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岁保姆自述:照顾65岁老头时经常被摸,三年后得到了全部
发布时间:2025-10-31 09:28 浏览量:8
第一章 进城的火车
2018 年的夏天,我攥着兜里仅有的八百块钱,坐上了从老家开往省城的绿皮火车。窗外的白杨树飞快后退,像极了我急于逃离的生活 ——26 岁,没学历,没手艺,在村里相亲相了三回,不是嫌我家穷,就是嫌我性子闷。娘抹着眼泪说:“妮子,去城里找你表姐吧,她在大户人家当保姆,听说一个月能挣四千多。”
四千多,对我来说是天文数字。我家住在山坳里,爹常年卧病,娘种三亩薄田,一年到头也攒不下两千块。表姐是村里第一个进城挣大钱的,去年春节回来,穿得光鲜亮丽,给我带了件红棉袄,说城里的雇主都和善,活儿也轻松。
火车晃了六个多小时,终于到了省城。表姐骑着电动车来接我,她穿了条碎花连衣裙,头发烫得卷卷的,跟我记忆里的模样判若两人。“姗姗,你可算来了!” 她接过我的帆布包,“雇主家的老头刚出院,正缺个细心的人照顾,我跟老板娘提了你,她说先让你试试。”
雇主家住在老城区的一栋独栋小楼里,红砖墙,院子里种着两棵石榴树,结满了青绿色的果子。表姐带我进去时,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头正坐在客厅的藤椅上,闭着眼睛听收音机,旁边放着一根拐杖。他就是张老头,65 岁,退休前是中学的校长,老伴三年前走了,儿子在国外定居,很少回来。
“张叔,这是我表妹姗姗,以后就由她照顾您。” 表姐笑着说。
张老头睁开眼,目光落在我身上,上下打量了半天。他的眼睛很亮,带着一种审视的意味,看得我浑身不自在,手都不知道往哪儿放。“嗯,看着挺结实。” 他的声音有点沙哑,“家里的规矩,表姐跟你说了?”
“说了说了,” 表姐连忙接话,“姗姗勤快,会做饭,会洗衣,您放心。”
当天晚上,表姐帮我收拾好了楼下的保姆房。房间很小,只有一张床、一个衣柜和一张桌子,好在干净整洁,还有一扇小窗户。表姐临走时,偷偷拉着我说:“姗姗,张叔人不坏,就是老伴走了后有点孤僻,你多顺着他点。记住,不该问的别问,不该看的别看,好好干活,钱不会少你的。”
我点点头,心里却有点发慌。这是我第一次离开家,第一次照顾陌生人,不知道等待我的会是什么。
第二天一早,我五点就起床了。按照表姐教的,先烧了一壶热水,然后去厨房准备早餐。张老头的饮食很清淡,早餐要喝小米粥,配一碟咸菜和两个水煮蛋。我小心翼翼地做着,生怕哪里不合他的口味。
张老头七点准时起床,洗漱完后坐在餐桌前。他拿起筷子,喝了一口粥,没说话,又吃了个鸡蛋。我站在旁边,紧张得手心冒汗。“还行。” 他终于开口,“明天的粥煮得再烂点。”
“哎,好。” 我连忙答应。
接下来的日子,我慢慢熟悉了照顾张老头的流程。早上陪他在院子里散步半小时,然后准备早餐;上午打扫卫生,洗衣服,采购生活用品;中午做他爱吃的家常菜,下午给他读报纸、喂药;晚上帮他擦身、泡脚,伺候他睡觉。
张老头话不多,大多数时候都在听收音机或者看书。他的书房里摆满了书,大多是教育类和历史类的。有时候我打扫书房,他会跟我说几句书里的故事,我虽然听不懂,但也会认真听着。
本以为日子会这样平静地过下去,可没想到,变故发生在我来的第三个月。
那天晚上,我帮张老头擦身。他因为中风过,左边身子不太利索,自己擦不到。我拿着毛巾,小心翼翼地帮他擦拭胳膊和后背。就在我擦到他胸口时,他突然伸手,抓住了我的手腕。
我吓了一跳,毛巾差点掉在地上。“张叔,您怎么了?”
张老头没说话,眼睛直勾勾地看着我,手却没有松开,反而顺着我的手腕往上摸。他的手指粗糙,带着老人特有的褶皱,摸得我浑身发麻,鸡皮疙瘩都起来了。
“张叔,别这样……” 我想挣脱,可他的力气比我想象的大。
他还是不说话,另一只手也伸了过来,想去摸我的脸。我急了,猛地甩开他的手,站起来往后退了几步,脸色涨得通红。“张叔,我先出去了。”
我几乎是逃着跑出了他的房间,心脏砰砰直跳。回到自己的保姆房,我坐在床边,眼泪忍不住掉了下来。我不知道刚才发生的是意外,还是张老头故意的。我想给表姐打电话,可又怕她说我小题大做,丢了这份工作。
那天晚上,我一夜没睡。心里又害怕又委屈,想回家,可一想到家里的困境,想到爹的医药费,又只能硬着头皮留下来。我安慰自己,也许张老头是年纪大了,糊涂了,不是故意的。
可我没想到,这只是开始。
第二章 无法言说的触碰
从那天起,张老头的行为变得越来越过分。
有时候我给他喂药,他会故意把嘴唇碰到我的手;有时候我帮他整理衣服,他会突然伸手搂住我的腰;还有一次,我在厨房做饭,他悄悄走过来,从背后摸了我的肩膀。
每次遇到这种情况,我都会吓得浑身僵硬,然后找借口躲开。我想反抗,可又不敢。我知道,像我这样没学历没背景的农村姑娘,能找到一份月薪四千多的工作不容易。如果我辞了这份工作,再想找这样的活儿就难了。
我也想过告诉表姐,可每次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表姐之前跟我说过,张老头的儿子每个月会额外给她一笔 “辛苦费”,让她多照顾照顾张老头。我怕我说了,表姐会觉得我事多,甚至会把我赶走。
有一次,张老头的妹妹来看他。她是个很和蔼的老太太,拉着我的手问长问短,还给我带了很多水果。我趁机想跟她暗示张老头的行为,可话还没说出口,张老头就开口了:“姗姗,你去给我倒杯茶。”
我只能作罢。等我倒完茶回来,老太太已经跟张老头聊起了家常,我再也没找到开口的机会。
日子一天天过去,我变得越来越沉默,越来越压抑。每天照顾张老头,就像在走钢丝,时刻提心吊胆。我开始害怕跟他独处,害怕他突然做出什么过分的举动。
有一次,我感冒了,发烧到三十九度。我想请假休息一天,可张老头说:“家里没人照顾我,你忍忍吧。” 我只能硬撑着起来给他做饭、洗衣。下午帮他擦身时,他又伸手摸我的脸,我实在忍不住,哭着说:“张叔,我生病了,您别这样。”
他愣了一下,收回了手,眼神里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好好休息吧。” 他说。
那天晚上,他让我早点回房休息,还让我多喝热水。我以为他终于良心发现,不会再为难我了。可没想到,第二天我病好了,他又恢复了以前的样子。
我开始变得麻木。有时候他摸我,我不再躲闪,只是面无表情地继续干活。我告诉自己,就当是被蚊子咬了一口,忍一忍就过去了。只要能拿到工资,只要能给家里寄钱,其他的都不重要。
可心里的委屈和屈辱,却像潮水一样,一次次淹没我。晚上躺在床上,我经常会想起老家的山,想起娘做的玉米饼,想起小时候和小伙伴们在田埂上奔跑的日子。那时候的我,虽然穷,但很快乐,不用看别人的脸色,不用忍受这样的屈辱。
有一次,我给家里打电话,娘在电话里说:“妮子,你寄回来的钱收到了,你爹的药费够了。你在城里要好好照顾自己,别太累了。”
我听着娘的声音,眼泪忍不住掉了下来。“娘,我挺好的,您别担心。” 我强忍着哭腔说。
挂了电话,我坐在房间里哭了很久。我觉得自己很没用,为了钱,连自己的尊严都可以丢掉。可我又别无选择,我不能让爹没钱治病,不能让娘跟着我受苦。
日子就这样在隐忍和屈辱中一天天过去。我来照顾张老头已经一年了,工资涨到了五千块。张老头对我也越来越依赖,除了我,他不让别人照顾他。有时候他的儿子打电话回来,他会在电话里说:“姗姗照顾我照顾得很好,你们不用惦记。”
他的儿子会给我打一笔钱,作为奖励。我把钱存起来,想着等攒够了钱,就回老家开个小店,再也不用看别人的脸色,再也不用忍受这样的屈辱。
可我没想到,张老头的身体突然变差了。
那天早上,我像往常一样去叫他起床,却发现他躺在床上,脸色苍白,呼吸急促。我吓坏了,连忙给他的儿子打电话,然后拨打了 120。
张老头被紧急送往医院,医生说是突发心梗,幸好送得及时,没有生命危险,但需要住院治疗。
他的儿子从国外赶了回来,还有他的几个亲戚。他的儿子是个四十多岁的男人,穿着西装,看起来很斯文。他对我很客气,说:“姗姗,这段时间辛苦你了,我爸就交给你了,你一定要好好照顾他。”
我点点头,心里却有点忐忑。我不知道在医院里,张老头会不会还像以前那样对我。
住院期间,我每天都在医院照顾张老头。喂饭、擦身、端屎端尿,无微不至。他的儿子很少来医院,只是偶尔打电话问问情况。张老头的身体很虚弱,大多数时候都在睡觉。他不再像以前那样对我动手动脚,有时候醒来,会看着我,眼神里带着一丝愧疚。
有一次,他醒过来,拉住我的手说:“姗姗,对不起。”
我愣了一下,眼泪差点掉下来。这是他第一次跟我道歉。“张叔,您别说了,好好养病。”
他摇摇头,叹了口气:“我知道,我以前对你不好。我老了,不中用了,身边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有时候我控制不住自己,你别往心里去。”
我看着他苍白的脸,心里的委屈和怨恨,突然就少了很多。也许,他真的是太孤独了。老伴走了,儿子不在身边,身边只有一个保姆。他用这种错误的方式,想引起别人的注意,想得到一点温暖。
“张叔,我知道您不是故意的。” 我说,“您好好养病,等您病好了,我们就回家。”
他点点头,闭上眼睛,眼角流下了一滴眼泪。
第三章 三年的羁绊
张老头在医院住了一个月,身体渐渐好转,出院回了家。
出院后,他变了很多。不再对我动手动脚,说话也变得温和了很多。他会主动跟我聊天,问我老家的情况,问我爹娘的身体。有时候我给他读报纸,他会认真听着,还会跟我讨论报纸上的新闻。
我心里的石头,终于落了下来。我想,也许这段难熬的日子终于过去了。
日子又恢复了平静。我每天照顾张老头的饮食起居,陪他散步、聊天、读报纸。他的身体虽然还很虚弱,但精神状态好了很多。有时候他会跟我讲他年轻时候的事情,讲他当校长时的趣事,讲他和老伴的爱情故事。
我渐渐发现,张老头其实是个很善良、很有才华的人。他写得一手好字,会背很多古诗,还会拉二胡。有一次,他拿出一把尘封已久的二胡,拉了一首《二泉映月》,琴声悠扬,带着一丝悲伤,听得我鼻子发酸。
“这是我老伴最喜欢听的曲子。” 他放下二胡,叹了口气,“她走了三年了,我每天都在想她。”
我看着他落寞的眼神,心里有点难过。我想,他之所以会对我做出那样的事情,也许真的是太孤独了。
有一次,我老家的邻居给我打电话,说我爹的病情加重了,需要住院做手术,手术费要十几万。我听了,脑子一片空白。十几万,对我来说,是一个天文数字。我手里只有这一年多攒下的三万多块钱,根本不够。
我坐在房间里,哭了很久。我不知道该怎么办。我想给张老头借钱,可又开不了口。我们只是雇主和保姆的关系,他凭什么借给我这么多钱?
张老头看出了我的不对劲,问我:“姗姗,你怎么了?最近总是愁眉苦脸的。”
我犹豫了一下,还是把家里的事情告诉了他。
他听了,沉默了很久。“手术费需要多少?” 他问。
“十几万。” 我说,声音带着哭腔。
“我给你。” 他说。
我愣了一下,以为自己听错了。“张叔,您…… 您说什么?”
“我说,我给你凑手术费。” 他看着我,眼神很坚定,“你爹的病不能耽误,钱的事情,我来想办法。”
我看着他,眼泪忍不住掉了下来。“张叔,谢谢您,可是……”
“别可是了。” 他打断我,“你照顾我这么久,就像我的亲闺女一样。你爹的病,我不能不管。”
第二天,张老头让他的妹妹把他的存折拿了过来,取了十五万现金给我。“你赶紧寄回去,让你爹好好治病。” 他说。
我拿着那厚厚的一沓现金,心里五味杂陈。我不知道该怎么感谢他。“张叔,这钱我以后一定会还给您的。”
“不用还了。” 他摇摇头,“你好好照顾我,就是对我最好的报答。”
我把钱寄回了家,娘给我打电话,说手术很成功,让我一定要好好感谢张老头。我跟张老头说了,他只是笑了笑,说:“只要你爹没事就好。”
从那以后,我对张老头的感情变了。不再是以前的害怕和抵触,而是多了一份感激和牵挂。我照顾他更加用心了,把他当成自己的亲人一样。
日子一天天过去,我来照顾张老头已经三年了。这三年里,发生了很多事情,有委屈,有屈辱,有感激,有温暖。我从一个懵懂的农村姑娘,变成了一个成熟、懂事的女人。
张老头的身体越来越差,行动也越来越不方便。他的儿子很少回来,只是偶尔打个电话问问情况。大多数时候,都是我陪着他。
有一天,张老头把我叫到他的房间,递给我一个信封。“姗姗,这是我的遗嘱,你拿着。”
我愣了一下,不敢接。“张叔,您这是干什么?”
“我老了,不知道还能活多久。” 他叹了口气,“我这辈子,没什么遗憾的,就是对不起你。这三年,你照顾我,受了很多委屈。我没什么能留给你的,只有这套房子和一些存款。”
我看着他,眼泪掉了下来。“张叔,我不能要您的东西。您的财产,应该留给您的儿子。”
“我儿子在国外,有自己的事业和家庭,他不缺这些。” 他说,“这三年,是你陪着我,照顾我,给我温暖。这些东西,本来就应该是你的。”
他打开信封,里面是一份遗嘱,还有一张银行卡。遗嘱上写着,他名下的所有财产,包括这栋房子和银行存款,都由我继承。银行卡里有五十万存款。
“张叔,这太贵重了,我真的不能要。” 我说。
“你必须要。” 他看着我,眼神很坚定,“这是我的心意。你拿着这些钱,回老家开个小店,好好照顾你爹娘,找个好人家嫁了,过上幸福的日子。”
我看着他,心里充满了感激。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只是一个劲地哭。
“好了,别哭了。” 他拍了拍我的手,“遗嘱我已经公证过了,你放心拿着吧。”
我接过信封,紧紧攥在手里。这不仅仅是一份财产,更是张老头对我的信任和牵挂。
第四章 最后的时光
自从张老头立了遗嘱后,他的身体越来越差。医生说,他的器官已经开始衰竭,剩下的日子不多了。
我更加用心地照顾他。每天给他做他爱吃的饭菜,陪他散步、聊天、读报纸。他的精神状态越来越差,大多数时候都在睡觉。有时候醒来,会拉着我的手,跟我说一些以前的事情。
有一次,他醒过来,看着窗外的石榴树,说:“姗姗,你看,石榴快熟了。我老伴最喜欢吃石榴了。”
我看着他落寞的眼神,心里有点难过。“张叔,等石榴熟了,我摘给您吃。”
他摇摇头,笑了笑:“我吃不动了。你吃吧,就当是替我老伴吃了。”
我点点头,眼泪掉了下来。
他的儿子回来了,这一次,他待了很久。他看到张老头的身体状况,心里很是愧疚。“爸,对不起,我以前不该那么忙,忽略了您。”
张老头摇了摇头:“没事,你有自己的生活。我这几年,有姗姗照顾,过得很好。”
他的儿子看着我,眼神里充满了感激。“姗姗,谢谢你。这几年,辛苦你了。”
“不客气,这是我应该做的。” 我说。
他的儿子想把张老头接到国外去照顾,可张老头拒绝了。“我不走,我要留在这里,这里有我和你妈的回忆。”
他的儿子没办法,只能留下来陪他。那段时间,家里的气氛很沉重。他的儿子每天都会陪张老头聊天,给他喂饭、擦身。我看着他们父子俩,心里有点欣慰。
有一天,张老头的精神状态突然好了很多。他让我扶他起来,坐在院子里的藤椅上。他的儿子也坐在旁边。
“凯凯,” 他看着儿子,“我走了以后,你要好好照顾自己,好好工作,好好生活。不要太拼了,身体最重要。”
“爸,我知道了。” 他的儿子点点头,眼泪掉了下来。
“还有,” 他看向我,“姗姗是个好姑娘,你以后要多照顾她。她继承了我的财产,你不能为难她。”
“爸,我知道。” 他的儿子说,“姗姗照顾您这么久,我感激她还来不及,怎么会为难她。”
张老头点点头,笑了笑。他闭上眼睛,靠在藤椅上,再也没有醒过来。
张老头走了,走得很安详。
他的儿子按照他的遗愿,把他和他的老伴合葬在了一起。葬礼很简单,只有他的几个亲戚和我参加。
葬礼结束后,他的儿子跟我说:“姗姗,我爸的遗嘱我看过了。你放心,我会尊重他的意愿。这栋房子和银行卡,都是你的。”
“谢谢你。” 我说。
“应该我谢谢你才对。” 他说,“这几年,你照顾我爸,受了很多委屈。我知道,我爸以前对你不好,希望你不要往心里去。”
我摇摇头:“都过去了。张叔后来对我很好,他是个好人。”
他的儿子点点头,递给我一张名片:“这是我的联系方式。以后有什么困难,随时可以找我。”
我接过名片,放进了兜里。
他的儿子走了,回了国外。家里只剩下我一个人。
我站在院子里,看着那两棵石榴树,眼泪忍不住掉了下来。三年的相处,点点滴滴,都浮现在眼前。虽然一开始充满了委屈和屈辱,但后来的温暖和感激,却让我永远铭记。
张老头虽然有过错误,但他最终用自己的方式,弥补了我。他给了我一笔巨额的财产,更给了我重新开始的机会。
第五章 离开与回归
张老头走后,我在那个小楼里又住了一个月。我整理了他的遗物,把他的书和二胡都捐给了当地的图书馆和老年大学。我想,这也是他希望看到的。
我给家里打了个电话,告诉娘我要回老家了。娘很高兴,说:“妮子,你终于回来了!我们都想你了。”
我卖掉了张老头留给我的那栋小楼,卖了两百万。加上他银行卡里的五十万,我一共有两百五十万。这对我来说,是一笔巨款。
我收拾好行李,最后看了一眼那个住了三年的小楼。院子里的石榴树结满了红彤彤的石榴,像一个个小灯笼。我摘了一个,剥开,尝了一口,很甜。
我坐上了回老家的火车。窗外的风景依旧,可我的心情却截然不同。三年前,我是一个一无所有、充满迷茫的农村姑娘;三年后,我带着一笔巨款,带着对未来的憧憬,回到了家乡。
回到老家,村里的人都很惊讶。他们看着我穿着光鲜亮丽,提着高档的行李箱,都议论纷纷。“听说姗姗在城里发大财了!”“是啊,听说她照顾的那个老头给了她很多钱!”“真是好命啊!”
我没有理会他们的议论,只想好好照顾爹娘,过平静的生活。
我用手里的钱,给家里盖了一栋两层的小楼,给爹请了最好的医生,定期给她做体检。娘再也不用那么辛苦地种地了,每天在家看看电视,逛逛公园,日子过得很悠闲。
我还在村里开了一家小超市,卖一些日用品和零食。超市的生意很好,每天都有很多村民来光顾。我雇了两个村里的妇女帮忙,自己也不用那么辛苦。
日子过得很平静,也很幸福。可我心里,却总是空落落的。我知道,我还没有放下张老头。虽然他已经走了,但他的影子,却总是在我脑海里浮现。
有一次,我去县城进货,遇到了表姐。她还是老样子,只是看起来比以前沧桑了很多。
“姗姗,你现在过得真好!” 她拉着我的手,羡慕地说,“我真为你高兴。”
“表姐,谢谢你当初介绍我去张叔家。” 我说。
“不用谢,这都是你自己的福气。” 她说,“张叔也是个可怜人,老伴走了,儿子不在身边,孤独了一辈子。你能陪他走完最后三年,也是他的福气。”
我点点头,心里有点难过。
“对了,姗姗,你现在有钱了,也该找个好人家嫁了。” 表姐说,“村里有很多不错的小伙子,我帮你留意留意?”
我笑了笑,摇了摇头:“表姐,我现在还不想谈恋爱。我想先好好照顾爹娘,把超市经营好。”
表姐点点头:“也好,慢慢来。你还年轻,以后有的是机会。”
其实,我不是不想谈恋爱,只是心里的那个坎,还没有过去。三年的照顾,让我对张老头产生了一种复杂的感情。有感激,有牵挂,还有一丝说不清道不明的依赖。我需要时间,来慢慢放下这一切。
日子一天天过去,我的超市生意越来越红火。我也渐渐融入了村里的生活,和村民们相处得很融洽。我不再是那个自卑、沉默的农村姑娘,而是一个自信、独立、开朗的女人。
有一天,村里的小学招聘代课老师。我想起了张老头,他以前是校长,最喜欢的就是教书育人。我想,也许我可以完成他的心愿,成为一名老师。
我报名参加了考试,凭借着这几年在张老头那里学到的知识和自己的努力,我顺利通过了考试,成为了村里小学的一名代课老师。
我教的是一年级的语文和数学。孩子们都很可爱,很听话。我把张老头教给我的知识,一点点传授给孩子们。看着孩子们天真烂漫的笑脸,我心里充满了成就感。
我知道,张老头在天上看到我现在的样子,一定会很高兴。
第六章 岁月的回响
成为代课老师后,我的生活变得更加充实。每天早上,我去学校给孩子们上课,下午回到超市帮忙,晚上陪爹娘聊天、看电视。日子过得平淡而幸福。
村里的人对我越来越尊重。他们不再议论我是 “被老头包养的保姆”,而是称呼我为 “李老师”。他们经常会给我送一些自家种的蔬菜和水果,孩子们也很喜欢我,经常会给我画一些画,写一些感谢信。
有一次,我收到了一封来自省城的信。是张老头的妹妹寄来的。她在信里说,她很想念张老头,也很感谢我这三年来对他的照顾。她还说,张老头的儿子给她寄了很多钱,让她好好生活。
我给她回了一封信,告诉她我现在的生活,告诉她我很想念张老头。我还寄了一些我们村里的特产给她。
从那以后,我们经常书信往来。她会给我讲一些张老头年轻时的事情,我会给她讲我现在的生活和孩子们的趣事。
日子过得很快,转眼一年过去了。我的代课老师合同到期了,学校想让我转正,成为一名正式的老师。我很高兴,答应了。
成为正式老师后,我的工作更加忙碌了。我不仅要给孩子们上课,还要参加各种培训和教研活动。可我一点也不觉得累,因为我喜欢这份工作,喜欢和孩子们在一起。
有一次,我带着孩子们去省城参加作文比赛。比赛结束后,我特意去了张老头以前住的那个小楼。小楼已经换了新的主人,院子里的石榴树还在,结满了红彤彤的石榴。
我站在门口,看了很久。心里的思念,像潮水一样,一次次淹没我。我想起了和张老头相处的三年,想起了他的好,想起了他的坏,想起了他最后的嘱托。
我知道,这段经历,将会是我这辈子最珍贵的回忆。它让我成长,让我坚强,让我懂得了什么是感恩,什么是责任。
回到老家后,我更加用心地工作,更加用心地照顾爹娘。我知道,我现在的幸福生活,都是张老头给我的。我不能辜负他的期望,我要好好生活,好好工作,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有一天,我在学校的操场上,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是张老头的儿子。他穿着休闲装,看起来比以前随和了很多。
“李老师,你好。” 他笑着说。
“张先生,你怎么来了?” 我惊讶地问。
“我来看看你,也来看看这里的孩子们。” 他说,“我爸以前是校长,他很喜欢孩子。我想,他一定很希望看到你成为一名老师,教书育人。”
我点点头,眼泪掉了下来。“是啊,张叔一直很希望我能成为一名老师。”
“我这次来,还有一件事情想跟你说。” 他说,“我在国外成立了一个教育基金会,专门资助农村的贫困学生。我想邀请你担任基金会的志愿者,帮助我筛选资助对象,监督资金的使用。”
我高兴地答应了:“好啊,我很乐意。”
从那以后,我成为了教育基金会的志愿者。我利用业余时间,走访村里的贫困学生,了解他们的家庭情况,帮助他们申请资助。看到孩子们因为得到资助而能够继续上学,我心里充满了成就感。
我知道,这也是张老头希望看到的。他一生致力于教育事业,希望每个孩子都能有学上,有书读。我现在做的事情,正是在延续他的梦想。
第七章 和解与新生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又是几年过去了。我已经三十多岁了,依然单身。爹娘很着急,经常催我找对象。可我心里,却总是放不下张老头。我知道,我需要找一个能理解我、支持我的人。
有一次,村里的媒人给我介绍了一个对象。他是村里的医生,叫王浩,比我大两岁,为人正直、善良。他知道我的经历后,没有嫌弃我,反而很理解我、支持我。
“姗姗,我知道你以前受了很多委屈。” 他说,“但那些都过去了。我喜欢你的坚强、你的善良、你的责任感。我希望能和你一起,照顾你的爹娘,一起生活,一起幸福。”
我看着他真诚的眼神,心里的防线终于崩溃了。我点点头,答应了他。
我们的婚礼很简单,只邀请了双方的亲戚和村里的一些朋友。婚礼当天,阳光明媚,村里的孩子们都来给我送祝福。我穿着洁白的婚纱,看着身边的王浩,心里充满了幸福。
婚后的生活,平淡而幸福。王浩对我很好,对我的爹娘也很好。他支持我的工作,支持我做志愿者。我们一起照顾爹娘,一起经营超市,一起帮助村里的贫困学生。
有一次,我们带着孩子们去省城参加教育基金会的活动。活动结束后,我们去了张老头的墓地。我给他献上了一束鲜花,告诉他我现在的生活,告诉他我很幸福。
“张叔,谢谢你。” 我说,“谢谢你给了我重新开始的机会,谢谢你让我懂得了什么是幸福。我现在过得很好,有一个爱我的丈夫,有一份喜欢的工作,有一群可爱的孩子。我会永远铭记你的恩情,好好生活,好好工作。”
王浩站在我身边,轻轻握住我的手。“张叔在天上看到你现在的样子,一定会很高兴的。”
我点点头,眼泪掉了下来。这是幸福的眼泪,是感恩的眼泪。
日子过得很平静,也很幸福。我和王浩有了一个可爱的女儿,取名叫念恩,意思是纪念恩情。我希望她能永远记住张老头的恩情,做一个懂得感恩、善良、有责任感的人。
我的超市生意越来越红火,我还开了几家分店。我的教育工作也做得很出色,多次被评为优秀教师。我和王浩一起,帮助了很多贫困学生,让他们能够继续上学,实现自己的梦想。
我知道,这一切都离不开张老头的帮助和支持。如果不是他,我可能还是那个在农村苦苦挣扎的姑娘,永远没有机会实现自己的梦想,永远没有机会过上这样幸福的生活。
有时候,我会想起那个 26 岁的夏天,我第一次进城,第一次见到张老头的情景。那时候的我,迷茫、无助、自卑。可我没想到,这段看似屈辱的经历,最终会成为我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
我知道,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那些曾经的委屈和屈辱,那些曾经的痛苦和迷茫,都在岁月的沉淀中,变成了成长的力量,变成了幸福的源泉。
我会永远铭记这段经历,永远铭记张老头的恩情。我会带着这份感恩,继续好好生活,好好工作,用自己的力量,去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去传递更多的温暖和爱。
第八章 尾声
岁月流转,时光荏苒。转眼之间,我的女儿念恩已经上小学了。她像我一样,善良、懂事、有爱心。她经常会听我讲张老头的故事,会问我:“妈妈,张爷爷是个好人吗?”
我点点头,笑着说:“是啊,张爷爷是个好人。他给了妈妈很多帮助,让妈妈能够过上幸福的生活。我们都要感谢他。”
念恩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妈妈,我以后也要像张爷爷一样,帮助更多的人。”
我看着女儿天真烂漫的笑脸,心里充满了欣慰。我知道,张老头的精神,已经在我们的下一代身上延续。
我的爹娘身体很好,每天都很开心。他们经常会跟邻居们说起张老头,说起我的经历。他们总是说:“我们家姗姗能有今天,全靠张老头的帮助。他是个大好人啊!”
村里的人也经常会提起张老头,提起他的善良和慷慨。他们都说,张老头虽然走了,但他的恩情,永远铭记在我们心里。
我和王浩的生活依然幸福美满。我们一起经营着超市,一起做着教育基金会的志愿者,一起照顾着家人和孩子。我们用自己的力量,为村里做了很多好事,赢得了村民们的尊重和爱戴。
有时候,我会一个人坐在院子里,看着天上的星星,想起张老头。我想,他在天上,一定也在看着我,看着我现在的幸福生活。他一定很为我高兴。
这段经历,让我明白了很多道理。人生就像一场旅行,会遇到很多困难和挫折,会遇到很多不开心的事情。但只要我们保持善良、保持坚强、保持感恩,就一定能克服所有的困难,一定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
我也明白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缺点和错误。我们不能因为别人的错误,就否定他的全部。要学会原谅,学会理解,学会包容。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放下过去,才能真正地快乐。
如今的我,已经不再是那个自卑、沉默的农村姑娘。我变得自信、独立、开朗、坚强。我有一个幸福的家庭,一份喜欢的工作,一群可爱的孩子。我知道,这一切都离不开张老头的帮助和支持。
我会永远铭记这段经历,永远铭记张老头的恩情。我会带着这份感恩,继续好好生活,好好工作,用自己的力量,去传递更多的温暖和爱,去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我相信,这也是张老头希望看到的。他用自己的方式,改变了我的人生。我也会用自己的方式,去改变更多人的人生,去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