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 | 马定夫:爱民模范铸赞歌
发布时间:2025-08-28 22:20 浏览量:6
马定夫像(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在晋中市太谷区马定夫烈士纪念馆的馆藏文物中,有一根老旧的木扁担,它是八路军太行二分区三十团政委——爱民模范马定夫的遗物。抗战期间,太谷一带人民饱受日寇残害,生活十分困难。为帮助根据地的老百姓吃饱饭,马定夫带领官兵挑水种地、浇水施肥,这根扁担,就是他用过的务农工具。一根扁担,见证了一名共产党员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也映照出马定夫把人民群众当亲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革命本色。
马定夫,1915年出生,山西榆社人。1930年秋,马定夫先后考入太原新民中学、太原友仁中学。1933年考入山西省立第一中学,继续宣传革命思想。学生时代的马定夫积极追求进步,探索革命真理,并写下了“愿将浩气弥天地,不让金钱累子孙”的豪言壮语。
1935年,马定夫赴北平(今北京市)考入镜湖中学读高中,开始同中共地下党组织接触,进一步受到爱国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思想教育。同年,他加入中国共产党外围组织——反帝大同盟,1936年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
全面抗战爆发后,马定夫受党组织派遣回到家乡,参加山西牺牲救国同盟会,发动群众抗日救国。他参与创建了榆社县抗日游击队,经常率队深入敌后,破坏铁路、割电线、截车辆、捉汉奸屡建战功。1939年后,他历任中共榆社县委宣传部部长、组织部部长,八路军晋中独立支队政治部教育科长、民运科长,太行二分区政治部主任,新编第十旅三十团政委等职。
马定夫是抗日战争时期著名的爱民模范。他关心战士,热爱群众,所率部队以遵纪爱民著称,深受广大指战员的爱戴。根据地人民群众编了两首颂扬三十团和马定夫的歌谣,四处传唱。
1943年夏天,小麦成熟之际,日军准备抢粮。马定夫奉命率领三十团三连来到太谷南山根据地,保卫夏收。一仗下来重挫日军,粉碎了其抢粮行动。
1943年7月23日,日伪军200余人偷袭南山枫子岭,直接威胁着千余名群众的生命安全。马定夫率部队在处于不利地形、寡不敌众的情况下,仍英勇阻击敌人。在掩护群众转移时,马定夫对指战员们说:“有我们就有群众,我们绝不能让群众受到鬼子的伤害。”他身先士卒,与敌人展开血战,最终抢占山头,打退了敌人,成功掩护千余名群众和粮食安全转移。而他自己却在这次战斗中腹部中弹,不幸牺牲,年仅28岁。
为了永志不忘烈士忠于党、忠于人民的高尚品德,根据群众要求,八路军太行二分区正式命名马定夫所带领的三连为“马定夫爱民模范连”。传承着先辈的荣光,这支队伍在革命战争年代和抗美援朝中屡建功勋。
1964年,太谷把枫子岭村改名为马定夫村,并建马定夫革命烈士陵园,永远铭记马定夫爱民为民的光辉事迹。2019年建成了马定夫烈士纪念馆,2021年7月,太谷对马定夫烈士陵园进行维修,设立烈士墓碑,对马定夫烈士纪念馆重新布展,并上演大型红色秧歌剧《马定夫》。
“1943年7月下旬,马政委带领三十团被围困。为了保卫枫子岭,为了保卫贫下中农。奋勇突围杀敌人,壮烈牺牲立功勋……”如今,这首歌谣仍在颂扬着烈士的英勇事迹。
- 上一篇:民间故事;血绸缎
- 下一篇:耳机半永久,怎么成了年轻人的新社交雷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