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笔下的松弛感,13首闲适诗词,句句治愈人心,通透万分
发布时间:2025-05-25 20:13 浏览量:22
此身天地一虚舟,何处江山不自由。
六十一来南海上,买船吹笛共儿谋。
——明·陈献章《舫子》
此身置于广阔无垠的天地之间,就如同一叶无人驾驭的小舟,空空荡荡,不受任何外事的牵绊。
既然心无挂碍,这世间的万里江山,又有哪一处不是可以自由自在、随心停泊的港湾呢?
年岁已至花甲,过往的种种功名利禄、是非得失,都已看淡。
如今来到这南海之上,心中所想的,不过是买下一艘简单的小船,与儿子一同,在这水天一色之间,吹奏几曲清越的笛声,享受最纯粹的天伦之乐。
这是历经世事沧桑后的通透,当卸去了沉重的欲望,那份“虚”便成就了无限的“自由”,让晚年的生活,在清风明月、渔歌唱晚中,寻得意想不到的闲适。
日日深杯酒满,朝朝小圃花开。
自歌自舞自开怀。且喜无拘无碍。
青史几番春梦,黄泉多少奇才。
不须计较与安排。领取而今现在。
——宋·朱敦儒《西江月·日日深杯酒满》
每天,都有盛满了醇香美酒的杯盏相伴;每一个清晨,都能看见那小小园圃中,各色花儿应时绽放。
我自顾自地放声歌唱,随性地起舞,敞开胸怀,享受这份无忧无虑的时光,心中所欢喜的,正是这份不被任何事物所束缚、不被任何烦恼所羁绊的自在与洒脱。
回看那厚重的史书,多少曾经轰轰烈烈的功业,不过是几场转瞬即逝的春日梦境;
而那通往幽冥的黄泉路上,又埋葬了多少惊才绝艳的英雄豪杰,他们的辉煌与抱负,最终也都归于尘土。
既然如此,又何必对世间万事过分地去计较得失,费尽心机地去筹谋安排呢?
不如就坦然地领受眼前这一刻的真实与美好吧,这当下的花香,这杯中的酒醇,这份内心的欢畅,才是真正属于自己可以把握的幸福。
寂寥荒馆闭闲门,苔径阴阴屐少痕。
白发颠狂尘梦断,青毡泠落客心存。
高山流水琴三弄,明月清风酒一樽。
醉后曲肱林下卧,此生荣辱不须论。
——唐·牟融《写意二首 其一》
一座寂静而略显荒芜的馆舍,平日里总是将那扇闲置的门扉紧紧关闭,隔绝了外界的喧嚣。
庭院中那条长满青苔的小路,因为少有人走动,显得幽深而阴凉,几乎看不到访客留下的鞋印。
此刻,我已是白发苍苍,过往那些追逐名利的尘世梦想,早已破碎断绝,不再萦怀。
虽然那一方陪伴多年的青色坐毡,因岁月流逝而显得有些清冷破旧,但那颗饱经风霜的客子之心,依然在这份宁静中安然存放。
闲暇之时,弹奏几曲《高山流水》的古琴雅韵,在悠扬的琴声中,与古人神交。
或是在有明月清风的夜晚,准备一樽美酒,独自浅酌,享受那份休闲。
酒意微醺之后,便随意地枕着手臂,在林下的草地上安然睡去。
到了这般境地,这一生中所经历的荣耀与屈辱,那些得意与失意,又有什么值得再去争辩与谈论的呢?
一切都已是过眼云烟,唯有此刻的闲适与内心的平和,才是最真实的拥有。
—【04】—
碌碌庸庸四十馀,因逢初度转踌躇。
腰黄久负金为带,头白惊看雪满梳。
剩喜门庭无贺客,绝胜厨传有悬鱼。
清风一枕南窗卧,闲阅床头几卷书。
——明·于谦《初度》
碌碌庸庸地度过了四十多个春秋,未曾有过什么惊天动地的作为;
每当遇到自己的生辰之日,回首往事,心中总会感到几分踌躇。
那象征官位品阶的黄色丝带,始终未能换成更为尊贵的金色腰带,未能实现少年时期的抱负。
不经意间,两鬓已然斑白,对着镜子梳理,惊觉那满头的白发,竟如冬日的积雪一般,令人心生几分岁华易逝的惆怅。
转念一想,门庭冷落,没有那些趋炎附势、前来道贺的宾客,反倒让我感到几分清净。
这种无人打扰的安宁,远远胜过那时虽然为官清廉,厨房都中只悬挂干鱼(象征清贫),却依然要应酬往来的官场生活。
如今,我只愿在清风的吹拂下,枕着舒适的枕头,在南窗下悠然躺卧;
闲暇之时,便翻阅床头摆放的那几卷心爱的书籍,在文字的世界里,寻得一份乐趣。
这便是于谦,即使身居高位,内心深处依然向往过上不被俗务所扰的宁静,与书香为伴的简单生活。
—【05】—
四方多善人,予善未毫分。
有意空求志,无功漫爱君。
闲行观止水,静坐看归云。
老向太平里,朝廷正右文。
——宋·邵雍《答会计杜孝锡寺丞见赠》
放眼这大千世界,品德高尚、心地善良的人比比皆是,而我自身的那么一点点善行与德操,实在是微不足道,连一丝一毫都谈不上。
虽然心中也怀揣着一些美好抱负,却苦于能力有限,终究只是空自期盼,难以真正实现。
对于君王,也只是徒然地怀有一份爱戴之心,却未能建立什么实际的功勋来报效。
在这样的心境下,我常常在闲暇之时,独自漫步,凝神观察那静止不波的池水,从那份宁静中体悟自然的玄妙;
或者静静地坐着,仰望天空中那舒卷自如的浮云,感受那份无拘无束的自在。
如今,我已渐渐步入老年,所幸的是,正生活在一个太平安定的时代,朝廷也十分重视文化与教化,推崇礼乐。
这是一种知足常乐的谦逊,也是一种在淡泊中寻求内心和谐的智慧。
邵雍以其“安乐先生”的自号,将这份对平凡、对宁静、对和谐时代的感恩,融入了日常的行止坐卧之中,展现了一代大儒的平和心境。
—【06】—
身世浮沤,利名缰锁。
省来万事都齐可。
寻花时傍碧溪行,看云独倚青松坐。
云片飞飞,花枝朵朵。
光阴且向闲中过。
世间萧散更何人,除非明月清风我。
——宋·张抡《踏莎行》
这短暂的一生,如同水面上一个转瞬即逝的泡沫,虚幻而不真实;
而世人汲汲追求的功名与利禄,则像是束缚人的缰绳与锁链,让人身不由己,难以解脱。
当有一天,猛然醒悟过来,看透了这其中的本质,那么,世间万事万物,都能够坦然地接受,不再执着于区分好恶了。
心情闲适之时,便沿着碧绿的溪水,去寻访那盛开的野花,感受自然的芬芳;
或是独自一人,背靠着青翠的松树,静静地坐着,仰望天空中的云卷云舒,体会那份宁静。
你看那天上,一片片的白云自由自在地飘飞;
你看那枝头,一朵朵的鲜花尽情地绽放。
这宝贵的时光,就让它在这份悠闲中,慢慢地流淌过去吧,不必刻意去追求什么,也不必刻意去改变什么。
要问这世间,还有谁能比我更加的萧散自在、无拘无束呢?
除非是那朗照万物的皎洁明月,还有那吹拂山川的清爽和风,它们无心无欲,随缘自在;
我的心境也正与这明月清风一样,融入了这天地自然的怀抱之中,达到了物我两忘的境界。
—【07】—
病起萧萧两鬓华。卧看残月上窗纱。
豆蔻连梢煎熟水,莫分茶。
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
终日向人多酝藉,木犀花。
——宋·李清照《摊破浣溪沙·病起萧萧两鬓华》
一场病痛初初康复,身体尚带着几分倦怠,揽镜自照,只见两鬓不知何时已添上了星星点点的白发。
长夜漫漫,无心他顾,只是静静地躺在病榻之上,看着窗外那一弯瘦弱的残月,慢慢地爬上蒙着轻纱的窗子。
侍女送来了用带着枝梢的豆蔻熬煮的熟水,那淡淡的植物清香,是病中常见的饮品;
此刻,也无意再去细细分辨那茶汤的浓淡了,一切从简,反而多了一份安宁。
闲暇之时,能够在枕上随意翻阅几卷喜爱的诗书,沉浸在古人的情怀之中,这便是病中最好的慰藉了。
平日里或许不曾留意的门前寻常景致,在一场雨水之后,也显露出别样的清丽,那洗净的绿叶,那湿润的空气,都让人心生几分舒畅。
庭院中的桂花,默默地绽放着,它不与群芳争艳,只是在每一个平常的日子里,都散发着深沉而含蓄的芳香,韵味悠长。
—【08】—
寂寞烟林噪乱鸦,青鞋步入野僧家。
云深不碍钟声邮,日转还移塔影斜。
廊下蜗黏沿砌藓,佛前蜂恋插瓶花。
竹床纸帐清如水,一枕松风听煮茶。
——宋·真山民《三峰寺》
行走到一片寂静的山林,烟雾在树梢间轻轻缭绕,偶尔传来几声乌鸦散乱的啼鸣,给这幽深的环境增添了几分野趣。
穿着朴素的青布鞋,一步步踏入这山野僧人所居住的简陋寺院。
山间的云雾虽然浓厚,并不能阻隔那悠扬的钟声从寺中传来,那钟声穿透云层,回荡在山谷。
太阳在天空中缓缓移动,那寺庙旁古塔的影子,也随之在地面上慢慢地转动、拉长,无声地记录着时间的流逝。
廊檐之下,可以看见蜗牛在湿润的石阶青苔上,缓慢地爬行。
佛像前供奉的瓶花,虽然简单,也引来了勤勉的蜜蜂在花间流连。
躺在竹子编成的床上,那纸糊的窗子,映着外面的天光,显得格外洁净清爽,如同秋水一般澄澈。
就这样枕着松涛阵阵,静静地聆听,炉火上烹煮茶水所发出的细微声响,所有的尘思杂念,都在这松风与茶香中,渐渐消散,只余下一片安然。
—【09】—
兴亡千古繁华梦,诗眼倦天涯。
孔林乔木,吴宫蔓草,楚庙寒鸦。
数间茅舍,藏书万卷,投老村家。
山中何事?松花酿酒,春水煎茶。
——元·张可久《人月圆·山中书事》
千百年来,那些曾经的繁华盛世,那些惊天动地的兴亡更迭,到头来,不过是一场场转瞬即逝的梦幻泡影。
看遍了天涯海角的风云变幻,诗人的目光中,也带着几分对世事的倦怠。
想那儒家圣地孔林的千年古木,依旧苍劲,见证了多少沧桑;
那曾经歌舞升平的吴王宫殿,如今只剩下蔓延的野草,诉说着过往的奢华;
那楚国的宗庙,也只余下几只寒鸦在断壁残垣间鼓噪,平添萧瑟。
与其在历史的尘埃中慨叹,不如选择一种更为本真的生活。
在这山野乡村之中,搭建几间简陋的茅草屋舍,虽然朴素,却足以安身。
屋内珍藏着上万卷的图书,在晚年岁月里,以书为伴,便是最大的慰藉。
这山中的日子,又有什么特别的事情可做呢?
无非是在松花盛开的时节,用那带着清香的松花来酿制美酒;在春天到来的时候,用那清冽甘甜的山泉水来烹煮香茗。
—【10】—
半篙春水一蓑烟,抱月怀中枕斗眠。
说与时人休问我,英雄回首即神仙。
——宋·黄春伯《绝句》
一叶扁舟,在春日微涨的溪水上轻轻荡漾,那水深不过刚刚没过船篙的一半。
四周烟雨濛濛,渔人身披蓑衣,仿佛与这水墨般的天地融为一体。
夜幕降临,他便将那朗照的明月拥入怀中,以天上的北斗星作为枕头,在这天地之间,无拘无束地酣然入眠。
若是那些世俗之人,看到我这般模样,想要来探问我的人生追求,那么,我便要告诉他们,不必多问,也不必用世俗的眼光来衡量。
所谓的英雄豪杰,当他们回首看透功名利禄的虚妄,放下心中的执念与纷争;
在那一刻,便已经超越了凡俗的境界,与那逍遥自在的神仙,又有什么分别呢?
真正的超凡,不在于外在的功业,而在于内心的觉醒与解脱。
—【11】—
食罢一觉睡,起来两瓯茶。
举头看日影,已复西南斜。
乐人惜日促,忧人厌年赊。
无忧无乐者,长短任生涯。
——唐·白居易《食后》
饱餐一顿之后,便安然地睡上一觉,醒来之后,再悠闲地饮上两碗清茶,这样的生活,简单而满足。
不经意间,抬头看看窗外日影的移动,发现那太阳已经又一次悄悄地转向了西南方向,一天中的大部分时光,便在这不疾不徐的节奏中,悄然流逝了。
那些总是沉溺于欢乐之中的人,常常会感叹白日的短暂,觉得美好的时光过得太快,不够尽兴。
而那些心中充满忧愁的人,则往往会觉得岁月漫长难熬,巴不得时间能过得快一些,早日摆脱烦恼。
唯有那些内心既没有过多忧愁、也没有过分沉迷于欢乐的人,才不会被情绪所左右。
无论是生命的短暂还是长久,都能够坦然地接受,顺应自然的安排,从容地度过自己的这一生。
—【12】—
圣寺闲栖睡眼醒,此时何处最幽清?
满窗明月天风静,玉磬时闻一两声。
——唐·李白《咏方广诗》
在这清净庄严的佛寺中,从一场闲适的睡眠中悠然醒来,睁开惺忪的睡眼,环顾四周,此刻,还有什么地方能比这里更加幽净呢?
窗外,一轮皎洁的明月高悬天际,洒满大地,夜空中,连一丝风的声响也没有,万籁俱寂。
偶尔从远处传来一两声清越悠扬的玉磬之音,那声音在寂静的夜空中回荡。
这磬声,如同仙界的妙音,洗涤着人的心灵,让人忘却尘世的烦恼,进入一种物我两忘的澄明之境。
—【13】—
枫叶芦花满钓船,水风清处枕琴眠。
觉来失却潇湘月,却问青山觅酒钱。
——宋·吴则礼《诗一首》
一叶小小的钓鱼船上,堆满了火红的枫叶与素白的芦花,充满了秋日的诗意。
在水面清风习习、最为舒爽宜人的地方,将心爱的古琴当作枕头,悠然入眠。
一觉醒来,恍惚之间,仿佛错过了那美丽的潇湘夜月,那空灵清幽的景致,已然消失在梦醒之后。
他并不为此感到过多的惆怅,反而生出一个颇为有趣的念头:既然错过了月色,那不如就去问问这眼前的青山,能否借给我一些买酒的钱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