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命运刁难你,就去看看《海底两万里》
发布时间:2025-08-16 21:24 浏览量:1
现代潜水艇发明者西蒙·莱克说:凡尔纳是我事业的总指导。
文豪列夫·托尔斯泰赞叹: 凡尔纳是一个天才大师。
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是世界上翻译作品第二多的作家,但在成为“科幻小说之父”之前,他这一路走得十分艰难。
他从小痴迷冒险,11岁试图远航,被父亲抓回后禁止出门;
他喜欢文学,却为迎合父亲,读了法律专业;
毕业后,他一门心思创作戏剧诗歌,只可惜无人问津;
为养活妻儿,他又灰溜溜地跑去做证券经纪人,在歌剧院当秘书。
在为五斗米折腰的日子里,凡尔纳一边饱受面部神经麻痹症的折磨,一边疯狂写作。
终于在连投16次不中后,他的作品被第17家出版社出版,从此扬名。
1867年,踌躇满志的凡尔纳乘坐游轮周游世界。
回来后,他以惊涛为纸,以鲸影作墨,将自己被命运突袭的经历融进书中人的冒险故事,写下著名的《海底两万里》。
如果你正被命运刁难,想要寻找对抗苦难的方法,或许《海底两万里》可以给你答案。
1
命运的刁难总是说来就来
谁也躲不开
1967年6月,法国博物学家阿罗纳克斯刚完成科研项目,准备返回巴黎。
恰在此时,美国海军发来信函,力邀他参与林肯号围剿“海怪”的行动。
由于“海怪”四处作祟,不断攻击来往船只,各国为维护海上安全,决定联手对付它。
然而接下来发生的一切,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面对“海怪”,林肯号毫无招架之力,甚至整个战舰也被“海怪”掀翻。
船上的阿罗纳克斯,也跟着掉进了汹涌澎湃的大海中。
在海水里挣扎时,阿罗纳克斯感到前所未有的绝望。
他本以为这趟围剿之旅十分安全,作为博物学家的自己只用给舰长提供专业知识,不用亲自围捕。
谁曾想,“海怪”如此凶狠,直接把他推上绝路。
书中,像阿罗纳克斯一样,没有预料到命运走向的人,多不胜数。
林肯号舰长一度踌躇满志,自认为拥有最先进的捕猎装置定能收服“海怪”,结果对手未被清除,他的驱逐舰反被重创沉没。
捕鲸专家尼德兰也曾自信满满,他觉得没有一个生物能逃得过自己的鱼叉,谁知,“海怪”不仅逃脱了,还把他卷入汪洋大海。
作家珍妮特·温特森说:
我无法控制任何一个重要事件。我的生活是一连串的触礁和起航。
没有到达,没有目的地;有的只是搁浅和触礁;又是一条船,又是一波潮。
命运从来都是如此,起伏不定,莫测难料。
纵使一个人能力卓绝,他也无法预知下一秒会遭遇怎样的巨浪,更判断不出会被命运抛到何方。
但无论这股莫测之力多么不可阻挡,只要看清规律,把一切当做寻常。
那么我们就一定能走出狂风恶浪的侵袭,等到生活的转圜。
2
盲目对抗命运
只会让自己头破血流
有句话说得好:人生诸多痛苦,皆源于盲目较劲。
对抗不公的命运无可厚非,但我们也不能横冲直撞,不然只会火上浇油,让人生陷入被动。
书中接着写道:泡在海水中的阿罗纳克斯和尼德兰,被“海怪”救了。
原来,他们追逐数月的“海怪”,居然是一只叫“鹦鹉螺”号的潜水艇。
潜艇的主人尼摩船长宣布,出于保守秘密的目的,他们必须一辈子呆在船上,不准再离开。
尼德兰听后异常愤怒,高声咒骂,强硬地和尼摩船长正面对抗,闹得不可开交。
结果,尼德兰不仅没有如愿离开,反被船长禁锢在房间里,不准四处走动。
一度失去自由的他,活得更加痛苦。
以前的我们总以为,面对挫折与不如意时,硬刚到底,人生就能变好。
却不知,在人世间奔走,有太多事情由不得你我掌控。
遇事就强硬相抗,只会让我们自己受到更多的打压,不断加深自己的痛苦。
尼德兰如此,尼摩船长的人生经历其实也是这样。
尼摩船长本是印度王子,出身高贵,家庭幸福,受民众爱戴。
只因他带领民众反抗殖民统治失败,妻子和一双儿女就被残忍伤害。
尼摩船长逃出生天后,不惜重金打造“鹦鹉螺”号隐身海底。
借“海怪”之名,对殖民者展开歇斯底里的对抗。
刚开始,他确实从那一艘艘被撞沉的船体碎片中,获得快感。可渐渐的他也发现,报复换来的是加倍的痛苦。
而且,报复行动还会带来无尽的伤亡。
尼摩船长无法眼睁睁看着,忠心耿耿的船员一个个受伤死去。
就这样,尼摩船长一面对抗着,一面痛苦着,精神状态一天不如一天。
就像作家白落梅所说:“我们可以不听从命运的摆弄,但是却要为自己的执拗付出代价。”
命运如一只皮球,你越是发狠用力地去拍它,就越容易被它的反弹力砸得头破血流。
很多时候,打败一个人的,往往不是命运本身,而是盲目与之较劲的自己。
与其自不量力地硬碰硬,不如学会对不可改变之事低头,向无法掌控之境臣服。
当你学会以柔克刚,懂得用智慧与苦难周旋,大多数的人生难题,都会找到解决之法。
3
真正的强大
是允许苦难穿过自己
当尼德兰在“鹦鹉螺”号上度日如年时,阿罗纳克斯却过得十分充实。
他跟着潜艇周游世界,饱览海底美景,还写下厚厚的观察笔记。
阿罗纳克斯此举,并不是忘了对自由的追求,也不是学会了对强权认怂,而是他坦然接纳了一切。
当初尼摩船长禁止他们下船,阿罗纳克斯也曾有过据理力争。
但对方的态度强硬,让阿罗纳克斯隐约感觉到,尼摩船长一定有过特殊的经历,才会造就如今冷酷的心境。
既然联合战舰都奈何不了他,势单力薄的自己就更别提了。
事已至此,阿罗纳克斯决定既来之则安之。
他不带偏见地和尼摩船长交流,谈论餐桌上丰盛的食物,像朋友一样分享对某本书的见解;
他们研究海底的稀有生物,寻找亚特兰蒂斯的遗迹,还一起埋葬逝去的船员。
在渐渐的相处中,阿罗纳克斯竟然和性情冷淡的尼摩船长处成了好友。
后来,当阿罗纳克斯想要离开潜艇时,尼摩船长居然默许了。
最终在一个暴风雨的夜晚,阿罗纳克斯顺利回到陆地,和家人幸福地团聚了。
心理学家荣格说:“你所抗拒的,会持续存在;你所接纳的,才会真正改变。”
一遇痛苦就对抗,你只会被耗尽心神,陷入更深的无力感。
可当你允许不幸突然而至,允许人生事与愿违,反而能从命运的残缺中,收获意想不到的惊喜。
接纳,不是消极妥协;允许,也不是无底线忍受。
而是让你在与苦难的对视中,尽情地去体验去经历,也许到了最后,事情也会按照你想要的方向发展。
▽
在法国北部城市亚眠,坐落着儒勒·凡尔纳的墓地。
墓碑前的雕塑,格外引人注目。
那是一位身负巨石,被深埋地下的男子。
他一手撑地,一手伸向天空,仿佛在奋力摆脱身后巨石的重压,又仿佛在召唤命运,任由它把自己带到何方。
探索、抗争、接纳,这座雕塑传递的和《海底两万里》的精神内核,何其相似。
很喜欢一句话:“世事流经你而发生,却不能将你塑造,这就是自我主宰。”
人活一世,每个人都在各自命运的风波中颠簸。
再万全的准备,也抵不过一场意外;再精心的筹谋,也可能事与愿违。
但所谓强大,恰恰就在于一个人能迎难而上,向不可控的前路敞开怀抱。
允许飓风穿过指缝,允许苦难穿过身体。
无论好与坏,都能允许一切发生的人,定能在一轮又一轮命运暴风雨的洗礼中,迎风战雨,逐浪而行。
点个赞吧,与朋友们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