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志异: 竹娘
发布时间:2025-11-08 22:00 浏览量:4
青石镇的秀才沈文渊,娶过两任妻子。头任妻子难产去了,第二任妻子柳氏,生得貌美却心如蛇蝎,不仅苛待沈文渊前妻留下的女儿阿菀,还整日游手好闲,将家中财物补贴给娘家,沈文渊性子温吞,竟是束手无策。
这年秋日,沈文渊赴省城赶考,途中遇着一场大雨,躲进了山间一间破败的竹屋。竹屋内弥漫着淡淡的竹香,墙角堆着些编织精巧的竹篮、竹扇,屋中央坐着个穿青布裙的女子,正低头削竹篾,指尖翻飞,竹屑如雪花般飘落。
图片为AI生成
女子闻声抬头,露出一张素净的脸,眉眼弯弯,嘴角带着几分恬淡的笑意,虽无柳氏那般艳丽,却让人看了心头安宁。“公子可是避雨?”女子声音清润,像山涧的泉水。
沈文渊拱手行礼:“正是,叨扰姑娘了。”他见女子孤身一人在山中,心中不免疑惑,却也不便多问。女子倒是大方,起身给他倒了杯竹茶,茶水清冽,带着一股回甘。
两人闲谈间,沈文渊得知女子名叫竹娘,自幼父母双亡,跟着师父在山中学习竹编,师父去世后,便独自守着这竹屋过活。竹娘不仅竹编技艺高超,还识文断字,言谈间颇有见地,沈文渊心中暗暗称奇,竟生出几分好感。
雨停后,沈文渊辞别竹娘,赴考归来时,特意绕路去了竹屋,给她带了些省城的点心。竹娘见他有心,也拿出自己编织的竹扇相赠,扇面上用竹青画着兰草,栩栩如生。一来二去,两人暗生情愫,沈文渊鼓起勇气向竹娘表明心意,竹娘犹豫片刻,终究点了点头,只是轻声说:“我出身微寒,又无依无靠,怕是配不上公子。且公子家中已有妻室,我……”
“柳氏品行不端,我早有休妻之意!”沈文渊急忙说,“姑娘放心,我定会妥善处置,风风光光娶你过门。”
沈文渊归家后,果然向柳氏提出休妻。柳氏又哭又闹,撒泼打滚,还跑到沈文渊的学堂大闹一场,污蔑竹娘是勾引男人的妖女。沈文渊又气又无奈,只得暂时搁置此事。柳氏却变本加厉,对阿菀越发苛刻,每日只给她残羹冷炙,还让她做粗重的活计,阿菀小小年纪,手上布满了冻疮和伤痕。
消息传到竹娘耳中,她心疼阿菀,也体谅沈文渊的难处,便主动来到沈府,对柳氏说:“我不求名分,只求能留在府中,照顾公子和阿菀姑娘,姑娘若肯容我,我愿做牛做马,打理家务,绝无半分非分之想。”
柳氏见竹娘模样清秀,性子却温顺,又想着多个人干活也不错,便阴阳怪气地答应了:“既然你这么不知廉耻,想来伺候我们,那便留下吧,只是府中规矩多,若是出了半分差错,我定不饶你!”
竹娘就这样留在了沈府,她每日天不亮就起身,洒扫庭院、洗衣做饭,把府中打理得井井有条。她对阿菀更是疼爱有加,偷偷给她塞点心,给她冻伤的手涂抹药膏,还教她读书写字、编织竹篮。阿菀自幼缺少关爱,很快就对竹娘生出了依赖,一口一个“竹娘姨”,喊得格外亲热。
柳氏见竹娘深得阿菀喜爱,又把家务打理得妥妥当当,心中越发嫉妒,时常故意刁难。她让竹娘在寒冬腊月里去河边洗衣,让她在烈日炎炎下暴晒粮食,还故意打翻竹娘做好的饭菜,让她饿肚子。可竹娘从不抱怨,只是默默承受,依旧尽心尽力地做事。
沈文渊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几次想为竹娘出头,都被竹娘拦住了:“公子不必为我争执,我多做些活计不算什么,只要阿菀安好,府中安宁,我便知足了。”
这日,柳氏的娘家弟弟柳三郎来府中借钱,柳氏掏空了家中的银钱,还觉得不够,竟打起了沈文渊母亲留下的一支玉簪的主意。那玉簪是沈文渊的念想,平日里锁在箱子里,从不轻易示人。柳氏趁沈文渊外出讲学,偷偷撬开箱子,拿走了玉簪。
竹娘发现后,连忙去追,柳三郎已经骑着马跑出了镇子。竹娘毫不犹豫,追了出去,她跑得飞快,裙摆翻飞,竟比骑马的柳三郎还要快上几分。追到郊外的竹林时,竹娘拦住了柳三郎,轻声说:“柳公子,玉簪是沈府的传家之物,还请你归还。”
柳三郎见竹娘孤身一人,又生得貌美,便起了歹心:“想要玉簪?除非你陪我一晚!”说着,便伸手去抓竹娘。竹娘眼中闪过一丝厉色,身形一晃,竟化作一道青影,避开了柳三郎的手。柳三郎吓得魂飞魄散,跌坐在地上,只见竹娘身后长出了几片青翠的竹叶,周身散发着淡淡的竹香,眼神也变得清冷起来。
“你……你是什么东西?”柳三郎颤声问。
“我乃山中竹妖,修行百年,本想安分度日,却容不得你这般作恶!”竹娘冷声说,指尖一扬,几片竹叶飞射而出,缠住了柳三郎的手腕,让他动弹不得。她夺回玉簪,又对着柳三郎施了个法术,柳三郎顿时腹痛难忍,连连求饶。
“今日饶你一命,若再敢来沈府作祟,我定取你性命!”竹娘说完,便转身离去。柳三郎吓得屁滚尿流,再也不敢来沈府借钱。
竹娘回到沈府,把玉簪放回原处,像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可柳氏却不依不饶,她见竹娘平安归来,还拿回了玉簪,便污蔑竹娘与柳三郎有染,吵着要把竹娘赶出府去。
沈文渊忍无可忍,终于下定决心,写下休书,要休了柳氏。柳氏哭闹着不肯接休书,撒泼打滚,闹得不可开交。就在这时,竹娘走上前,轻声说:“柳氏,你嫁到沈府三年,苛待幼女,挥霍家产,勾结外戚,早已违背妇道。今日我便让你看看,你这些年的所作所为,究竟有多过分!”
说着,竹娘从袖中取出一片竹叶,轻轻一吹,竹叶化作一道青光,映出了柳氏平日里苛待阿菀、偷偷转移家产、与柳三郎密谋夺取沈府财物的种种情景。沈文渊看得目瞪口呆,心中又气又痛,当即坚定了休妻的念头。柳氏见事迹败露,再也无颜纠缠,只得接过休书,灰溜溜地回了娘家。
休了柳氏后,沈文渊便要迎娶竹娘为妻。竹娘犹豫着说:“公子,我乃竹妖,人妖殊途,恐会连累你和阿菀。”
沈文渊握住她的手,坚定地说:“我不在乎你是什么,我只知道你善良、温柔、贤惠,是我心中最好的妻子。阿菀也离不开你,往后我们一家三口,好好过日子。”
阿菀也拉着竹娘的衣角,哭着说:“竹娘姨,你嫁给爹爹吧,我想让你做我的娘亲。”
竹娘心中一暖,点了点头。沈文渊择了个良辰吉日,迎娶了竹娘。婚后,竹娘依旧勤劳贤惠,对沈文渊体贴入微,对阿菀视如己出。沈文渊安心读书,次年便考中了举人,被派往外地做了县令。
竹娘随沈文渊赴任,她利用自己的竹编技艺,教当地的百姓编织精巧的竹制品,让百姓们多了一条生计。她还常常接济穷苦人家,为百姓们排忧解难,深受百姓爱戴。人们都说,沈县令娶了个神仙般的妻子,不仅貌美,还心地善良,有大本事。
可没过多久,当地的知府听说了竹娘的传闻,竟起了贪念,想要将竹娘占为己有。知府权势滔天,为人阴险狡诈,他诬陷沈文渊贪赃枉法,将他打入大牢,然后派人去沈府,要强行将竹娘带走。
竹娘得知后,异常平静。她遣散了下人,独自一人留在府中。当知府的人闯入府中时,竹娘站起身,周身青光大盛,身后长出了密密麻麻的竹叶,化作一道坚实的屏障,将知府的人挡在门外。
“我乃山中竹妖,守护夫君和百姓是我的本分,你们若再敢放肆,休怪我不客气!”竹娘的声音清冷,带着一股威严。
知府的人吓得连连后退,可知府却不死心,亲自带着人马前来,还请来了一个据说能捉妖驱邪的道士。道士手持桃木剑,口中念念有词,对着竹娘发起了攻击。竹娘毫不畏惧,竹叶纷飞,与道士缠斗起来。
道士的法术十分厉害,竹娘渐渐体力不支,身上的青光也黯淡了许多。就在道士的桃木剑快要刺中竹娘时,牢中的沈文渊得知了消息,急得吐血。阿菀跪在府衙门前,哭着为父亲喊冤,百姓们也纷纷赶来,为沈文渊和竹娘请愿。
百姓们的怨气和祈愿化作一股强大的力量,涌向竹娘。竹娘心中一振,周身的竹叶变得更加青翠,她凝聚全身灵力,化作一把巨大的竹剑,对着道士和知府挥去。道士被竹剑击中,口吐鲜血,狼狈逃窜。知府吓得魂飞魄散,想要逃跑,却被愤怒的百姓们围住,扭送到了京城。
皇帝得知此事后,派人调查,查明了沈文渊的冤屈,不仅释放了他,还升了他的官。知府和道士也受到了应有的惩罚。
经历了这场风波,沈文渊和竹娘的感情越发深厚。竹娘因为动用了太多灵力,身形变得有些虚幻,沈文渊心疼不已,日夜陪伴在她身边。百姓们也纷纷为竹娘祈祷,还采摘了许多新鲜的竹叶,送到沈府。
或许是百姓的祈愿起了作用,或许是竹娘的修行足够深厚,没过多久,竹娘的身形便恢复了正常,而且身上的妖气渐渐褪去,竟有了几分仙气。
多年后,沈文渊告老还乡,带着竹娘和已经长大成人的阿菀回到了青石镇。他们重修了沈府,在庭院中种满了竹子,每到春天,竹叶青青,竹香满园。
有人说,曾在月夜见过竹娘骑着一只竹鹤,在竹林上空盘旋;也有人说,竹娘最终得道成仙,带着沈文渊一起去了仙界。可青石镇的人们却知道,沈文渊和竹娘一直住在沈府里,他们时常会出来散步,沈文渊白发苍苍,竹娘却依旧容颜未改,两人相携而行,眼神中满是温柔与爱意。
沈府的竹子,一年比一年茂盛,竹香飘满了整个青石镇,像是在诉说着这段人妖相恋、相守一生的动人故事。而竹娘的善良与勇敢,也被人们代代相传,成为了青石镇最珍贵的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