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的冷知识:牺牲在 “中立区”姚庆祥事件

发布时间:2025-11-18 11:13  浏览量:3

姚庆祥(1929年2月19日-1951年8月19日),又名姚清祥,山东即墨(今青岛市即墨区)鳌山卫镇姚家庄的一个贫农家庭里。

10岁丧父,12岁随母亲兄嫂逃荒到东北,在延边、抚顺等地煤矿做苦工,当矿工期间,在煤矿结识地下党员并接受革命思想启蒙。

1945年7月(一说10月),姚庆祥加入八路军。1948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50年10月,美帝国主义把战火烧到鸭绿江边,严重地威胁着我国的安全。中共中央向全国人民发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伟大号召。此时,姚庆祥已经在部队战斗了5个春秋,组织上原先准备安排他回地方工作,他的家人也忙着给他张罗婚事,盼着他能够早日回家成亲。

在无数次的思考中,他想的更多的是一个革命战士的职责。于是,在家书中写道:“现在美帝国主义想破坏我们的好日子,他们已经把战火烧到了鸭绿江边。我们已经费了九牛二虎的力气赶走了日本鬼子,打败了国民党反动派,我是一个战士,能眼睁睁地看着美国鬼子再来糟蹋咱们吗?决不能!我决定暂时不离开部队,到朝鲜去,保卫祖国安全,保卫世界和平。至于婚事,请母亲原谅孩儿,就等我从朝鲜回来再办吧!”

写完家书后,毅然报名参加了中国人民志愿军,被编入四十七军一三九师侦察营。不久,姚庆祥随部队跨过鸭绿江,开赴朝鲜前线。

1951年7月,美帝国主义在朝鲜人民军和中国人民志愿军地打击下,被迫接受停战谈判。为了保证谈判的顺利进行,中国人民志愿军决定派出一个精干的警卫排,担负谈判现场的警戒和保卫任务。

姚庆祥奉命调任朝鲜开城中立区军事警察排长,率领一个排在板门店、松古洞、本松里一带警戒巡逻,保卫中立区和各方代表安全。

期间姚庆祥及其他战士严守纪律,住在松古洞的草棚、坑洞中,受到当地朝鲜民众爱戴。

8月18日夜,美军、李承晚军为破坏谈判,派出30余名武装人员潜入中立区,在松古洞民房潜伏。他们在队长金昌植的带领下,由板门店的东南面潜到白鹤洞附近的山岗下,后又分出一股,潜伏在松古洞一家民房里。他们此行的目的就是伺机捕杀志愿军战士,借以制造事端。

8月19日凌晨,姚庆祥与战士在松古洞巡逻时,美、李武装人员向其放了一发冷枪,姚庆祥立即向枪声方向包抄,并要求战士严守中立区不准开枪的规定,设法追捕对方。他告诉战士:“这是中立区,不能随便开枪,要打的话,就要等敌人进入腹心地区,并要把敌人捉到手,让敌人在事实面前无法抵赖。否则,敌人会造谣,找借口。”

而后遭对方连发数枪,并腹部中弹倒地。在生死的紧要关头,姚庆祥临危不惧,坚持指挥,他命令战士严守中立区不开枪的协议。

战士们见姚庆祥受伤,急忙跑到他身边,想把他扶起来。他却斩钉截铁地说:“不要管我,宁肯牺牲一人,也要保卫和平,个人死了算得什么,决不让美李破坏停战谈判。”并令其他战士通知其他巡逻组赶来增援。战士们走后,敌人一边打枪,一边向姚庆祥围来。姚庆祥从昏迷中醒过来,猛地站起来,与敌人搏斗。他摔倒了一个敌人,自己也跟着倒了。这时,连长和指导员带着巡逻组赶来了。敌特队长金昌植看势不好,急忙向姚庆祥的头部连开两枪,并抢走了他的手枪、衣帽和鞋子后逃脱。

当连长和指导员带领巡逻组赶到姚庆祥身边时,姚庆祥已经牺牲了。在得知志愿军姚庆祥牺牲后,松古洞全村民众绝食一天抗议,中朝人员为其开办追悼会,将其安葬在朝鲜,在开城善竹桥附近为其立纪念碑。

1953年10月,志愿军政治部追认其为一等功臣,并授予“和平战士”称号。1954年,山东省人民政府、山东省抗美援朝分会在其家乡姚家庄修建和平战士姚庆祥纪念祠,志愿军政治部主任杜平为姚庆祥纪念碑撰写碑文。1980年重修扩建,现名“姚庆祥烈士纪念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