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永贵第一次见到毛主席,一个劲咧着嘴笑,后来怎么成了副总理?

发布时间:2025-07-27 02:09  浏览量:1

农民副总理陈永贵

大寨精神永放光芒

劳动间歇的陈永贵与村民交谈

出任副总理的陈永贵在大会上讲话

陈永贵列席会议现场

毛主席提词:农业学大寨

大寨精神:自力更生,奋发图强

毛主席与陈永贵握手

周恩来总理与陈永贵握手

周恩来总理和陈永贵在大寨

周恩来总理和陈永贵在大寨

陈永贵一家子

一个头扎白毛巾身穿黑棉袄的农民,初次见到毛主席时,只是咧嘴而笑,未能吐出半句话。但这个默默无闻的太行山区农民,最终凭借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精神,成为新中国历史上真正意义的农民总理。

他就是陈永贵。

陈永贵原是一位文化水平极低的农民,直到40多岁才开始识字读书;出身贫苦,从小就在艰难环境中挣扎求生,吃不饱穿不暖,但正是这种贫困的家庭背景,锻造了他顽强拼搏自食其力的品格。

1960年,陈永贵带领大寨村民开山治田,将荒山变成高产田地,一举摆脱贫困。然而好景不长,不久一场洪灾袭来重创大寨。面对国家的援助,陈永贵坚决拒绝,他认为大寨绝不能拖国家的后腿,我们必须自力更生。

在陈永贵的带领下,全村上下齐心协力,经过顽强拼搏,终于重建家园,按时上交国家公粮。大寨人民自力更生的精神感动了毛主席,陈永贵很快就受到了毛主席的亲切接见。见到毛主席的那一刻,陈永贵虽然文化浅薄,却出人意料地展现出了杰出的语言能力,他不是照本宣科而是结合实际工作,用口语白话娓娓道来,条理分明,朴实幽默,令人倍感亲切。正如时任山西省委书记陶汝嘉所评价的:陈永贵的话没有引经据典,但完全符合毛泽东思想和辩证法。

就这样一个生活在黄土地上的普通农民,最终被毛主席任命为国务院副总理。初时,陈永贵拒绝高官厚禄,但在周总理和毛主席的劝说下,他才勉为其难接受任命,不过坚持一分钱不取。尽管身居要职,陈永贵仍然保持着质朴本色。他仍然穿着那件旧棉袄,继续亲力亲为地到农村为农民办实事。他用质朴的语言阐述对农业的见解,赢得了农民的爱戴。

正是凭借与农民打成一片的优势,他将大寨精神发扬光大,带领更多农民摆脱贫困,走向共同富裕之路。

可是,高高在上的位置,从未让陈永贵心生骄傲和功利,他一直怀念着那片养他育他的黄土地。终于在任职国务院副总理5年之后,主动要求卸任回乡,重新回到生他养他的土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