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3月开国中将刘志坚回忆陈赓大将
发布时间:2025-07-27 14:57 浏览量:1
永远难忘的战友
——悼念陈赓同志
刘志坚
3月16日上午,我们正在开会,突然传来了陈赓同志病逝的消息。深沉的悲痛,使会议暂停了下来。从那时起,在我的脑子里一直回忆着陈赓同志的往事。
在二万五千里长征以前,我就认识了陈赓同志,抗日时期在冀南平原一同坚持过游击战争,在延安同住党校学习。解放战争后期,从淮海战役结束到广州解放这一段时间里,我同他在一起工作,一起战斗,一起生活。时间虽短,但他给我印象却极为深刻。
陈赓同志是一个最坚决地执行党中央和毛主席的指示,最善于掌握政治方向的优秀领导者。1949年,正当我国伟大的人民解放战争即将获得全国胜利的前夕,党中央和毛主席指示要特别注意防止骄傲,搞好团结,遵守新区政策,加强纪律性。在这个时候,陈赓同志密切地注视着部队的思想动向,经常地告诫大家:革命快胜利了,一定要好好听党和毛主席的教导,更要谦虚谨慎,力求上进;防止居功骄傲,防止停顿不前,防止个人主义;在生活待遇等方面不要同别人比高低,要比,就同革命烈士比,等等。他对当时部分人员中出现的骄傲情绪,不断地进行耐心的教育和严肃的斗争。
每解放一个城市,他总是以身作则,把兵团部放在城外,只派经过训练的干部带警备部队进城协助军管会进行工作。如解放南昌后,兵团部就驻在离城30里的莲塘。解放广州以后,也是如此。
解放广州以前,我们兵团同15兵团并肩南下,因道路狭窄,部队拥挤,陈赓同志就教育部队,要同兄弟部队搞好团结,要主动地给兄弟部队让路、让房子,用汽车为兄弟部队运输病员、收容掉队人员。
陈赓同志还特别注意尊重地方党委的领导,加强军队同地方的团结。他经常告诉部队:地方同志刚到新区,工作还没有展开,我们应当主动帮助他们,不能向他们要求更多的支持,一切补给、运输、担架等任务,部队都应当尽量自己解决。
陈赓同志对革命事业具有高度的热情和认真负责的精神。我清晰地记得,他在执行渡江作战任务中,在指挥解放广州作战中,总是夜以继日,常常通宵不眠。他对作战指挥,总是非常周密细致,找群众询问情况,和干部研究计划,力求战斗有充分的准备和胜利的把握。近几年来,就在他患了严重的心脏病以后,仍然十分关心部队的工作,曾多次向我询问部队的工作情况。陈赓同志在病中,除了仍参加许多重要的工作以外,还积极地整理自己的军事工作经验。他写的“挺进豫西”一文,已经发表。今年2月初,他去上海以前,我去看他的时候,他告诉我,还准备写渡江作战。没有想到,这就是我们最后的一次见面!在他逝世以前,又写了他39年来作战经验总结的提纲,因为突然逝世,可惜没有完成。可见他对于我军的建设,具有多么认真负责的精神。
陈赓同志的领导作风很民主,对待同志很热情,最善于团结大家做好工作。他能主动同人商量工作,非常尊重别人的意见;对同志们很信任,工作很放手。同他一起工作,特别感到心情舒畅。他对同志很关心,干部有问题、有困难都愿意找他。他对人爽直、坦率,有意见就摆在桌子上,开诚布公。他对方针原则性的问题抓得很紧,对于损害党和人民利益的言行,向来不讲“情面”,而勇于揭发斗争。
正因为陈赓同志有许多无产阶级的高贵品质和优良作风,所以他受到了同志们的尊敬和爱戴,在部队中很有威信。陈赓同志的逝世,使我们党失去了一个忠诚的战士,使我们军队失去一个杰出的指挥员,这是一个重大的损失。我失去了一个最好的朋友,感到万分悲痛!我们一定要学习陈赓同志的高贵品质和优良作风,做好他没有做完的工作。
(原载1961年3月22日《解放军报》第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