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年王洪文请客,毛主席中途离席,许世友:结束吧,我赶着送主席

发布时间:2025-07-16 14:21  浏览量:1

文:博览

1971年7月,锦江饭店内,许世友在王洪文等人的簇拥下,端起王洪文珍藏的好酒一饮而尽:“王政委,你这珍藏的酒真不错啊,一定要主席也尝一尝!”

王洪文笑了笑回应道:“许将军你喜欢的话,一会儿带两瓶走!”

王洪文话音刚落,一个警卫员突然走了过来说道:“主席已经走了,刚刚坐上火车,但是主席的脸色看起来不太好。”

一听这话,许世友刚刚满脸的笑容顿时一扫而空起身便走:“结束吧,我要去给主席送行。”

说罢许世友乘坐飞机赶到毛主席专列的必经之路上,用军礼为主席送行。而在专列上看到许世友的主席,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

主席为什么会在宴会期间不告而别?之后看到许世友为自己送行又为何开颜欢笑?

许世友原名许仕友,参加红军以后,主席给他改名为许世友,意思是要成为世界之友。

而1906年出生于湖北麻城的许世友,从小的生活就极其贫困。他的父母都是贫农,家里的地根本不够养活一家人,让许世友从小就吃不上几顿饱饭。

无奈之下,许世友的父母只能把他送入嵩山少林当和尚,靠着学习武艺,好歹混一口饭吃。

在少林寺的那段时间,每天的凌晨四点,许世友就被师傅叫起来,倒立、贴壁、吊臂。

就连睡觉都要紧绷着身子,因为一不小心他就会从“床上”掉下来,就这样练了三年又三年。

许世友不说能飞檐走壁,但一纵身就能窜上房檐,飞走在屋檐上而不碎瓦。

8年以后,16岁的许世友已然是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在师傅的允许下,他决定回到老家看一看父母。

上一次与父母相见已是八年以前,父母看到许世友几乎哭成了泪人。

可刚回家没几天,许世友就看到了当地地主家的小少爷在欺男霸女。

图源影视

一身武功的许世友看不下去,当即便出手阻止这个小少爷,可许世友没想到的是,那个小少爷虽然看起来威风凛凛,但实际上一点都不抗打,被许世友一脚踹得胸骨断裂,最后医治无效死了。

犯下如此命案以后,许世友只能离家离寺,当了流浪汉,临走前,师傅塞给他8枚银元,在那时候,也算是一笔巨款。

好在他还有一身的功夫,没有人能欺负得了他。颠簸流离了两年之久,许世友才偷偷回到老家见了一下父母。

父母认为许世友这么一直逃窜也不是个事儿,于是便建议他去参军。

如果能当上大官,那杀地主恶少的罪行也是小事。如果当不上大官,那好歹也能在部队里隐藏自己的身份。

许世友听从父母的建议,进入了大军阀吴佩孚的部队之中。

在北伐战争时期,许世友在吴佩孚手下与武昌国民革命军作战,兵败后被编入武昌国民革命军独立第一师一团,担任连长的位置。

在国民革命军的那段时光,许世友接触到了很多革命志士,并因此而对先进思想产生了热衷。最终于1926年9月,在其他共产党人的介绍下,成为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一员。

一年之后,许世友为了加入中国共产党退出国民革命军,并在8月正式成为共产党员,11月组织并参加了黄麻起义。

此后的几年间,许世友先后任职红四方面军、红9军等部队,参与了多次战斗,并在1935年以红四军军长的身份指挥四方面军长征。

也正是在长征的前后,许世友因为张国焘的错误而被牵连的过程中,他与毛主席逐渐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一代上将

张国焘

许世友本就是急性子,因为张国焘而被牵连,当场就火了,和其他人大吵了起来。

吵到中途,许世友突然觉得喉咙一甜,竟然是被气得吐血,当场便进了医院。

医院里的许世友难得过了几天安稳日子,不少在批评张国焘会议上与他有口角的人,也先后来道歉。

只不过还没等许世友病好,又有几则谣言突然在部队里流传了起来。

谣言的内容说张国焘很有可能会被枪毙,而新四军其他将领也可能会被牵连。

如果冷静下来看的话,这样的谣言没有任何可信度。

可当时还在气头上的许世友却相信了这一个谣言,立马组织王建安等人一起南下,准备去四川打鬼子。

许世友虽然此时极度不冷静,但他的心里也依然没有像张国焘一样要去投降蒋介石。

只不过在许世友正式出发以前,他的好友王建安却告发了他。

王建安虽然也是红四方面军的将领,不过他和许世友不一样,他向来沉着冷静,知道那谣言是假的。

但是他也劝不住许世友,为了减轻许世友的错误这才选择了“告密”。

不过哪怕出逃被阻止,许世友的罪责依旧不轻,毕竟他在被捕时还指着一众中央领导人的鼻子大骂,很有可能将被严惩。

幸好毛主席在此时站了出来。

毛主席知道许世友是意气用事,于是他先是安顿了与许世友产生口角的众人,紧接着又亲自去看望了许世友。

在牢洞内,毛主席一见到许世友便笑着打招呼道:“许师长好啊!”

面对毛主席的问候,许世友非但一点不领情,反而还怒喝道:“好什么好,我一个要挨枪子的阶下囚也好?”

毛主席听到这话也不恼怒,只是淡淡笑了笑走进了许世友。

许世友嘴里依旧不依不饶:“要杀要剐悉听尊便,我可一点都不怕!”

面对许世友的无理行径,毛主席虽然愣了一愣,但是当他看到许世友满是伤痕的身体时,心中却是一阵阵地心疼。

毛主席就蹲在牢房和许世友讲道理,看着眼前飘散的烟雾,许世友始终不说话。

那次之后,许世友一直在思考毛主席的话,本以为毛主席不会再来了,谁知两天后,毛主席又一次来探望许世友。

一见面,毛主席就摘下了帽子,向许世友鞠了一个躬道:“许世友同志,你在长征期间和红四方面军战士们的勇猛作战,我们都看在眼里。虽然现在有点晚了,但还请允许我向你们表示致敬。”

一听到这话,许世友也安静了下来,仿佛十几天的委屈都被人点醒了一般,这个天不怕地不怕的好男儿竟然在此刻湿了眼眶。

毛主席一句话说完,不顾其他警卫员的阻拦,亲自解开了许世友身上的绳子,以及锁着他双手双脚的手铐和脚链。

许世友虽然是个大老粗,但他一向看重红四方面军的声誉,所以才会与其他同志针锋相对。

如今有了毛主席的一番话,许世友不再继续鲁莽,反而是泪流满面地向毛主席认错。

而毛主席则是笑着扶起了许世友,打趣道:“许师长,咱俩是不打不相识啊。”

就这样,许世友重新回到了部队当中,同时他与毛主席产生了深厚的感情,并在此后的十几年中不断加深。

也正是这个时候,毛主席为他取名做许世友。

1971年,毛主席开始南巡,并从北京路过武汉于8月31日抵达了南昌。

一路上毛主席神色都比较严肃,毕竟这一趟南巡有着非凡的意义。

一直到南昌以后,毛主席的脸色才有所缓和。那是因为毛主席知道,许世友一直在南昌附近工作。

遗憾的是,当时许世友正在大别山里面搞建设,毛主席没能第一时间见到他。汪东兴得知此事,立马联系了许世友,让他赶紧去南昌。

许世友一听到是毛主席要见自己,当即放下手头的工作,乘坐飞机以最快的时间抵达了南昌。

刚一下飞机,许世友便看到了老朋友韩先楚,正好奇的时候汪东兴突然出现说:“主席正在住处等你们!”

听到这话,许世友和韩先楚赶忙向主席的住处赶去。

毛主席一看到许世友和韩先楚,然后便笑着示意他们坐下。

当时的主席已经78岁高龄,就算想要起身招呼两人也做不到了。

紧接着毛主席开门见山先是对许世友说道:“许世友你就知道挖煤,一天天光搞黑的,不搞红的。”

主席这话让许世友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以为是自己煤矿工作做得太过,放松了其他工作,赶忙回应道:“主席你知道我大字不识几个,这建设工作可能还有很多不足需要您指点一下。”

毛主席一听这话忍不住笑出了声:“许世友同志我不是说你做的错了,这就跟当年红四方面军南下一样,有些自以为识字多的人经常犯错误。”

毛主席这么已解释,许世友这才意识到毛主席的深意,立马回应道:“主席你放心,我永远都是跟着主席走的!”

看许世友理解了自己的意思,毛主席这才点了点头。

在南昌一行结束以后,毛主席又在9月10日抵达了上海。时任上海省委的王洪文立马赶来迎接,满脸堆笑询问主席身体如何。

主席简单回答了王洪文几句话之后,立马让秘书联系许世友到上海见他。

次日清晨许世友赶到上海,距离毛主席下达命令已经过了15个小时。

为了见许世友,毛主席这么长的时间一直都没有休息,可见毛主席对这一次见面的重视。

寒暄了两句以后,毛主席突然提起了当年的庐山会议:“许世友,你还记得庐山会议的时候我叫你停止会议的事情吗。”

许世友点了点头:“这哪里能忘,您说要听,我们都立马停了。”

毛主席满意地笑了笑,紧接着便将王洪文拉了过来说:“我突然叫许世友同志过来,一路上够辛苦了,你们上海的同志可得好好请他吃顿饭!”

王洪文听到主席这话,立马在锦江饭店攒起了一个饭局,王洪文知道许世友嗜酒如命,还专门从家里带了几瓶好酒。

眼看着大家在锦江饭店齐聚,毛主席不动声色,简单说了句:“你们好好吃饭,我好好休息”,然后便离开了大厅。

毛主席的神色让许世友感到有些奇怪,不过他还是先跟王洪文一起走进锦江饭店。

在王洪文的准备之下,一桌子锦江饭店的看家菜摆到了许世友的面前。不过更加令许世友心仪的,还是王洪文带来的几瓶茅台酒。

王洪文和其他几名上海官员,挨个向许世友敬酒。整个宴会笑声不断,许世友也难得来了兴致。

就在这个时候,许世友的警卫员突然走了进来向许世友报告道:“主席已经走了,刚刚坐上火车,不过主席的脸色看起来不太好。”

听到这话,许世友刚刚满脸的笑容一扫而空,他放下酒杯向王洪文道了个别:“宴会就到此为止吧,我还赶着去南京送主席!”

说罢,许世友当即乘坐飞机前往南京,在南京火车站等待毛主席的专列。

看到毛主席专列开来的时候,许世友认认真真地行了个军礼。而毛主席虽然没有停下车来,但还是在火车上笑着与许世友挥手告别。

许世友将军的一生是革命者的一生,在战场上他犹如张飞在世,从不畏惧敌人的炮火,总是冲锋在第一线。

在战场下他清廉俭朴,虽然脾气暴躁,但也依然深受下属和老百姓的爱戴。

俗话说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毛主席和许世友正是这般伯乐与千里马的关系。

正是因为有毛主席的点拨,许世友才能在一次次错误中反省过来,并最终成为了一代开国上将。

一直到1985年,许世友将军因病去世,他始终都记着毛主席对他的期待:成为世界之友。

参考资料:

文汇网:《许世友八岁入少林寺习武,因失手打死人不容于寺只能闯关打出山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