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项羽者,韩信也,用韩信者,刘邦也
发布时间:2025-07-09 04:41 浏览量:1
前文中文人之家出了个题目,项羽输在哪儿了,现在看来,项羽是个什么样的?早在《资治通鉴》中,就有透彻的表述,几乎是与现代人的看法,毫无二致。何也,天下君子所见略同。项羽输就输在妇人之仁,匹夫之勇,以及印刓敝,忍不能予,还有就是刚愎自用、一意孤行,还有就是任人唯亲,欺其众,降诸侯。
这些,《资治通鉴》都有明白无误的表述。
原文(节选自《资治通鉴·汉纪一》 )
王曰:“以为大将。”何曰:“幸甚!”于是王欲召信拜之。何曰:“王素慢无礼,今拜大将,如呼小儿,此乃信所以去也。王必欲拜之,择良日,斋戒,设坛场,具礼,乃可耳。”王许之。诸将皆喜,人人各自以为得大将。至拜大将,乃韩信也,一军皆惊。
信拜礼毕,上坐。王曰:“丞相数言将军;将军何以教寡人计策?”信辞谢,因问王曰:“今东乡争权天下,岂非项王邪?”汉王曰:“然。”曰:“大王自料,勇悍仁强孰与项王?”汉王默然良久,曰:“不如也。”信再拜贺曰:“惟信亦以为大王不如也。然臣尝事之,请言项王之为也:项王喑恶叱咤,千人皆废,然不能任属贤将;此特匹夫之勇耳。项王见人,恭敬慈爱,言语呕呕,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饮;至使人,有功当封爵者,印刓敝,忍不能予;此所谓妇人之仁也。项王虽霸天下而臣诸侯,不居关中而都彭城;背义帝之约,而以亲爱王诸侯,不平;逐其故主而王其将相,又迁逐义帝置江南,所过无不残灭;百姓不亲附,特劫于威强耳。名虽为霸,实失天下心,故其强易弱。今大王诚能反其道,任天下武勇,何所不诛!且三秦王为秦将,将秦子弟数岁矣,所杀亡不可胜计;又欺其众,降诸侯,至新安,项王诈坑秦降卒二十馀万,唯独邯、欣、翳得脱。秦父兄怨此三人,痛入骨髓。今楚强以威王此三人,秦民莫爱也。大王之入武关,秋毫无所害,除秦苛法,与秦民约法三章:‘杀人的死,伤人及盗的抵罪。’秦民无不欲大王王秦者。于诸侯之约,大王当王关中,关中民咸知之;大王失职入汉中,秦民无不恨者。今大王举而东,三秦可传檄而定也。”于是汉王大喜,自以为得信晚,遂听信计,部署诸将所击;留萧何收巴、蜀租,给军粮食。
八月,汉王引兵从故道出,袭雍;雍王章邯迎击汉陈仓。雍兵败,还走;止,战好畤,又败,走废丘。汉王遂定雍地,东至咸阳;引兵围雍王于废丘,而遣诸将略地。塞王欣、翟王翳皆降,以其地为渭南、河上、上郡。令将军薛欧、王吸出武关,因王陵兵以迎太公、吕后。项王闻之,发兵距之阳夏,不得前。
王陵者,沛人也,先聚党数千人,居南阳,至是始以兵属汉。项王取陵母置军中,陵使至,则东乡坐陵母,欲以招陵。陵母私送使者,泣曰:“愿为老妾语陵:善事汉王,汉王长者,终得天下;毋以老妾故持二心。妾以死送使者!”遂伏剑而死。项王怒,亨陵母。
释文
汉王说:“(那就 )任命为大将军。”萧何说:“太好了!”于是汉王打算召见韩信并任命他。萧何说:“大王您一向傲慢无礼,现在任命大将军,就像呼唤小孩子一样,这就是韩信要离开的原因啊。大王如果一定要任命他,选个好日子,进行斋戒,设置坛场,准备好礼仪,才可以(举行任命仪式 )。”汉王答应了。众将领都很高兴,人人都认为自己会被任命为大将军。等到任命大将军时,发现是韩信,全军都很吃惊。
韩信行完拜礼后,坐到上位。汉王说:“丞相多次说起将军;将军拿什么计策来教导我呢?”韩信辞谢后,于是问汉王:“现在向东争夺天下霸权,对手难道不是项王吗?”汉王说:“是。”(韩信 )说:“大王自己估量,在勇猛、强悍、仁爱、刚强方面,和项王比谁强?”汉王沉默了许久,说:“不如他。”韩信拜了两拜祝贺说:“我也认为大王不如他。但我曾经侍奉过他,请让我说说项王的为人:项王发怒喝叫时,上千人都吓得不敢动弹,但他不能任用有才能的将领;这只是匹夫的勇猛罢了。项王待人,恭敬慈爱,言语温和,有人生病,(他会 )流着泪把自己的食物分给(病人 );但到了任用人员,有功劳应当封爵的,(他把 )印信摸得棱角都磨损了,还是舍不得给;这就是所说的妇人的仁慈啊。项王虽然称霸天下使诸侯称臣,却不占据关中而在彭城建都;违背了义帝的约定,把自己亲近喜爱的人封为王,(这样做 )不公平;驱逐原来的君主,却让他的将相称王,又把义帝迁移驱逐到江南,(军队 )所经过的地方没有不残害毁灭的;百姓不亲附他,只是被他的威势强权胁迫罢了。名义上虽然是霸主,实际上失去了天下人心,所以他的强大容易变弱。现在大王如果真能反过来做,任用天下英勇善战的人,还有什么敌人不能消灭!况且三秦王做秦国将领时,带领秦国子弟兵好几年了,战死和逃亡的人多得数不清;又欺骗他们的士兵,投降诸侯后,到了新安,项王用欺诈手段活埋了二十多万秦国降兵,只有章邯、司马欣、董翳得以逃脱。秦国的父老兄弟对这三个人的怨恨,深入骨髓。现在楚军强大,凭借威势让这三个人称王,秦地的百姓没有谁爱戴他们。大王您进入武关时,丝毫没有侵害百姓,废除了秦国的苛酷法令,和秦地百姓约定三条法令:‘杀人的处死,伤人及偷盗的抵罪。’秦地百姓没有不希望大王在秦地称王的。按照诸侯的约定,大王应当在关中称王,关中的百姓都知道这件事;大王失去应得的王位进入汉中,秦地百姓没有不怨恨的。现在大王起兵向东,三秦地区发布一道文书就可以平定了。”于是汉王非常高兴,自认为得到韩信太晚了,就听从韩信的计策,部署众将领所要攻击的目标;留下萧何征收巴、蜀的租税,供应军队粮食。
八月,汉王率领军队从原来的道路出兵,袭击雍国;雍王章邯在陈仓迎击汉军。雍国军队战败,撤退逃跑;停下来,在好畤交战,又战败,逃到废丘。汉王于是平定了雍地,向东到达咸阳;率领军队把雍王围困在废丘,又派遣众将领去夺取土地。塞王司马欣、翟王董翳都投降了,(汉王 )把他们的领地设置为渭南郡、河上郡、上郡。命令将军薛欧、王吸出兵武关,凭借王陵的军队去迎接太公(刘邦父亲 )、吕后。项王听说后,调兵在阳夏阻拦,(汉军 )不能前进。
王陵是沛县人,先前聚集了几千党羽,驻扎在南阳,到这时才带领军队归附汉王。项王把王陵的母亲抓来安置在军营中,王陵派使者到来,(项王 )让王陵的母亲面向东坐着,想用这种办法招降王陵。王陵的母亲私下送别使者,哭着说:“希望替老妇转告王陵:好好侍奉汉王,汉王是宽厚的人,最终会得到天下;不要因为老妇的缘故怀有二心。我用死来送别使者!”于是拔剑自杀。项王大怒,把王陵的母亲煮了。
人名、地名读音及释义
人名:
韩信(hán xìn ):西汉开国功臣、军事家,“汉初三杰”之一 ,此前经萧何举荐,此处被汉王拜为大将,后为刘邦建立汉朝立下卓越战功 ,著有军事著作 。
萧何(xiāo hé ):“汉初三杰”之一 ,为刘邦镇守后方、举荐人才(如韩信 ),在西汉建立过程中作用关键 ,此时全力辅佐汉王,负责后勤等事务 。
- 项王(xiàng wáng ,即项羽 ):名籍,字羽,西楚霸王 ,秦末重要反秦领袖,与刘邦进行“楚汉相争” ,此时是刘邦争夺天下的主要对手 。
章邯(zhāng hán ):秦末名将 ,后归降项羽,被封为雍王 ,此处与汉军交战 。
- 司马欣(sī mǎ xīn ):秦末人物 ,后归降项羽,被封为塞王 ,在汉王东进时投降 。
董翳(dǒng yì ):秦末人物 ,后归降项羽,被封为翟王 ,汉王东进时投降 。
薛欧(xuē ōu ):汉军将领 ,奉命出兵迎接太公、吕后 。
王吸(wáng xī ):汉军将领 ,与薛欧一同出兵 。
王陵(wáng líng ):沛县人,起初聚众驻扎南阳,后归附汉王 ,其母为坚定其归汉之心自杀 。
郑昌(zhèng chāng ):原吴县县令 ,被项王任命为韩王抵御汉军 。
张良(zhāng liáng ):“汉初三杰”之一 ,足智多谋 ,此时给项王送信施展谋略 。
太公(tài gōng ,刘邦父亲 ):刘邦的父亲 ,被项王扣押,汉军设法营救 。
吕后(lǚ hòu ,即吕雉 ):刘邦的妻子 ,与太公一同被项王扣押 。
地名:
彭城(péng chéng ):今江苏徐州 ,项羽的都城 ,是楚地重要政治中心 。
武关(wǔ guān ):古代重要关隘 ,在今陕西丹凤东南 ,是进出关中的重要通道 ,汉王曾由此入关中 。
阳夏(yáng jiǎ ,也作“阳夏” ):古地名 ,在今河南太康 ,项王在此阻拦汉军 。
南阳(nán yáng ):古地名 ,在今河南南阳一带 ,王陵起初聚众驻扎之地 。
关中(guān zhōng ):指函谷关以西,今陕西中部一带 ,地理位置重要,是兵家必争之地 ,按约定汉王应在此称王 。
汉中(hàn zhōng ):古地名 ,在今陕西汉中一带 ,汉王此前被封之地 。
陈仓(chén cāng ):古地名 ,在今陕西宝鸡东 ,汉军与雍王章邯在此交战 。
好畤(hǎo zhì ):古地名 ,在今陕西乾县东 ,汉军与雍军交战之地 。
废丘(fèi qiū ):古地名 ,在今陕西兴平东南 ,雍王章邯退至此处被汉军围困 。
渭南(wèi nán )、河上(hé shàng )、上郡(shàng jùn ):汉王平定塞王、翟王后设置的郡名 ,是对秦地进行行政划分的体现 。
难懂字词读音及释义
素慢无礼(sù màn wú lǐ ):一向傲慢无礼 ,“素”是一向、向来 ,“慢”是傲慢 ,说明汉王平时待人的态度 ,这也是萧何强调要郑重拜将的原因 。
斋戒(zhāi jiè ):古人在祭祀或举行重大仪式前,沐浴更衣、戒酒戒荤、清心寡欲 ,表示虔诚 ,这里指汉王为拜大将做准备 。
坛场(tán chǎng ):举行祭祀、誓师等大典的场地 ,“坛”是高台 ,“场”是场地 ,用于拜将仪式 。
具礼(jù lǐ ):准备好礼仪 ,“具”是备办、准备 ,体现拜将仪式的郑重 。
喑恶叱咤(yīn wù chì zhà ):厉声怒喝 ,形容项王发怒时的气势 ,“喑恶”是发怒声 ,“叱咤”是呵斥声 ,突出其威慑力 。
废(fèi ):这里指吓得不敢动弹 ,形象表现项王怒喝时众人的反应 。
任属贤将(rèn shǔ xián jiàng ):任用贤能的将领 ,“任属”是任用托付 ,说明项王在用人方面的不足 。
匹夫之勇(pǐ fū zhī yǒng ):指不用智谋,单凭个人勇气的行为 ,“匹夫”指普通男子,这里强调项王的勇猛缺乏谋略辅助 。
呕呕(ōu ōu ):温和的样子 ,形容项王待人时言语温和 ,与“喑恶叱咤”形成对比 。
印刓敝(yìn wán bì ):印信磨损破旧 ,“刓”是磨损 ,“敝”是破旧 ,说明项王把该封爵的印信拿在手里很久,舍不得给人 ,体现其“妇人之仁”的特点 。
妇人之仁(fù rén zhī rén ):指处事姑息优柔,不识大体 ,这里说项王的仁爱是只在小处关心,没有大的封赏等作为 。
臣诸侯(chén zhū hóu ):使诸侯称臣 ,“臣”作意动用法,使……称臣 ,展现项王称霸后的地位 。
都彭城(dū péng chéng ):在彭城建都 ,“都”作动词,建都 ,体现项王的政治选择,放弃关中要地 。
背义帝之约(bèi yì dì zhī yuē ):违背义帝(楚怀王 )的约定 ,义帝曾约定先入关中者为王,项王未遵守 ,是其失去人心的原因之一 。
亲爱王诸侯(qīn ài wáng zhū hóu ):把自己亲近喜爱的人封为王 ,“王”作动词,封王 ,说明项王分封的不公平 。
劫于威强(jié yú wēi qiáng ):被威势强权胁迫 ,“劫”是胁迫 ,体现百姓对项王不是真心归附 。
传檄而定(chuán xí ér dìng ):发布一道文书就可以平定 ,“檄”是古代用于征召、晓谕的文书 ,说明韩信认为汉王东进三秦可轻松成功 。
略地(luè dì ):夺取土地 ,“略”是夺取、攻占 ,指汉王派将领去占领各地 。
距(jù ,通“拒” ):阻拦、抵御 ,项王派兵在阳夏阻拦汉军 。
亨(pēng ,通“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