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国家的天才舵手到丧家之犬 这位国家领导人都做了什么?
发布时间:2025-07-09 05:12 浏览量:1
有人认为大权在握就能高枕无忧。
不过有时候历史的变革可能谁也想不到会来的那么的快。
为什么作为国家最高的统治者,老百姓爱戴的父亲在支持自己的群众集会上被推翻了,然后仓皇出逃如丧家之犬,最后会被自己的军队乱枪打死。
这个故事的主人公叫做齐奥塞斯库。
罗马尼亚是一个东欧的国家,二战结束以后跟苏联属于同一个阵营。
因为坚定地追随斯大林线路,所以罗马尼亚也进行了大清洗,也造成了很多的冤假错案。
无数的军队高级将领和政府高官被处决或者是身陷囹圄。
1965年罗马尼亚的最高统治者因病而亡,动荡的年代也随之结束,齐奥塞斯库接任了最高领袖,并兼任三军总司令。
齐奥塞斯库上台后,罗马尼亚就开始拨乱反正,给蒙受不白之冤的人逐一平反。
同时消除前领袖的个人迷信,销毁前领袖的塑像,撤掉大幅画像,去掉课本里赞美前领袖的文章,把前领秀拉下神坛,从神变回到人。
由此齐奥塞斯库收获了民心,受到了罗马尼亚各个阶层的支持。
大部分老百姓都认为他是改革的推动者,有魄力有能力,能领导罗马尼亚继续前进,让大家的日子过得更美好。
不只是国内的老百姓支持他,国际上对齐奥塞斯库的赞誉也很高,主要是西方国家对罗马尼亚的态度有所缓和。
1968年跟苏联同一个阵营的捷克斯洛伐克,在国家领袖杜布切克的带领下,也想抛弃苏联模式,走自己特色的道路。
这种行为在苏联看来是危险的。
如果其他华约国家也有样学样,那么苏联模式将彻底解体,这是苏联所不能接受的。
于是苏联就率领其他的华约国家,包括匈牙利、波兰、保加利亚、东德等国家,集结了20万大军和5000多辆坦克,在1968年的8月20日深夜迅速出兵,并一举占领了捷克斯洛伐克的首都布拉格。
然后将捷克斯洛伐克的这个国家元首撤职查办,把这个国家强行拉回到苏联的道路上,史称布拉格之春。
但是,齐奥塞斯库领导下的罗马尼亚作为华约成员之一,没有听从苏联的指挥,没有出兵捷克,反而强烈谴责苏联占领捷克斯洛伐克的行为,说苏联是侵略其他的主权国家。
所以齐奥塞斯库的态度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好感和支持。
齐奥塞斯库在上台以后的几年,推行改革,大力发展贸易,跟其他西方国家保持了良好的关系,还积极吸引外资和西方先进的管理经验,并引进前沿的科学技术,同时坚持独立自主,没有什么事情都要听苏联的指挥。
对于国家的治理,齐奥塞斯库也能够做到深入群众,体察民情。
并取消领导一个人说了算的制度,实行集体领导制,扩大企业的自主权,打破大锅饭制度,打破干多干少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的现象。
改革薪酬福利制度,以此来调动职工的积极性。
所以从60年代末开始,罗马尼亚的经济水平就蒸蒸日上,老百姓的生活马上好转。
每个工人都可以享受每年18天的带薪年假,住在由政府包吃包住的疗养院里。
不过齐奥塞斯库掌权24年,周围都聚集着各种各样的谄媚小人。
领导当久了,自己的思想也就会发生了变化,慢慢就觉得自己的每一项决定都是英明正确的,自己不会有错,自己什么都懂,什么都能指导自己,跟神是一样的。
甚至连一平方米种的玉米数量都要由他亲自来决定。
1971年,齐奥塞斯库访问了朝鲜,受到了热烈欢迎。
他看见朝鲜人民对自己领袖的那种热爱,那种见到领袖激动地跺着脚哭的场面,就深受感动。
这在其他国家是很少见到的。
而且朝鲜领袖那种领导一切、指挥一切,拥有一切的风范,让齐奥塞斯库就非常的向往。
回国以后他就积极筹划改革,罗马尼亚就开始实行总统制,自己除了担任总统之外,还要担任罗马尼亚的党的领袖、国防委员会的主席、武装部队的最高统帅、爱国卫队的总司令、经济和社会发展最高委员会的主席等一系列党政军最高职务。
他自己拥有立法、司法、政府管理、军队指挥、人事任免、国家决策等所有的权利,成为罗马尼亚最至高道无上的主宰。
因为所有的权力都极为一身,所谓的人民监督也就成了一纸空文。
罗马尼亚的媒体对齐奥塞斯库都是一片赞美之声,没有一丝杂音。
他被称为罗马尼亚天才的舵手、罗马尼亚杰出的民族英雄、当代世界最卓越的领导人、罗马尼亚当代历史的缔造者等等。
凡是对他提出监督的、提出批评的、提出意见的人,都是别有用心的人,轻则被关进精神病院,重则就肉体消失不见。
齐奥塞斯库认为罗马尼亚缺了自己不行,于是就下定决心要为国家服务,一辈子不退休不下台。
不只是自己要为国家奉献,自己的老婆和家人也不能落后。
齐奥塞斯库的老婆叫艾莲娜,以前只是一名纺织女工。
但是随着老公的进步,莲娜也一路升间,官至罗马尼亚第一副总理,成为罗马尼亚的第二号人物,被尊称为罗马尼亚的母亲,他们的儿子被培养成国家的接班人。
齐奥塞斯库的兄弟等四人分别掌管着国防部、外交部、内务部、情报总局、警察学院、国家计划委员会等关键的部门。
无论是齐奥塞斯库走到哪里,相关部门都要组织群众进行盛大的隆重的欢迎活动,成千上万的群众高呼万岁,那个场面是十分的震撼。
这种情况持续了20年的时间。
在生活上,齐奥塞斯库一家也不能将就。
根据1993年新华社出版的一本书,叫做《风云突变,齐奥塞斯库垮台始末》。
这里面的记载,齐奥塞斯库在罗马尼亚全国共占据了62幢宫殿别墅和22座狩猎山庄。
新华社驻罗马尼亚首席记者张汉文、周荣子等人有幸参观了部分行宫,他们奢华的生活也得以窥见一斑。
除了一字排开的豪华防弹汽车之外,房子周围是宽阔宁静的林荫道,种植着法国梧桐和橡树。
走进宫殿一楼的大厅里,摆满了令人眼花缭乱的金银器皿,餐桌上摆的餐具全是金的或者是银质的。
陪同新华社记者参观的罗马尼亚军官说,餐桌上中间的那个蜡烛台是纯金的,重约1公斤。
洗手间的水龙头、各种手柄、挂钩,甚至是装卫生纸的小盒子都是金的。
所以从70年代开始,罗马尼亚的经济就停滞不前。生活物资极度的匮乏,粮食也严重的短缺,各种的生活必需品都要限量,瓶片供应,煤气、电力、暖气等供应也严重的不足。
罗马尼亚老百姓的生活举步维艰,民众怨声载道。
可是高高在上的领袖却并不了解民间的疾苦,只能是有好消息,不能有坏消息,那就造成了浮夸风的严重。
1989年公布的罗马尼亚全国粮食产量是六千多万吨,实际上只有1823万吨,每公顷的玉米产量被虚报为16500公斤,实际上只有1913公斤。
弄虚作假蔚然成风,但如果你要如实反映情况,就会遭到批评和训斥,甚至会被摘掉乌纱帽。
1987年,苏联外长到罗马尼亚访问,参观一家国营食品店,看到商品丰富,琳琅满目,顾客的购物袋里面装满了各种食物。
可是当苏联人一走,这些顾客立刻把手中的购物袋交还给站在一旁的罗马尼亚内务部的官员。
为了提高国民的生育率,齐奥塞斯库规定堕胎和避孕是非法的,拒绝生育孩子就是背叛国家。
为了能够保证全体适龄的妇女能够及时的怀孕,罗马尼亚妇女的月经周期都要报告给官方,随时接受检查。
这些执法者被人们称为月经警察。
但是罗马尼亚面对迅猛的婴儿潮也准备不足,因为妇产医院的设备妇产科的医生都严重的缺乏。
仅仅一年之中,罗马尼亚的婴儿死亡率就增长了145.6%。
罗马尼亚遭到国际社会的谴责,说这是滥杀无辜。
齐奥塞斯库随即发布了命令,只有满月的婴儿才可以进入到统计数据,不满月的婴儿就不算了。
如此一来,大量出生即夭折的婴儿就不存在了。
1989年的12月初,在罗马尼亚西部的城市替米什马拉发生了大规模的示威活动。
上万人涌上街头,高喊要面包、要自由、要热水、要暖气的这些口号。
罗马尼亚政府随即用武力粉碎了骚乱。
12月21日,为了显示自己仍然获得人民的支持,叫塞斯库在这个罗马尼亚首都布加勒斯特的中央广场,让有关部门组织了一场声势浩大的群众集会,召集了十几万人参加,在大会上叫塞斯库偕夫人一起出席,享受人民的欢呼。
齐奥塞斯库指出,在蒂米什瓦拉发生的骚乱是帝国主义的反俄势力在背后煽动的,罗马尼亚要坚决抵制境外势力的干涉。
这个时候,突然在广场的角落里,有人喊了一句,打倒齐奥塞斯库,大家都愣住了。
随着这一声口号,原本广场上为支持齐奥塞斯库而来的十多万群众,瞬间变为了反对派。
他们对齐奥赛库嘘声一片,场面随即失控。
正在直播的罗马尼亚电视台也中断了电视信号,群众就开始冲击政府大楼,叫塞斯库紧急调来武警进行保卫的工作。
同时也调来国防部长和军队,要求快速平定骚乱。
但是国防部长情愿自杀,也不愿意下令对老百姓动武。
国防部的副部长被紧急提升为国防部的部长,仍然被齐奥塞斯库要求用武力解决骚乱。
但是这个副部长下令要求军队不允许开枪,并命令军队全部撤回兵营。
可是终于齐奥塞斯库的武警部队还是开枪了。
于是游行的群众和国防军的士兵一起,对他们进行了打击。
第二天中午,齐奥塞斯库乘坐直升飞机逃离了首都。
失去了对罗马尼亚的统治权,罗马尼亚电视台和广播电台都反复的播放捉拿齐奥塞斯库的通缉令。
在离首都七十多公里的地方,切奥塞库夫妇被当地的群众举报,就被抓获。
12月25号圣诞节的当天,齐奥塞斯库夫妻被这个军队所设立的特别军事法庭审判,判处死刑立即执行。
当时的画面就传遍了世界。
行刑前艾莲娜向他这个行刑的士兵喊道,你们怎么能向我们开枪?
我是你们的母亲。
这个时候一个士兵回答说,不,你不是我们的母亲,你是杀害我们母亲的凶手。
随后乱枪将齐奥塞斯库夫妻击毙,第二天罗马尼亚宣布取消死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