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生捡到铜佛,心存敬意藏于胸前,却因此逃过一劫,促成好姻缘

发布时间:2025-07-10 04:27  浏览量:1

宋朝康定年间,百江镇有户姓温的私塾先生,他性格温良,满腹经纶,只可惜而立之年没有躲过邻镇上流传过来的瘟疫,就这样留下寡妻稚子,飘然而逝。

儿子温庭玉,自幼聪明好学,别人家的孩子每日还在门口嬉戏打闹之际,他便早早坐在父亲曾经的书案前,凭着记忆深处父亲教下的字句,在那里小声诵读。每当此时,听到儿子朗朗读书声,院里靠洗衣浆衫贴补生活的母亲秦氏总会默默擦去额头的汗水,脸上露出一丝欣慰的微笑。

转眼间,十八岁的庭玉如愿以偿的考上了秀才,生的也是清秀俊朗。这一日早晨,见母亲正擦拭正堂前摆放的佛龛,那佛龛被她擦的锃亮,里面供奉着的白瓷观音像也是一尘不染。

“快来,庭玉”母亲拿了一柱点燃的香递给他。

庭玉二话不说,连忙作揖上香。因为这是他们母子每日清晨必做之事。

“母亲,我今日要去邻镇拜会我的老师,这香烛快没了,是不是要带点回来。”

“对对对,我正准备告诉你呢!你去东头的那家香烛店...”

“知道了!”还没等母亲说完,庭玉便快言快语答道。他知道,自从父亲离世后,母亲为了供他读书,日子过的十分清贫。但即便再节衣缩食,母亲也要寻找一些稍微便宜的香烛在家日夜供奉。而东头的那一家正是母亲所说的那一家。

“人穷志不能穷,大慈大悲的菩萨会宽宥我们这些穷人,只要心诚善良,菩萨自会看顾。”秦氏双手合十面对佛像虔诚的说道。

“嗯嗯,我明白了,母亲。”

庭玉出来后,走了约两个时辰,穿过眼前的这条田埂,再翻过那座山,邻镇便到了。他加快脚步,却不小心踢到了一个硬东西,差点打了个趔趄。俯身一看,原来是尊巴掌大的铜佛像,只是浑身裹满了泥巴。让人无法辨别出模样。庭玉小声念道:“阿弥陀佛。”于是双手将它捧起,用衣角将它擦拭一番,只见佛像眉眼慈善,庭玉顿时心生敬意,看见前面有条小河,于是一路小跑来到河边。

只见河水清冽,庭玉蹲在岸边,一点一点将泥污洗净。铜佛露出温润的光芒,衣纹间还嵌着几粒细小的像是宝石的东西,庭玉想着这必定不是凡物,于是不敢怠慢,小心翼翼的将它珍藏于胸口。

快到山下之时,天空忽然下起了暴雨。庭玉被泥泞缠足,见到山脚下有个破旧的客栈,想来价格便宜,于是便想在那里歇宿一晚。

客栈老板见他是个穷书生,便指着楼上拐角处的一个房间说道:“你就在那里凑合一晚吧,给两文钱即可。”庭玉谢过老板,便上楼去了。

夜里,庭玉被蚊虫叮醒,起身坐起来,忽然听见隔壁传来两个男子的低语声。

“那个叫谢明诚的确富得冒油,这趟如果顺利我俩赚的可是盆满钵满了!”

“是啊,这该死的暴雨!否则我俩已经和老大汇合了,他身上的这些银子可以管我们一年吃喝了,回头跟老大汇合后再将他绑票通知他的家人,让他们送更多的钱财过来!”

“十里堡那里安全吧,不会被人发现吧?”

“放心!不会!说话小点声,别给人听见了!”

“这荒郊野外的能有啥人?你也是个胆小鬼!”

谢明诚?不是邻镇那个谢员外谢大善人吗?虽然他很有钱,却帮助过很多穷苦之人,就连先生那个书院也是他捐助的!庭玉正想着此事,忽然“啊切”一声,因为先前淋了雨自己忍不住打了一个喷嚏。

他顿时有些紧张,马上屏住呼吸。忽然隔壁没有了声息。紧接着,没过一会,屋内的门闩被刀具轻轻拨开。只见有两个黑影摸进来,其中一人轻声说道:“刚才那动静说明这个穷书生是醒着的。”

“别留活口,免得坏事。”另一个人说道。

庭玉吓的浑身冰冷,想叫又不敢发声,眼看着黑影举刀向床这边走来,他下意思的抱紧怀里的铜佛,闭上眼睛,口中默念:阿弥陀佛。

就在此时,怀里忽然透出一阵暖光,将屋子照的透亮。那两个盗贼被光线刺得睁不开眼,再看向庭玉的方向,那个铜佛竟然漂浮在半空,周身金光流转。慈眉微蹙,仿佛在盯着他俩。

其中一个盗贼怒吼一声,拿着砍刀朝庭玉砍去,手臂半空中却被莫名阻挡,只听见哐当一声,手中的刀也被一劈两半,那人惨叫一声,右手“咔嚓”一声手臂却骨折了。

“有妖怪啊,快跑!”盗贼吓的魂飞魄散,连滚带爬的往外跑,连包裹都忘了拿。

屋内的光又渐渐淡下来。铜佛又再次回到了庭玉的怀里。庭玉吓得瘫软在床上,半天缓不过神。他紧紧的抱住那尊铜像,一刻都不敢松开。

第二天一早,庭玉揣着铜佛,带着盗贼留下的包裹,抄近路赶往邻镇,一路询问谢家的地址。到了谢府,只见大门紧闭,庭玉敲了一会只见管家神色慌张,说老爷乘马车出行会友几日了,一直未归。现在已经报官了。

庭玉拿出包裹,管家一眼便认出那是老爷随身携带的银票和腰间祖传玉佩,那玉佩后面还刻有一个谢字。

庭玉将昨夜所听之事与管家一一道来,并说了十里堡那个地名。管家听后连忙带着五六个护院去了十里堡附近搜索,果然在一个隐蔽的破院内找到了被绑住的谢老爷和随从。幸好,他们只是受了惊吓,没有生命危险。

谢老爷安全回府后听到管家说是庭玉救了自己,连忙带人赶到书院找到了庭玉和他的先生。见到庭玉一表人才又心善向佛,并且尚未婚配,当即拉着他的手说道:“好孩子,你这般品行,实属难得,我家有个二女儿,年方十六,知书达理,虽不貌美,但却贤淑,你若是不嫌弃,便许配给你如何?”

庭玉又惊又喜。忙摆手说道:“晚辈蒲柳之姿,家境贫寒,恐配不上小姐。”

谢老爷却笑了,“我看你心怀赤诚,又有胆识,将来必成大器!这门婚事,老夫说了算!”

谢明诚为了给二女儿谢灵儿办婚事,特意在百江镇替庭玉买下了一座小宅院,并嘱咐庭玉一定要将母亲接过来一起居住。

两个月之后的初八这天,庭玉与谢灵儿结为秦晋之好。那一日,沿街早已挤满了看热闹的人,孩童们追着喜轿队伍跑,高亢嘹亮的唢呐声和锣鼓声应和着,混着人群里的笑闹声,鞭炮声,真是热闹非凡。

新婚夜,庭玉揭开新娘的红盖头,谢灵儿婉约含羞,庭玉激动不已。他将妻子带入自己的书房内,书架的顶端便供奉着那只铜佛,两人一起虔诚跪拜,相视而笑。

婚后夫妻两人恩爱有加,谢灵儿拿出自己的嫁妆,折换成大量的银两供庭玉去书院读书。庭玉更加发奋,两年后,终于考上了举人。谢灵儿也为他生下了一个儿子,可谓是双喜临门。上任后被派到一个偏远的地方做上了县令。。

二年后的某一日,庭玉正在书房愁眉不展,县里最近来了一个采花贼,此人武艺高超且会易容术,来无影去无踪,已经祸害了好几位妙龄女子,现在一到晚上大街小巷空无一人,大家都紧门闭户生怕采花贼的来犯。

巡抚大人已经下令,务必在一月之内抓获此人,否则管职不保。庭玉已经派出大量人手,却依然杳无音讯。为了此案,茶不思饭不饮,人也是越来越憔悴。

这日夜晚,他在书房内打了个盹,梦中见到一位金甲神人,带他去了一个寺庙,寺庙的名字他目睹了好久,慧善堂三个字清晰可见。梦醒之后,庭玉仿佛悟到了什么,他打听到几十里之外果然有此寺庙,第二日一早便带了十几个捕快,并且叫上谢灵儿,全部化装成为去寺里拜佛的民众,希望能够去那里找到蛛丝马迹。

果然,到了晚上,一间拐角的禅房内,一个“僧人”正对着借宿的谢灵儿拱手行礼,谢灵儿心头一颤,假意扶烛,指尖却扫过他僧袍下摆,触到一片冰凉滑腻,竟是贴身藏着的软梯!她猛地后退半步,厉声喝道:“大师深夜来此,携带此物何用?”

那“僧人”脸色骤变,一把上前捂住谢灵儿的嘴巴,笑道:“小娘子莫要惊慌,乖乖从了我便是!”谢灵儿一把将香案上的供品拂到地上,外面人听见响声后,几个捕快破门而入,将那僧人按倒在地。

烛火照在他狰狞的脸上,庭玉命人搜身,果然从他的怀里搜出了迷香,绳索,还有偷来的几枚金钗。

采花贼落网后,全城一片欢呼,庭玉因此官升一级。

那尊铜佛,一直被庭玉供奉在自己的书房内,早晚行礼。每当遇见棘手的问题,他都会潜心思考,每遇事务,皆以民意为先。他一生清正廉洁,断案公正,深受百姓拥护和爱戴。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原创不易,希望各位看官读到这里,用您那发财的手指为故事点个免费的小赞!在此表示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