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秀才夜宿荒寺,画中狐仙竟索命,反赠他一场富贵
发布时间:2025-07-17 02:00 浏览量:1
乾隆癸酉年,岭南有个秀才叫张砚,寒窗苦读十余年,盼着能在秋闱中金榜题名。这年中秋刚过,他背着书箧,揣着仅有的二十两碎银,踏上了北上赶考的路。
行至江西地界,忽遇连日暴雨,山路泥泞难行。眼看天色渐暗,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张砚正心急如焚,忽见远处林间隐约露出一角飞檐。他深一脚浅一脚地蹚过去,才发现是座荒废的山神庙。庙门半掩,门楣上"显灵庙"三个大字早已斑驳,院里的杂草快有半人高。
"暂且在此避雨吧。"张砚推开吱呀作响的木门,庙里蛛网密布,供桌上积着厚厚的灰尘,唯独神龛旁挂着的一幅画异常崭新。那是幅工笔重彩的狐仙图,画中女子身着月白纱裙,赤足踩在青苔上,身后一条蓬松的雪白狐尾微微翘起,眉眼间既有仙气又带几分媚态,仿佛下一秒就要从画中走出来。
张砚看得入了迷,伸手想拂去画框上的灰尘,指尖刚碰到木框,就听身后传来个清脆的女声:"公子小心,别污了画。"
他吓了一跳,猛地回头,只见一个穿月白裙的女子正站在供桌旁,容貌竟与画中狐仙一般无二!女子盈盈一笑:"公子莫怕,小女子胡月,就住在附近山村,也是被暴雨困住了。"
张砚见她举止娴雅,不像歹人,便放下心来,拱手道:"在下张砚,岭南人氏,赴京赶考路过此地。"两人攀谈起来,胡月对四书五经竟颇有见解,尤其精通诗词,几番对答下来,张砚只觉相见恨晚。
入夜后,暴雨仍未停歇。张砚从包袱里取出干粮,刚要递给胡月,却见她盯着干粮皱眉:"多谢公子,只是小女子素来不食五谷。"说罢走到庙外,仰头接住檐角滴落的雨水,竟就着雨水嚼起了几片树叶。
张砚暗自诧异,却不好多问。到了后半夜,他被冻醒,见胡月仍坐在烛火旁,身影在墙上忽明忽暗,仔细一看,她身后竟隐约拖着条毛茸茸的尾巴!张砚吓得差点叫出声,赶紧闭眼装睡,冷汗浸湿了后背。
天蒙蒙亮时,雨终于停了。张砚正收拾行李,胡月忽然跪在他面前,泪水涟涟:"公子,实不相瞒,我本是山中狐仙,三百年前修得人形。去年被本地恶霸赵员外撞见真身,他勾结道士夺了我的内丹,害我无法飞升,只能困在这幅画中。那赵员外如今带着我的内丹进了京,想献给权贵求个官做。求公子帮我夺回内丹,我定当报答!"
张砚大惊失色,连连后退:"我一介书生,手无缚鸡之力,如何能与权贵抗衡?"
胡月眼神一凛,庙内顿时阴风阵阵:"公子若不答应,恐怕走不出这庙门。昨夜你已沾了我的妖气,若内丹不回,不出三日便会七窍流血而亡!"
张砚进退两难,只得硬着头皮答应。胡月这才展露笑颜,化作一道白光钻进画中,那画卷竟自动卷起来,飞进了张砚的书箧。
到了京城,张砚按胡月的指引,在城南找到了赵员外的住处。那赵员外正设宴款待宾客,席间炫耀着一颗鸽蛋大的莹白内丹。张砚混在仆人中,趁众人醉醺醺时,悄悄溜进内室,却见内丹被放在一个刻着符咒的铜盒里。
"用舌尖血点在盒盖中央。"画中传来胡月的声音。张砚咬破舌尖,将血滴在铜盒上,只听"咔嚓"一声,盒盖弹开,内丹化作一道白光飞入画中。
此时赵员外恰好进来,见张砚手持画卷,顿时怒喝:"小贼敢偷我的宝贝!"张砚拔腿就跑,刚冲出大门,就听身后传来惨叫声。回头一看,赵府竟燃起熊熊大火,火光中隐约有只白狐的影子一闪而过。
数月后,张砚在乡试中高中举人。返乡路过江西时,又在那荒寺遇见胡月。她已是一身仙袍,身后跟着几个青衣小童,笑道:"公子恩情,小女没齿难忘。如今我已位列仙班,掌管这一带山林。这庙中藏着一箱黄金,是我多年积攒,赠与公子做日后仕途之用。"
张砚推辞不受,胡月却道:"此乃天意。公子日后为官,当清正廉明,莫负了这身才学。"说罢化作一道白光消失了。张砚在庙中果然找到一箱黄金,他取出一部分修缮寺庙,其余的悉数捐给了学堂。
后来张砚官至巡抚,为官清廉,深受百姓爱戴。有人说曾见他书房里挂着一幅狐仙图,每逢月圆之夜,画中女子便会现身与他对弈。而那座荒寺,经修缮后香火鼎盛,人们都称其为"狐仙庙",庙中那幅狐仙图,成了当地一大奇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