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到这种钥匙,扫扫二维码能帮大忙
发布时间:2025-08-12 10:10 浏览量:2
8月
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
走失在户外的老人危险加剧
如何帮助家属与民警快速搜寻?
遇到这种蓝色的小钥匙
扫一扫上面的二维码
就能帮助阿尔茨海默病老人回家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法治在线》栏目与拼多多联合发放“回家的钥匙”。
一场出动全家30多人的“寻亲”
“妈,您和爸今天就在小区转转,别走远。”2025年8月4日傍晚,祝女士仔细地将一枚深蓝色钥匙扣装进母亲亢奶奶的挎包里,轻轻整理了她鬓角的白发。这枚小小的钥匙扣,改变了这个家庭持续近10年的噩梦。
亢奶奶正在翻看老相册。
今年80岁的亢奶奶,曾是一名深受学生爱戴的教师。祝女士幼年时,父母放弃在武汉的稳定工作,一同来到襄阳市的东方化工厂,成为第一批参与“三线建设”的青年。
在家人的记忆中,退休前的亢奶奶不仅课教得好,更有着一双巧手,剪纸、刺绣样样精通。“母亲年轻时心灵手巧,经常给我做各种各样的裙子,有一件盘扣立领的褂子现在还被我收藏着。”祝女士翻看着旧相册,照片里的亢奶奶,乌黑浓密的黑发垂在肩头,透着一股子利落和自信。
然而,阿尔茨海默病的到来,悄然改变了这一切。随着病情发展,亢奶奶的记忆逐渐模糊,方向感也越来越差,出门后经常找不到回家的路。“最开始只是忘记刚刚说过的话,后来发展到和父亲一起出门买菜,一转头人就走失了。为此我特意换了定制的门锁,防止她一个人无意识地开门。”祝女士回忆道。
曾经站在讲台上教书育人神采奕奕的亢老师,如今成了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她患病后,灵巧的双手不再编织毛衣,反而时常毫无征兆地打开家门,消失在街巷之中。
2024年4月30日的经历,至今仍是祝女士全家的噩梦。当天是五一假期前的最后一个工作日,全家30多人回到襄阳,准备为即将到来的假期热闹一番。下午4点,祝女士接到父亲电话,得知母亲又“丢了”。“当时我的心一下子就提到了嗓子眼,全身的血液都像凝固了。”她立刻拨打了家人电话,发动所有亲朋好友一同寻找。
祝女士向社区民警介绍家庭情况。
接下来的6个小时,成了这个家庭最煎熬的时光。30多位亲属分成十几个搜寻小组,沿着家附近的街道、公园、菜市场逐一排查;社区民警通过调取监控录像追寻老人踪迹。直到晚上10点多,民警才在山脚下的马路上找到疲惫不堪的亢奶奶。祝女士仍不敢仔细回忆:“看到母亲茫然无措地寻找回家的路,我的眼泪一下子就掉了下来,抱着她的手一直在抖。”
这样的经历不计其数。甚至有次找到走丢3小时的亢奶奶时,她满脸鲜血却不清楚情况。长期的精神紧张让祝女士身心俱疲,只想“强行”把父母接来一起住,时刻都守在母亲身边。
“终于能睡个安稳觉了”
亢奶奶的遭遇并非个例。据《中国阿尔茨海默病报告2024》数据显示,我国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人数近1700万,这些患病老人极易走失。此前报告指出,我国每年走失的老人约有50万,相当于每天约有1370人。
民警黄飞在演示如何使用“回家的钥匙”。
襄阳市公安局襄城分局庞公派出所社区民警黄飞对老人走失深有体会。该派出所辖区有近30万人,过去一年共有15起老人走失案件,其中一位老人在一个月内反复走失5次。在真武山片区,一位老人误入没有监控的山林,当地派出所在警犬的搜索下,花48小时才得以寻找到他的踪迹。
面对该类案件,黄飞与同事过去最常用的办法就是调看监控。但患有阿尔茨海默病的老人思维模糊,其行进路线并不能用常理判断,只能一帧帧“大海捞针”。“有些老人还可能因情绪紧张躲避人群,甚至藏进灌木丛里,进一步增加了从监控中发现线索的难度。”黄飞表示,这种老办法效率不够高,尤其在夜间或人流密集场所,仅凭模糊的监控画面识别老人,难度极大,搜索工作要耗费大量人力。
今年5月,在了解到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法治在线》栏目与拼多多联合发起“回家的钥匙”公益行动后,黄飞立刻为辖区内多位高龄且患有阿尔茨海默病的老人发放了这把特殊的钥匙。
这枚小小的钥匙内置北斗卫星等多系统定位芯片,能适配不同信号环境,定位误差控制在10米内,充电一次可续航长达10天。钥匙表面印有二维码,扫一下便能进入“回家的钥匙”小程序。
“回家的钥匙”可在手机端操作。
襄阳市公安局襄城分局尹集派出所社区民警王雨晨介绍,该钥匙具有“家人定位+路人扫码”双模守护系统。家属绑定钥匙后,可随时在小程序上实时查看老人位置;路人发现走丢的老人时,扫描二维码便能获得老人所属社区及民警信息,可以直接电话求助。佩戴钥匙的老人的行动轨迹均被记录在警方后台,方便警务人员接到案情后第一时间精准定位。
如今,亢奶奶从不离身的小包里也有了这把“回家的钥匙”,它是祝女士的“定心丸”。“第一次看到手机上能清晰显示母亲在小区里散步的位置,我这颗悬着的心才算放进肚子里。”她说,我每天都会随时查看老人定位,终于能睡个安稳觉了。
6000多把“钥匙”帮他们回家
自2023年以来,“回家的钥匙”公益行动已联动武汉、郑州、青岛、襄阳多地公安机关顺利开展,累计为6000多名阿尔茨海默病老人免费发放了定位钥匙扣。小程序后台,每天有5%的用户发起过实时定位。
在钥匙的守护之下,更多家庭拥有了实实在在的安全感。黄飞表示,近期发生的5起走失案件中,因老人佩戴了“回家的钥匙”,警方通常能在10分钟左右快速确定老人位置并成功寻回。这不仅大幅缩短了搜寻时间,有效降低了老人独自在外可能面临的风险,同时也显著节约了宝贵的警力资源。
社区民警向群众介绍活动。
发放设备的过程中,《法治在线》与拼多多还在襄阳举办了“防走失知识”科普活动,邀请民警和社区工作人员为老人家属普及阿尔茨海默病护理知识、防走失技巧和定位设备使用方法。“很多家属一开始不知道如何科学照顾患病老人,通过科普活动,他们掌握了更多专业知识,也更懂得如何运用科技手段守护老人安全。”拼多多相关负责人介绍。
黄飞与他的同事们更是游走在一线,调查记录片区老人情况。希望未来,更多受困的家庭可以获益于这把“回家的钥匙”。
“回家的钥匙”公益行动走进襄阳。
据拼多多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了让公益行动持续发挥作用,项目组建立了长效服务机制,与公安机关、街道社区合作以保证“钥匙”的安稳运行。襄阳市擂鼓台社区负责人表示,在上门发放钥匙后,社区将定期检查设备,组织家属培训,并动员商户组成“爱心观察团”,形成“技术+人力”双保障。
一把小小的“回家的钥匙”,
承载着沉重的牵挂。
它用科技的温度,
为那些被时光偷走了记忆的老人
铺就一条温暖的归途。
未来,拼多多将争取
让“回家的钥匙”走入更多城市,
照亮更多走失老人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