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年宋希濂在美国对记者说:毛主席比老蒋高明太多,老蒋活该失败
发布时间:2025-05-18 08:03 浏览量:7
在上个世纪80年代之际,宋希濂在美国受到了西方记者的采访。在采访中记者询问宋希濂国共两党哪一党的领导人更伟大。
“毛主席比老蒋高明太多了,蒋介石能有今天不过就是咎由自取,纯纯活该!”宋希濂话音刚落,全场都沸腾了。
宋希濂素有鹰犬将军之称,可以说是老蒋的爱将之一。为什么宋希濂能说出这样的话?原因何在?
一、咎由自取
时间来到1959年之际,宋希濂由于改造良好,成为我党第一批特赦的国民党军官。特赦之后的宋希濂没有选择前往台湾。
晚年在中央的允许之下,宋希濂前往了美国。直到宋希濂逝世都再也没有离开一步。
在1982年的时候,宋希濂在美国受到西方记者的采访。
记者问道:“您对于国民党和共产党两党有什么看法?对于毛主席和蒋介石又有什么看法呢?”
听到记者的话之后,宋希濂冷笑一声说道:“老蒋能走到今天都是他自己咎由自取,怪不到别人。毛主席可比他高明多了。”
当宋希濂说完之后,全场都沸腾了。这话竟然是从被誉为“鹰犬将军”的宋希濂口中说出的。谁不知道他是老蒋的爱将。对于宋希濂在国民党军的地位简直是毋庸置疑的。
记者这个时候的脸色也变了,他没有想到宋希濂会这样回答。但是对于宋希濂的话又不得不承认确实是有道理的。
毕竟宋希濂从当时的北伐战争时期就开始接触老蒋,到之后的抗日战争、解放战争。
当然宋希濂也不会平白无故的就说老蒋,他还是有依据的,宋希濂将他分为三个方面。
第一就是老蒋的用人。对于一个领导人而言,用人是十分重要的一件事。只有知人善用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主席在这个方面可以堪称模范,只要是有能力的人,主席都会用。最重要的是主席做到了“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但是老蒋在这个方面却是极其的矛盾。一方面他想让你为他所用,但是另一方面对你又不信任。
这个怀疑的态度从宋希濂刚刚进入国民党直到解放战争战败被俘,这么多年间他一直在忍受着老蒋的怀疑。
老蒋的小心眼就不用多说了,即使是宋希濂在抗日战场上战功赫赫。但是对于他老蒋依旧是连一个司令员都不给,之后更是将他流放大西北。
这让宋希濂如何不心寒,自己在前线浴血奋战,但是却连一个嘉奖都没有。
这件事用宋希濂的话说就是:立功的活让嫡系干,背锅的活都是我!
对于宋希濂所言的第二点更是从古至今的名言:得人心者得天下。老蒋之所以走到今天和民心还是有着很大的关系的。
在抗日战争刚刚结束,老蒋就不顾全中国百姓的心声,毅然要发动战争。对于百姓的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让刚刚结束日本侵略的中国百姓再一次的陷入战争中。老蒋固然爱惜羽毛,但是在权力面前这一切都微不足道。
主席却一直都饱受爱戴,当时主席撤离延安的时候。百姓们都舍不得主席离开,并且主席平易近人,毫无领导者的架子。
这是老蒋始终做不到的。
对于蒋介石而言,此生最重要的就是权利。并且骄傲自大的他从来都不会反思自己,只会责怪他人。
这也是就是宋希濂所言的最后一点,那就是人心。
作为一个领导人,得人心是最重要的一件事。
主席在人心这个方面毋庸置疑,为什么在解放战争结束之后,这么多前国民党将领都对于我党改变了看法,这一切都离不开主席的宽宏大量。
但是老蒋对于战俘的态度就不用多说了,并且尤为让人不齿的是老蒋总是将失败怪罪到他人的身上。
这也让一众跟随老蒋的将领心寒。就说当年杜聿明身患重病,只能躺在担架上指挥战斗,但是在战争结束之后,老蒋却将一切都怪罪到杜聿明的头上。
为什么记者会问宋希濂这个问题,前文中也曾提到过。因为宋希濂曾经参加过国共两党。
最开始的时候宋希濂是共产党员,但是之后经过一系列事情他效力在老蒋的麾下。
事情还要从当年宋希濂在黄埔军校的日子说起。年少的宋希濂看到中国当前的局势,滋生了一种想要报效祖国的心。
之后听闻孙中山先生在广州创办了黄埔军校,于是宋希濂就不远万里来到了广州。参加了黄埔军校的招生考试。
之后宋希濂成为了黄埔一期的学子,同陈赓将军是同学。在当时的黄埔一期中,宋希濂就唯独与陈赓的关系最好。
可以说之后宋希濂加入我党就是有陈赓的缘故。这个时候的宋希濂对于未来还是十分的迷茫的,看见陈赓加入了共产党于是他也就加入了。
这个时候国共两党还在合作期间,一切也都风平浪静。直到后来的“中山舰事件”开始预示着两党之间的合作开始破裂。
宋希濂也面临着两难的抉择。是选择共产党还是国民党。经过短暂思考之后的宋希濂还是选择跟随老蒋,他选择相信孙中山先生。
但是这个时候的宋希濂不知道的是,老蒋之后并没有延续孙中山先生的理论。
之后的宋希濂就得到了老蒋的重用,开始一步步走到了师长的位置。
直到在1935年的一天,发生了一件事让宋希濂注定与我党之间只能是敌对关系。
宋希濂接到了老蒋的命令,让他处决我党领导人瞿秋白!
在瞿秋白被捕之后,面对敌人的酷刑始终不说一个字,气急败坏的老蒋决定将他枪决。其实老蒋也是故意把这个任务交给宋希濂的。
毕竟最开始的宋希濂也曾经是我党的人员,这件事始终是老蒋心中的一根刺。
接到命令之后的宋希濂也曾经犹豫过,但是那个时候的他心中一直都信奉着“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对于老蒋的命令他是从不拒绝。
于是宋希濂选择执行老蒋的命令将瞿秋白处决于长汀。
三、改造良好
老蒋的疑心重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了,对于宋希濂即使是他做了这么多事,拥有了如此显赫的战功。但是老蒋的内心深处对于他还是有所顾虑。
在解放战争时期,老蒋将宋希濂调到了偏远的大西北驻守。这个时候的老蒋的王牌军队都在华北地区。
直到解放战争末期,随着我军的攻势国民党军节节败退。这个时候的老蒋手中已经无将可用了。
这个时候的他才想起了宋希濂,于是将宋希濂紧急从大西北调回中原地带。担任华中剿总副司令一职。
多年的征战让宋希濂对于局势看的很清,这个时候的他不得不承认,国民党军已经是再无回天之力了,但是现在的宋希濂也没有退路。
1949年底宋希濂战败被俘,之后就被关到了看守所中。这个时候的宋希濂已经对于生活丧失了信心,只想一心求死。
在看守所中,多次自杀未遂。得知他的状况之后,陈赓大将立即前往看望。之后在陈赓的劝慰之下,宋希濂终于重拾信心。
之后由于改造良好,宋希濂作为第一批特赦人员重新回到了社会。
之后的宋希濂对于老蒋也是从寒心到恨。在宋希濂被捕的消息传到国民党军的时候,得到了国民党高层的批判。
他们认为宋希濂不应该向我党投降,之后更是对他的亲人出手,不仅让他与妻子离婚,更将他的儿子软禁在台湾。
所以在宋希濂被特赦之后,就留在了国内为两岸的统一贡献自己的一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