好玩的地方都关了,那游客来了干嘛呢?肯定会败兴而归,下次就不来了。泰国旅游局就处理得很好,他们告诉全世界的游客,泰国欢迎你们来,所有的旅游景点都正常开放,你们的行程不会受到影响。只是善意地提醒一下,大家在公共场合,比如寺庙或者政府机构附近,尽量穿得庄重一些,不要太大声吵闹。这个要求合情合理,哪个国家的人到了别人的地盘,不都得讲究个入乡随俗嘛。
这么一来,整个事情就处理得非常周全。对内,政府通过柔性的引导,而不是强硬的命令,凝聚了民心,让全国上下在一种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的氛围中,共同表达了对王太后的哀悼。大家的心是齐的,行动是自觉的,这种发自内心的悼念,远比强制下的鸦雀无声要有力得多。对外,又保护了国家的经济命脉旅游业,没有因为国内的事务而吓跑外国游客,维持了泰国开放、友好的国际形象。
试想一下,如果泰国政府采取的是另一种做法,就是网上传言的那样,一道命令下来,“所有娱乐场所关闭30天”。会发生什么?表面上看,全国确实是安静了,达到了肃穆的效果。但底下的怨气肯定会很大。那些被断了生计的老板和员工会怎么想?他们嘴上不敢说,心里能没有意见吗?这种靠高压手段换来的平静,是不稳固的,是埋下了隐患的。
所以说,管理一个国家,考验的是智慧,尤其是这种处理情感与现实冲突的智慧。泰国政府这次的表现,就像一个经验丰富的老船长,在风浪中稳稳地掌着舵。他知道什么时候该收帆,什么时候该借力,最终让大船在不损伤自身的情况下,平稳地度过了特殊时期。它告诉我们一个道理,真正的管理,不是靠权力去压制,而是靠道理和情感去疏导。把人当人看,尊重他们的需求,理解他们的难处,他们自然会用行动来回报你的信任。
这种“柔性引导”的方式,既维护了国家的尊严和传统,又保全了民间的活力和生计,在庄重与日常之间,找到了一个最合适的平衡点。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政府公告,它背后体现的是一种成熟、自信和充满人情味的治理方式。
真正的力量,不是让人害怕,而是让人心甘情愿地追随。
- 上一篇:《资治通鉴》启示:尊重不是求来的,是打出来的
- 下一篇:第178章:楼兰新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