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苦命女苦了一辈子,死后不服,阎王:看你前世干了些啥
发布时间:2025-10-30 14:00 浏览量:10
明嘉靖二十八年冬,保定府清苑县。大雪纷飞,天地皆白。城西破庙里,四十五岁的苦命女秀姑蜷缩在草堆中,气息奄奄。她浑身只剩一把骨头,破旧的单衣挡不住刺骨寒风,手脚早已冻得青紫。
“娘...宝儿...”秀姑迷迷糊糊地唤着,干裂的嘴唇渗出血丝。
庙门外,几个孩童在雪地嬉戏,欢笑声隐约传来。秀姑浑浊的眼中流下两行热泪,她想起自己那苦命的儿子宝儿,若还活着,也该有孩子了。
意识渐渐模糊,秀姑感觉自己轻飘飘地飞了起来,低头一看,那个枯瘦的躯体仍躺在草堆中。她这才明白,自己已经死了。
黑白无常很快现身,铁链一套,带着她往阴司走去。
黄泉路上,鬼魂络绎不绝,个个面目凄苦。秀姑心中悲愤难平,四十五年的人生如走马灯般在眼前闪现——
她本名周秀姑,生于正德十六年。七岁丧母,父亲续弦后,继母待她刻薄。十六岁嫁与樵夫陈大壮,夫妻恩爱,次年诞下一子,取名宝儿。谁知宝儿三岁那年染上天花夭折,丈夫伤心过度,上山砍柴时失足坠崖。
守寡三年,公婆相继病逝。族人欺她无依,霸占田产,将她赶出家门。她给人洗衣、缝补、当佣工,什么苦活累活都干过,却总遇人不淑,被骗被欺。
最让她心痛的是,三十岁那年,她曾收养一个弃婴,视如己出。谁知孩子养到七岁,亲生父母找来,硬生生将孩子带走,从此音讯全无。
此后她孑然一身,疾病缠身,最后流落破庙,冻饿而死。
“我一辈子与人为善,为何落得如此下场?”秀姑越想越悲,忍不住放声大哭,“老天不公!阎王不公!”
不多时,来到森罗殿前。但见殿宇巍峨,鬼差肃立,阎王端坐堂上,不怒自威。
“跪下!”鬼差喝道。
秀姑却倔强站立,仰头质问:“阎王老爷!我周秀姑一生行善,从未害人,为何命苦至此?今日若不得个明白,我宁可魂飞魄散,也不服这判决!”
满殿鬼差皆惊,从未见过如此大胆的新魂。
阎王不怒反笑:“你且看来。”
袍袖一挥,殿中现出一面巨大的业镜。镜中影像流转,竟是秀姑的前世——
第一世,她本是江南富商之女,名李玉娥,家资巨万,却为富不仁。时逢灾年,米价飞涨,她不但不开仓赈灾,反而囤积居奇,高价售米,致使饿殍遍野。更可恶的是,她纵容家丁殴打抢米的饥民,致死三条人命。
镜中影像一变,是她第二世。这一世她投生为县令夫人,名王秀英,助纣为虐,帮丈夫收受贿赂,冤判错案。有一桩案子,她收了对头二百两银子,诬陷一个书生盗窃,致使书生冤死狱中,老母投井自尽。
秀姑看得目瞪口呆,浑身发抖:“不...这不可能...”
阎王叹道:“你第一世为富不仁,致三人直接饿死,间接害死数十人;第二世助纣为虐,造成两条人命。按阴司律法,需三世偿债。这一世,你受苦受难,正是在偿还前两世的孽债。”
判官展开生死簿,念道:“周秀姑,今生受苦,已消前两世恶业。然尚有余债未清,来世当投生畜道,再受一劫。”
秀姑如遭雷击,瘫软在地。原来这一生的苦难,竟是自作自受!
忽然,她想起一事,挣扎起身:“阎王老爷,我这一世虽苦,却也行善积德。我曾收养弃婴三年,虽然后来被领走,但那三年我视如己出,尽心照料。这难道不算功德吗?”
阎王微微颔首:“确有此事。判官,查她功德簿。”
判官翻看片刻,回道:“周秀姑收养弃婴陈明远三年,悉心照料,教其识字明理。此子后来考中举人,为官清正,造福一方。按律,可抵一桩恶业。”
阎王沉吟:“既如此,免去畜道之苦。然尚有余债,来世仍须受苦偿债。”
秀姑悲从中来,叩首道:“阎王开恩!我已知错,愿受任何惩罚,只求来世能过平常人的生活!”
便在此时,殿外忽然传来呼喊:“娘!娘!”
一个青衣官员闯入殿中,扑通跪在秀姑面前:“娘!孩儿来迟了!”
秀姑定睛一看,竟是当年收养的弃婴明远!只是如今他已年过三旬,身着官服,气度不凡。
“明远?你...你怎么...”秀姑又惊又喜。
明远泪流满面:“孩儿在阳间为娘做法事,感应到娘在阴司受审,特求东岳大帝恩准,前来为娘作证!”
他转向阎王:“阎君明鉴!我养母周秀姑心地善良,当年若非她收养教导,我早已冻死街头,更不可能读书明理,为民请命。她对我恩重如山,请阎君看在这份功德上,从轻发落!”
阎王动容:“你便是陈明远?你在阳间为官清正,平反冤狱数十起,活人无数,功德不小。”
明远叩首:“若非得养母教诲,孩儿断无今日。愿以自身功德,抵偿养母罪业!”
判官掐指推算,面露惊色:“阎君,陈明远功德深厚,足以抵销周秀姑全部余债!”
阎王沉吟良久,终于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周秀姑,你虽前两世作恶,但这一世真心悔改,行善积德,更教出如此义子。本王特准:免去你来世苦难,投生寻常人家,平安终老。
秀姑喜极而泣,与明远相拥。
阎王又道:“陈明远,你功德深厚,本可增寿一纪。如今为养母抵债,折损半数,可后悔?”
明远坚定道:“孩儿无悔!”
秀姑忙道:“不可!我愿自己受罚,不可连累孩儿!”
明远握住她的手:“娘当年宁可自己挨饿,也要让孩儿吃饱。这份恩情,孩儿永世难忘。”
阎王赞叹:“善哉!你二人母子情深,感天动地。陈明远,念你孝心可嘉,本王特准你阳寿不减,再增福禄。周秀姑,你即刻前往转生,来世必得善报。”
秀姑拜别阎王,又对明远道:“儿啊,你好生为官,莫负百姓。娘去了。”
明远含泪叩首:“娘放心,孩儿定当清廉爱民,不负娘亲教诲!”
秀姑喝了孟婆汤,走过奈何桥,投生到山东一个书香门第。这一世她取名婉清,平安顺遂,十六岁嫁与举人为妻,夫妻恩爱,儿孙满堂,活到八十高龄无疾而终。
而陈明远在阳间官至知府,为官清正,爱民如子,平反冤狱无数,深受百姓爱戴。他终身怀念养母,每年清明必至秀姑坟前祭扫。
晚年时,明远将秀姑的故事记录下来,教诲子孙:“莫道善恶无报,举头三尺有神明。今生苦,或是前生孽;今生福,皆是往日德。但行善事,莫问前程。”
据说陈明远临终之日,见秀姑前来接引,含笑而逝。而这段“三世债”的故事也在民间流传开来,提醒世人:因果循环,报应不爽,唯善心善行,可解前世冤孽。
至今,保定一带仍有老人会在教育晚辈时说:“做人要学周秀姑,知错能改,善莫大焉;更要学陈明远,知恩图报,孝感天地。
当您看到这里的时候,说明您已经看完故事,麻烦您点个关注点个赞,举手之劳是对我最大的鼓励!本故事纯属虚构!谢谢观看!
文章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