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岁少年偷盗不成,反杀父子二人 22年悬案终于破获,凶手被捕
发布时间:2025-05-24 03:04 浏览量:3
近日,据报道,辽宁鞍山22年前“父子遇害案”终于告破,2025年5月,两名嫌疑人以抢劫罪,故意杀人罪被起诉。
2003年8月17日,在鞍山市铁东区某小区发生一起入室盗窃引发的命案。18岁的龙某和19岁的陆某因经济拮据,凌晨潜入王某父子家中行窃,被发现后持刀行凶,致王某(70余岁)及其子王某川(30余岁,中学数学教师)死亡后逃离现场。
AI生成
现场仅留下少量物证。警方虽迅速锁定两名嫌疑人,但因当年技术条件有限,DNA信息无法精准比对,案件陷入僵局。
受害者家庭随之坠入深渊。王某川是家族中唯一的大学生,生前在中学担任数学教师,深受学生爱戴。遇害时,他的孩子年仅9岁,失去顶梁柱的家庭陷入经济与精神的双重困境。“孩子总问我爸爸什么时候回来,我无法回答。”王某川妻子回忆时仍难掩悲痛。
AI生成
案卷柜中泛黄的笔录、物证袋里干涸的血迹,成为鞍山刑警几代人接力追凶的“灯塔”。专案组民警换了一茬又一茬,但每年重启侦查已成传统。2010年,物证首次送检,因样本降解未能突破;2018年,新技术提取出模糊基因图谱,却因数据库信息不足而搁浅。刑警队长李明(化名)坦言:“每次家属来问进展,我们都像被刀扎心。”
AI生成
转机出现在2025年初。公安部刑事技术实验室引入新型微量DNA富集技术,成功从当年床单上的0.1毫升血迹中分离出完整基因信息,并与全国DNA数据库碰撞,锁定龙某亲属的基因特征。4月12日,鞍山突降暴雨,刑警在龙某藏匿的旧小区蹲守8小时后将其抓获。审讯中,龙某供出同伙陆某,后者已隐姓埋名成为出租车司机,22年间未离开鞍山一步。
“这些年我活得就像个影子。”龙某落网后交代,案发后他切断所有社会关系,靠打网游卖装备糊口,甚至父母病逝也不敢露面。而陆某每天驾车穿梭于城市,却刻意避开案发小区,家中常年拉着窗帘,连儿子婚礼都谎称出差逃避。两人虽未被法律制裁,但良知的拷问如影随形
这起跨越22年的悬案告破,成为刑事科技与传统侦查结合的典范。2025年5月,检察机关以抢劫罪、故意杀人罪对两人提起公诉,等待他们的将是法律的审判。
案件尘埃落定时,王某川之子已过而立之年。22年的时光,足以让婴儿成长为青年,让黑发染上白霜,但正义的脚步从未停歇。此案的终结不仅告慰了亡灵,更让公众看到:在法治信念与科技之光的交织下,真相或许会迟到,但永远不会缺席。
声明:资料来源于网络,是真实案例,涉及部分情节虚构化润色,理性阅读,文中图非本案事件图片,仅作美化文章结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