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后世的我们,“大树将军”有太多品德值得我们学习!
发布时间:2025-08-04 20:49 浏览量:1
我们知道,古代那些有特色的将军,都有自己特别的绰号,比如“飞将军”、“常胜将军”、“威武将军”等,但东汉初期有一位将军的绰号很特别,叫“大树将军”。
那这位“大树将军”是谁呢?
说起冯异,也算是一个奇人,虽然出身颍川父城豪族,但他身上却看不到一点儿世家豪强的气质。比如,其“大树将军”的称号就是很好的体现。
该称号出自南朝宋·范晔的《后汉书·冯异传》:“诸将军并坐论功,异常独屏树下,军中号曰‘大树将军’。”
当部队每到一个地方停下宿营,其他将军坐在一起讨论功劳时,冯异经常独自退避到树下,军队中称他为“大树将军”。
他通过退让功劳来团结诸将,“不争”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他出行与别的将军相遇时,就把马车驶开避让,避免与其他将军的冲突。
即使后来他在管理关中三年,他兢兢业业,政绩卓越,百姓爱戴他,想给他立碑歌颂功德,但被他拒绝了,他不喜爱这些虚名的东西,相当务实。
正是他的这种不居功自傲,不追名逐利,才有可能胸怀全局,摆脱尔虞我诈的干扰,加强凝聚力和战斗力,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最终取得大成。
你看看历史上,那些争名夺利的人,最后哪一个成为了真正的赢家。
反倒像冯异这样的,从来不争名夺利,对待同事友善,最后得到的名利还不少。
在看人方面,冯异也是有一手。
他被汉军俘获时,效力于刘秀的他的堂兄冯孝、老乡丁綝、吕晏,纷纷举荐冯异。
因此,才有了冯异与刘秀的见面。
冯异认定刘秀“非庸人也,可以归身”,认为刘秀是一个值得追随的明主,并带着自己管辖的五城投靠刘秀。
其后,刘秀大哥刘縯被更始帝刘玄派人杀害后,冯异带着他的五城脱离了玄汉政权。
当刘秀后来被判定合格后,刘秀任司隶校尉前往洛阳,经过父城的时候,冯异又立刻开城门、摆酒肉大搞欢迎仪式了。
你看,冯异认定的是刘秀这个人,对刘秀足够的忠诚,他懂得“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的道理。
他的为人谦虚颓然,不居功自傲的品德深得刘秀信任,即使在驻守关中,被人举报,刘秀也没有怀疑他,甚至称赞他"为吾披荆棘,定关中"。
在王朗反叛追杀刘秀时,刘秀一路奔波,饥寒急迫,冯异也没有弃刘秀逃跑,而是选择与刘秀一道。
当他们到达河北饶阳芜蒌亭时,冯异到附近的村庄去要饭,给刘秀弄来了一碗豆粥,缓解了刘秀的饥饿。
其后,到达滹沱河边时,忽遇大风暴雨,一行人只能躲进道旁空房避雨,又是饥肠辘辘。
这时,也是冯异抱来柴薪,找来一点麦子掺和菟肩给刘秀做了一碗菟肩麦饭。
这两段君臣共患难的经历,让这两君臣建立了深厚的共患难情谊,光武帝二十年后仍感念其"豆粥麦饭之恩"。
登基之后,还专门写信给冯异,说到“我时时记着当年将军在芜蒌亭端给我的豆粥,在滹沱河递给我的麦饭。这些深情厚意,我至今还未报答呢!”
从这些方面,我们更能印证出冯异的忠诚的品德。真正的忠诚不在言语宣誓,而在平淡岁月里的豆粥麦饭。
我们可以从“大树将军”身上学习他立场坚定,选定站队不动摇的忠诚品质。冯异除了品德高尚、忠诚外,其人还挺靠谱。
当刘秀大哥刘縯被更始帝杀后,冯异看到刘秀枕头上的泪痕时,深知刘秀很难过时,积极鼓励刘秀,可以说冯异充当了刘秀的知心大哥。
其后,也是冯异建议刘秀去争取经营河北的机会,并跟随左右。刘秀遇到困难时,冯异也是指哪打哪,毫无怨言。
刘秀交给他的事情,基本上没有他搞不定的。比如让他驻守孟津,他一直打到了洛阳城下;邓禹没有搞定的赤眉军,他自己招兵买马,有条不紊的搞定了;他不光平定关中时,还将关中管理的井井有条,老百姓对他感恩戴德。
冯异的平事能力,是他的核心竞争力。
这也是我们应该学习的地方,我们除了品德高尚、忠诚外,其人还挺靠谱,拥有核心竞争力。在职场上,与领导搞好关系重要,但更本质的是你能为公司创造多少价值,你才有多大收入。
冯异一生诠释了"谦德载功"的儒将精神:乱世中以慧眼择主,战场上以奇谋制胜,治政时以仁心安民,功成后以退让全身。其"大树将军"之风,至今仍为华夏将道之典范。
- 上一篇:中国文化之美,5首诗人直接封神的诗词
- 下一篇:刘伟|话题评述:何处寻严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