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点生活|侄子宇骋
发布时间:2025-08-27 15:22 浏览量:7
潮新闻客户端 魏荣彪
宇骋是我最小的弟弟的儿子,也是我最小的侄子。
他给我最深的印象是:自小就善良!
今年8月2日,又是他暑假回国探亲的日子。这天,他在浦东机场下了飞机后,急切地要到乌镇乡下看奶奶。他的幼童时代,都是在奶奶的照看下度过的,因此祖孙俩的感情特别深。记得当年我和小弟住在一个小区时,我早晨上班,总能与祖孙俩不期而遇——母亲带着他去小区外的早餐店吃小笼包子或烧麦。我坐在车里,望着他们的背影:母亲一手拎着蚌形小钱包,一手牵着他,一大一小,悠悠然地走在小区的步道上。
“奶奶!”当孙子站在眼前,母亲竟相见不相识!
侄子一下子伤感无比,哽曀着泪水夺眶而出。我在边上也被感染,禁不住泪流满面。母亲患有中晚期老年痴呆症,再加三年前跌跤中风后一直坐在轮椅上,认知能力今不如昔。
“是宇骋啊!”幸好母亲很快认出了孙子。
晚餐后,我跟侄子说,看到你泪目,我也有些咽曀。侄子说,这是人之常情,人是情感动物啊。00后的孩子,像他这样善良而感情细腻的,真是不多了。记得弟媳跟我讲过一则往事。侄子还在国内读小学时,一次弟媳去学校接他放学回家。弟媳站在校门口,看到侄子和几个同学在操场上玩,明显有侄子遭受欺负的迹象。弟媳问他,你怎么一点反抗都没有;侄子说,哪有啊,我们是在一起玩啊!
侄子的善良是刻在骨子里的。他有一颗善良的心,所以,他看出去的人也都是善良的。
他的这种善良,成为他巨大的人格魅力。
到了荷兰,中学里,各色人种的同学都喜欢和他交朋友,尤其是白人女同学觉得他善良和气,还乐意与他一起外出游玩。大学里,他与同学们亲密无间,是大家的开心果和友谊桥。
也许正是侄子的这种品质,让他自然而然地选择了上大学攻读心理学。说到底,心理学是一门需要洞察人的内心世界并改变和成就他人的学科。侄子的善良,正是他读心理学的因和果。每次听到他滔滔不绝地诠释学科术语,每次看到他眉飞色舞的讲解,我就知道他对心理学这门学科充满了由衷的热爱。热爱,是学习的最好动力,也是一个人成就事业的基础。
公司心理学、临床心理学,本科毕业读硕士……这次,当我听到22岁的他描绘自己的人生蓝图时,我对他的未来充满了无限的期待。
半个月的探亲假很快结束了。
8月17日,侄子宇骋要回荷兰了。
当日早晨,当他背着行囊,坐进小弟(他爸)汽车的一刹那——看着他的背影,我的眼眶竟一下子湿润了。
尽管他已22岁,但在我眼里,他还是一个孩子。这次他将一个人踏上旅程,飞回近万公里外的荷兰,开启新的求学生活。我对孩子们选择出国留学,总是充满了矛盾心理。一方面觉得他们生活在21世纪,应该向洋看世界,做一个有全球视野的青年,有不同于我们的生活;一方面又觉得他们小小年纪在异国他乡要挑起学习、生活两副担子,很不容易。情感上的孤独和生活上的独立,早早压在他们幼嫩的肩上,需要他们从小去独自面对,作为长辈,内心总有许多不忍和不舍。所以,当年儿子18岁去美国留学时,我给他写了一封长信,表达我“放手,不放心”的心情。
好在孩子们比我们想象的要坚强得多,也能干得多。他们不仅顺利适应了国外的学习生活,还很快融入了异国的社会生活。年轻人的适应能力远比我们意料的强!这次回国聚会时,侄子不无兴奋地告诉我,他18岁那年,已和相应的社会机构签订了一份协议,未来如遇不测,他愿捐献器官,供他人或医学研究之用。说这话时,他的眉宇间洋溢着作为成人“我的事情我做主”的自豪感,那种乐于助人的奉献精神溢于言表。他的这种爱心完全跳出了小我的狭隘认知,具有一种世界公民的意识和情怀。这是我们这一代人或长辈需要向他们学习的地方。
侄子的爱心与他的善良是相伴相生的,似乎也是与生俱来的。那天早晨,我从厨房出来,不经意间看到的一幕,让我内心久久不能平静。侄子与患阿尔茨海默病的奶奶道别,几乎是半跪着蹲身絮语,那情景,仿佛是长辈对晚辈的临行嘱咐与叮咛,淋漓尽致地诠释着晚辈对长辈的无限的爱戴之情。他的这种爱与善良是深入骨髓的,体现在他生活的每个细节里。智残的箫箫——大他十多岁的堂兄,每每见了他,总喜欢“宇骋、宇骋”嚷嚷着跟在他身后,他总是亲切地呼应着“箫箫,箫箫”,从不嫌烦,从不回避。面对农村素昧平生、前来串门的邻居和族亲,他热情地分切水果、蛋糕,“叔叔”“伯伯”“阿姨”“奶奶”……双手递上食物时,还不忘恭恭敬敬地称呼着。这种社交礼仪,确实是当下00后中非常难得的可贵的品格。
从侄子宇骋身上,我看到了一个有文化又文明的青年人的模样。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