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毛主席身边的高人,不上战场胜千军万马,从俘虏兵到开国中将
发布时间:2025-07-16 06:18 浏览量:1
曾经在中央一台热播的电视连续剧《寻路》第34集中,有这样一个场景,1930年12月30日,中央红军在打破国民党第一次围剿的战斗中,缴获了被彭德怀称为宝贝的好东西无线电台。
当红军总政委、毛主席、总司令朱德亲切的接见被红军俘虏了的敌军无线电台工作人员王诤等人时,他们都愿意表示加入红军,为劳苦人民打天下。
毛主席热情地说,那好,我和总司令代表红军欢迎你们。接着,毛主席又诙谐的对他们说,你们二位何不向总司令讨个官当当?朱德当即明白了毛主席的意思,便任命王诤为红军无线电队队长。
而王诤也是毛主席身边的高人,不上战场,胜过千军万马,从俘虏兵到开国中将。他的传奇人生也非常精彩……
1934年,王诤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10月,中央红军踏上长征之路后,接连突破了敌人的三道封锁线。
到了 11 月底,当红军抵达湖南境内的湘江东侧时,遭到了敌人的前后堵截与南北夹击。,湘江之战中王诤率无线电分队随军委纵队行动。
红军苦战一周,部队损失过半,王诤也为掩护战友而身负重伤,昏了过去。
战士们将它放在用门板和竹竿捆扎成的竹排上,硬是冒着敌军射来的飞蝗般密集的子弹将他推过了江。
由于敌机猛烈轰炸,为了保护王诤竟有7名战士被炸死或淹死在江中,王诤醒来后,一向坚毅刚强的他悲痛的流泪了,他发誓一定要为牺牲的同志报仇。
1930年12月30日,红军第一次反围剿大获全胜,全歼敌军计9000余人,活捉了国民党第十八师师长张辉瓒,1929年,蒋介石任命鲁涤平。张辉瓒在被调入江西后,作恶多端,民愤极大,有张屠夫之称。
当时师部被毁后,张辉瓒眼见已无力回天,便急忙扔掉身上的中将呢子军服,换上了士兵上衣,穿着不及脱下的将军服裤子,只身向万公山山顶爬去。然而,当他爬到半山腰时,便听到山顶上有枪声。
知道山顶已被红军占领,不能再上了,便急急忙忙爬过去,钻进土坑,将边上的茅草使劲往身上盖。不一会儿,红4军第10师几个搜山的战士来到了这棵大枫树下发现了张辉瓒的踪迹,张辉瓒就这样被红军战士活捉了。
在这次战役中,红军缴获了一部电台,时任红三军军长黄公略派人将这半部电台和电台台长吴仁健等人送到红军总部。吴仁健参加红军后,因担心亲友遭受国民党的迫害,同时也为了表达自己投身革命的决心决定改名为王诤。
毛主席和朱德对他十分信任,便把收报机交给他们使用。不久,红军又缴获了一部完整的15W电台。这样一来,红军就有了自己的千里眼、顺风耳。
长征中, 红军有时每天行军达100里以上, 此时在红一军团的王诤患了疟疾, 发冷高烧昏迷掉队。周恩来副主席知道后连夜下令派一个排沿原路点着火把去找, 杳无音信。
就在大家认为无希望之时, 三天后, 他硬是靠着坚强的意志, 拖着孱弱的病体赶上了部队, 并投入到更加惨烈的战斗和工作中。
1936 年 1 月 27 日深夜 12 时许,当二、六军团电台与四方面军电台收发一份 800 余字的电报时,军委台成功捕捉到了二、六军团电台的信号。
由于该信号的音调和发报手法与四方面军电台存在差异,引起了二、六军团电台值班员龙振彪的警觉,他当即用明语询问:“你是何台?”
王诤局长随即回复:“我是总队长王诤,奉命与你们联络。请阎知非队长上机,有重要事商谈。” 待阎队长上机后,双方顺利建立联络,二、六军团就此被找到。
抗日战争时期,王诤在陕北延安任中央军委第三局局长兼通信学校政治委员。他的办公室紧靠杨家岭中央机关,与李克农、曾希圣、陶铸、邓发等同志的办公室相邻。
解放战争时期,为了粉碎蒋介石发动的全面内战,王诤领导军委三局指挥各大战略区的通信组织迅速建立,并形成了适应大兵团运动作战的通信体制。三大战役期间,军委总台平均每月收发报量达140多万字,经毛主席起草或送毛主席阅是修改的电报就数以千计。
1955年,王诤被授予中将军衔,并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从1958年9月起,王征先后负责组建我军第一支电子对抗试验部队、电子对抗研究所的电子侦察设备制造厂。1963年,王诤被任命为国家第四机械工业部部长兼党组第一书记。
1977年4月,在地方工作多年的王征重披战袍,出任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兼第四部部长,负责作战情报事宜。
1977年,王诤不幸罹患癌症,1978年年初,他带着氧气袋到武汉组织电子对抗演习。
由于操劳过度,王诤病情急转直下,7月31日,说话已很困难的王诤,向前来探视的王震表达了对当时有些人认识不到电子对抗重要性的忧虑。
8月12日傍晚,王诤病危,王震等200多位王诤的老首长、老战友守候在病房外。医院工作人员劝王震回去休息,他怎么也不肯离去,直到13日王诤心脏停止跳动。
8月19日,王诤的追悼会由叶剑英主持,邓小平参加。王震沉痛致悼词,高度评价王诤的一生。后王震还给王诤题词:“王诤同志是红军无线电通讯的功臣,尤其是一位重视现代电子学的视野广阔的科学家。”
叶剑英曾请著名画家李苦禅画了一幅雄鹰图送给王诤,并在画上亲笔题写了“英雄老去心犹壮,独立苍茫若有思:的诗句。这正是王诤将军晚年的生动写照 。
原第四机械工业部党组成员高俊成感叹道,为我国电子工业的发展和军事装备的现代化,王征呕心沥血,忘我工作,政绩卓著,深受电子行业和通信兵广大干部的群众的爱戴。
1998年,中国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了25万字的《王诤传》,缅怀这位中国电子工业开拓者和卓越领导人,对我国电子工业的丰功伟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