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身为榕 独木成林
发布时间:2025-11-18 11:45 浏览量:4
榕树是树冠最大的树,能够以其非凡的生命力“独木成林”,这恰是娄星公安社区民警的生动写照。他们将根系深扎于街巷,将枝叶蔓延至角落,通过一次次走访、一桩桩调解、一件件服务,将个人的力量汇聚成庇护一方、独当一面的森林。他们,正是在社区土壤中独木成林的守望者。
杨卫和王华所在的黄泥中心警务室电脑里有着辖区各小区居民的各类信息,他们细致走访,及时录入和更新“一标三实”信息,对辖区犄角旮旯里的情况都了如指掌。
“社区工作就像榕树生根,要深入到每个角落。”杨卫的手机通讯录里存着近千个居民号码,微信好友几乎覆盖整个社区。谁家老人有事需要帮忙,哪户有新搬来的租客,他都心中有数。
曾经,上海警方办理的案件中有一名嫌疑人在黄泥社区,需要社区民警配合开展抓捕。正是凭着对社区的熟悉,杨卫和王华带领上海来的民警,不到一小时便将人顺利抓捕到位。
“这份工作没有捷径,就是我们用脚步一步步走出来。”杨卫和王华用最大的热情回馈工作中的点点滴滴。
前一段时间,因装修噪音引发的邻里纠纷,双方各执一词。王华没有简单处置,而是邀请两家人坐到警务室,泡上一壶红茶。“远亲不如近邻.……”他耐心调解,最终让邻里重归于好。
“社区民警处理的多是这些家长里短。”王华笑着说,“但小矛盾不化解,就可能演变成大问题。”
“老罗,这么早就来指挥交通啦!”清晨的巷口,晨起买菜的居民熟络地招呼着。这是罗爱清担任金谷中心警务室社区民警的第三个年头,这个略显文静的名字背后,是一位皮肤黝黑、笑容憨厚的汉子,他的身影早已融入这片街区的日常图景。
在金谷市场,常能看到罗爱清与居民促膝交谈的身影。他所在的地方不仅是“流动警务室”,也是社区的“调解角”。
单亲家庭长大的女孩和父亲因为手机的问题发生激烈的争吵,不懂得如何表达关爱的父亲一怒之下,简单粗暴地砸了女孩的手机,父女之间的关系一下变得紧张而不可调和。
和社区工作人员一起去做工作的罗爱清得知当天是女孩14岁生日后,并没有选择简单直接地同女孩讲大道理,而是悄悄地买了生日蛋糕,和社区的工作人员一起陪女孩吃饭吹蜡烛。“这是我14年来第一次过生日。”女孩惊讶又开心,她对母亲还是几岁时的印象,现在家里也没人想起要给她过生日,“罗爷爷,我妈妈要是回来,应该也会给我过生日。”
“你爸爸也很爱你,只是不知道如何表达。”罗爱清通过用自己和女儿相处中发生的故事不断地开导女孩,“我和我女儿也有过矛盾,但是不论怎样,作为爸爸肯定很爱自己的女儿。何况,你爸爸一个大男人不仅要赚钱,还要照顾你们姊妹两个,很不容易。”
临别送女孩回家的时候,罗爱清带女孩去商场买了衣服鞋子作为生日礼物,这最为平常的礼物却让女孩感受到了久违的温暖。父女再见面时,原本与父亲势同水火的女孩居然主动上前牵住父亲的手,诧异的父亲欣喜万分,对罗爱清连连道谢。
“现在的社区工作和以前大不相同。”小花社区警务室的社区民警钟荣有感而发,“特别是市局新的党委班子来了后,建立实行警情回访化解机制。现在市局110指挥中心会将我社区发生的五大类警情直接推送到我的警务通,我能够及时掌握辖区内的重点矛盾纠纷,同时也有利于我开展全量跟踪回访和风险评估。”
翻开钟荣的工作日志,从最初的调解纠纷、治安巡逻,到如今灵活掌握智慧安防、善用警务通、社区警情回访,社区民警的职责在不断拓展。
但有些东西始终未变。
许多时候,社区里,群众经常能看到钟荣和辅警、实习生一道送老年痴呆的罗奶奶回家:“您小心点,来,慢慢走。”
“经常送她老人家回家,因为她老年痴呆了,有时候会去敲邻居家的门讨要吃的或者打搅店主的正常经营,群众就会打我们电话投诉,我经常给她买些吃的东西,哄着她回家。”钟荣这是第六次送罗奶奶回家。社区里,接受过钟荣帮助的老人不止罗奶奶一个,而像钟荣这样的社区民警则还有很多,“用心、安心、贴心、耐心……”一提到这些温暖的词汇,群众就能想到他们。
罗爱清不是没有机会调任其他岗位,但是社区的群众却依依不舍:“不能让罗警官走,如果领导们要调他走,那我们就要写联名书,一定要留住他。”
“侦破大案要案固然精彩,但能让一个社区和睦安宁,也是一种成就。”不止是罗爱清,收获群众满满爱戴与尊重的其他社区民警们也有感慨。
华灯初上,榕树在晚风中轻轻摇曳。
在娄星公安辖区这片503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这一棵棵“榕树”依然在默默生长,用多年如一日的坚守,为60万居民撑起一片片安宁的天空。正如一位居民所说:“他们都是默默无闻地在忙着自己的事情,但是我们知道有他们在,就很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