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理们外出时都是怎么用餐的,周总理自掏腰包,朱总理只吃工作餐
发布时间:2025-08-01 00:08 浏览量:1
在中国有这么一句古话:“成由勤俭败由奢”,历史上多少王朝的更替都在一次次地应证这句话。
吃饭作为每个人生活的基础,更是作为勤俭与否的最好标准,毕竟“民以食为天”。
自从新中国成立以后,艰苦朴素一直都是总理们的精神本色。总理们以自律廉洁的作风为全国的同志都做出了榜样,感动了无数人民。今天,我就来为大家讲一讲总理们用餐时所发生的故事。
一、周总理外出用餐不要公家请客,都是自掏腰包
1958年7月,周总理在广东新会县视察期间,当地政府特地为他委派了一位大厨。但是,这位大厨刚到新会就被周总理劝了回去,他拒绝一切特殊,要求就在县委的食堂里吃最普通的饭菜。
周总理的这一要求令食堂的炊事员慌了神,他对总理说:“我是煮大锅饭的,没有做过小炒啊!”
周总理和蔼地对他说:“我们党就是和群众一起吃大锅饭才走到今天的啊!”
之后,他又对县委书记说道:“不要搞什么特殊照顾,我们五个人,两三个菜,一个汤就行了,要朴素,不要公家请客。”
可是在视察途中,当地的干部依然为他准备了非常丰富的饭菜。周总理见了非常严肃地批评道:“老百姓难得吃一回,我们吃这么好心里不安啊!我看你们这里种的番薯、豆子就很好,给我们做点就可以了。”
在之后的视察过程中,周总理以及随行的工作人员都是严格遵守周总理的要求,全部都是就地解决,吃的都是随身携带的馒头和咸菜。
在视察即将结束的时候,县委书记实在过意不去,就自掏腰包偷偷为周总理准备了一桌饯行宴,都是当地的蔬果瓜菜。
周总理吃完后,把县委书记叫到一旁说道:“你一个月的收入有多少,我清清楚楚。这样一顿饭,你请不起,还是让我出钱吧,算我请客吧!”随即就指示秘书把300元钱交给了县委的司务长。
周总理的勤俭作风深深地感动了当地干部与人民,如今新会县的周恩来纪念馆里还陈列着当年的影像资料,为我们讲述着周总理当年的故事。
这一事迹仅仅为周总理众多感人故事的冰山一角而已,不光是外出视察时,即使是有外宾来访时,他也同样自掏腰包,尽可能让国家来承担。
“不能忘本”这是周总理在建国以后最经常说的一句话,新中国是无数先烈们用小米加步枪打出来的,不能刚建国就忘记艰苦卓绝的奋斗历史。
邓小平就曾评价周总理说:“周恩来同志以身作则,严以律己,艰苦奋斗几十年如一日,成为我党我军优良传统和作风的化身。”
也正是因为周总理朴素的作风,让他受到了全国人民的爱戴,也在外交上受到了外国友人的尊敬。国际上大家都把他称为“世界上最朴素的总理”,这是对周总理最好的赞誉。
二、朱镕基总理毅然罢宴,在角落里吃工作餐
1998年3月,朱镕基正式担任国务院总理。当时中国的改革开放正进入“深水区”,朱总理承担着改革开放承上启下的重大使命。面临巨大的压力,他身体力行,将廉洁的作风贯彻到工作的各个方面。
在一次会议之后,负责接待的单位为朱总来安排了上百桌的宴席,出席的当地领导更是多达千人。
朱总理来到大厅一看,脸上顿时笼罩上了一层阴云。接待人员想把他带到预留的主位上,但是他看都没有看那个座位,而是带着秘书直径走到了大厅角落,各自要了一份工作餐。
参加宴会的各大领导见此情景,没有一个敢说话,本来热闹非凡的大厅立刻变得死寂一般。大家也都明白了朱总理的意思,纷纷离席。精心准备的宴会虽然泡汤了,朱总理却给大家做了一个好榜样,彻底刹住了奢靡之风。
朱总理一直以来都对奢靡之风深恶痛绝,早在担任上海市委书记时,他就制定了《关于对政府机关局级以上领导干部发扬艰苦朴素作风的若干规定》,以铁腕手段重点打击腐败奢靡的风气。
对于朱总理来说,所有的宴会都是多余的,当他在外工作时,基本上都是以朴素的一份工作餐来代替奢侈的宴会。
在朱总理卸任之后,温总理也同样以朱总理为榜样,外出工作时从不接受当地领导的宴请,而是吃简简单单的工作餐。他还对工作餐有三个标准:
1.不许陪吃;
2.不许浪费;
3.清清淡淡、汤汤水水、热热乎乎即可。
三、艰苦朴素是我党的优良传统
中国自近代以来,饱受世界列强的欺凌,人民衣不蔽体食不果腹。老一辈革命家在最为艰难的年代一肩扛起救国救民的大旗,以艰苦卓绝的斗争赢得了革命的伟大成功。
在建国以后,他们依然初心不改,以身作则,在生活与工作中勤俭节约,将自己的一切都奉献给了国家与人民。
我们伟大的开国领袖毛主席一生吃的都是二米饭(大米+小米),一顿饭只有一素一荤两道菜。在困难时期,他更是主动戒掉了肉食,只以辣椒、豆豉下饭。如此俭朴的用餐导致毛主席营养不良,更是引起了全身浮肿。大家都劝毛主席多吃点,毛主席却开玩笑说:“这哪是吃太少,这是吃太多了,你看我都‘胖’了。”
邓小平在困难时期也是用餐极为朴素,在一次考察期间,当地干部准备为他煮点饺子都被他谢绝了,而是更群众们吃一样的“瓜菜代”。即使在改革开放之后,国内经济有了很大的改善,他也严格遵照“四餐一汤”的用餐标准,而工作餐更是只有“西红柿炒鸡蛋”。
这就是我们伟大的党跟伟大的领袖们,老一辈的优良传统不能忘记!
让我们从自己做起,拒绝浪费,以俭养德,把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继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