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光:开国大校,原南京化工学院副院长,沙家浜郭建光原型之一

发布时间:2025-05-18 10:25  浏览量:10

夏光(1909—2012.1.22 )原名夏克绍, 湖南武冈邓元泰镇天心桥村人。1927年在武昌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同年入党。

夏光(左二)等江南抗日义勇军(简称“江抗”)部分干部在溧阳水西村

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夏光在长沙经徐特立、王凌波介绍参加新四军。后任新四军第1支队参谋,团作战参谋,江南抗日义勇军东路司令部司令员、参谋长,江南抗日救国军东路指挥部纵队长。皖南事变后,任新四军第6师18旅参谋长,新四军苏中军区第一军分区参谋长,苏中军区教导旅参谋长,新四军苏浙军区第4纵队参谋长。

解放战争时期,任华中野战军司令部参谋处处长,华东野战军司令部参谋处处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华东海军学校校长,第2海军学校校长,南京化工学院副院长,江苏省委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副主任。

在现代京剧《沙家浜》中,郭建光的艺术形象光彩照人,夏光同志是创作原型之一。抗日战争时期,夏光任新四军江南抗日义勇军东路司令部司令员。1939年,他领导36名伤病员隐蔽在阳澄湖沙家浜一带的芦苇荡中,一边养伤,一边和鬼子开展斗争。新中国成立后,夏光领导新四军伤病员在沙家浜芦苇荡与日伪军斗争的故事先后被改编成沪剧《芦荡火种》和京剧《沙家浜》,走红全国。

夏光1955年9月被授予大校军衔,荣获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三级解放勋章。

2012年1月22日,夏光因病在南京逝世。根据其生前遗愿,将其骨灰一半葬在沙家浜,一半安放在老家湖南武冈。2014年,武冈市邓元泰镇天心村的山坡上建造了庄严肃穆的夏光陵园,以彰显党和人民对这位革命功臣的敬仰和爱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资料均来源于网络,本文作者无意针对,影射任何现实国家,政体,组织,种族,个人。相关数据,理论考证于网络资料,以上内容并不代表本文作者赞同文章中的律法,规则,观点,行为以及对相关资料的真实性负责。本文作者就以上或相关所产生的任何问题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直接与间接的法律责任。

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图片,侵权,谣言或其它问题请联系删除。最后,大家对于这个事件有什么不同的想法,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