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作战科长彭一坤回忆老首长陈赓司令员
发布时间:2025-06-15 15:48 浏览量:12
深切怀念老首长陈赓司令员
彭一坤
2003年3月是我最敬爱的老首长陈赓司令员的诞辰100周年纪念。陈赓司令是我军卓越的高级将领。他英明果断、勇敢机智、经验丰富,他善于带兵用兵,在战争中他常率部在单独方向,忠诚执行和胜利完成上级下达的战略战役任务。从华北、华中、华南一直打到西南边睡云南,为全歼敌人取得全国胜利,建立了丰功伟绩,名垂青史。
1939年秋,我到386旅司令部任训练参谋,就在陈司令身边工作。后来下部队工作,也一直在陈司令领导下。解放战争时期,我调纵队作战科,又回到首长身边工作,直到全国胜利。尽管老首长离开我们将近40年了,但他的音容笑貌仍然常常浮现眼前,他对我的关怀爱护和谆谆教海,始终铭刻在心。
关于陈赓司令在解放战争时期,历次战役中英明指挥情景,戴其警同志和我已有过长篇回忆,这次不再重复,下面仅将老首长对我个人的教育培养、关怀爱护回忆如后。
解放战争初期,旅首长要我去某团任团长,纵队却下命令调我去纵队作战科工作,旅里不想让我走,我也不愿去,一拖就是数月。
纵队通令批评,旅长才带我去报到。陈司令一见就说:“彭一坤你好大的胆子,竟敢三个月不到职!”李旅长说:“责任在旅,我们未向他宣布命令。”陈司令说:“那就算了,到职就好。”接着和颜悦色的问我:“彭一坤,你说实话,愿不愿意来纵队机关工作?”我鼓起勇气答道:“不愿回机关。”首长问:“为什么?”我说:“现在仗越打越大,正是在部队锻炼的好机会。”首长说:“你想错了,正是仗越打越大,你们这些经过系统训练,又在长期战斗中锻炼考验过的年青干部,并不缺乏指挥营团作战的经验和能力,而是缺乏战略战役知识,也就是打大仗的知识和能力。调你来我身边工作,就是要在实践中教你学会具体组织、计划和实施战役的知识和方法,这才是你应当努力学习实践的方向。”明白老首长意图后,我非常感激的答道:“那当然好,我一定努力学习。”
从那时起,一直到1950年春,我全心全意在首长身边工作学习,首长也耐心细致的教诲指导,先让我反复读毛主席的战略著述,再结合每次战役前给我讲解这种战役的特点、要害以及组织实施的原则和方法。教我如何了解、分析和熟悉敌情,掌握敌人的编成、装备、指挥官的个性、特点、弱点及其和上下之间的关系;选择并了解预定战场的地形地势,对双方兵力行动的影响,可利用的条件以及如何趋利避害,季节气候的影响;再指导我们仔细地拟出作战方案,使用兵力的计划以及预计敌情变动后的方案。老首长不仅每次都仔细地听取我们的报告,还作详细地讲评,肯定作得对的,也指出不足,甚至错的,并指出错的原因。然后首长才正式宣布自己的决心,并由我们拟制成文字命令或电报下达。在战役实施进程中,老首长也总是适时讲解双方兵力行动对战役进程的影响。只要时间允许,老首长也让我先进行判断和提出建议。他再宣布自己的决心,指挥我方兵力的行动,战役胜利后的总结,从准备到实施让我始终参加。在历次重大战役中,我都得到老首长极其珍贵而深刻的教育,令我终身受益。我也一直把老首长作为我的恩师感佩爱戴铭刻在心。
我有时做了错事,首长也不是单纯责难,而是启发引导我认识错误。记得在豫西一次追击战役中,中原几个纵队由老首长和陈锡联司令统一指挥追歼由南阳向平汉线东进之敌。各纵队首长共同开会研究制定出两翼平行追击合围歼灭敌人的方案,由我记录整理成电报发出。当我返回住处后吃饭时,老首长来了,对我说:“彭一坤同志,由于你不应有的失误,这次追歼敌人的任务不能实现。”我想不通,心想方针是首长们共同研究定下的,电报又经首长们共同签发,怎能说是我出的错。老首长见我不说话,就笑着说:“我们先不说这是谁的责任,我问你两翼平行追击的关键在哪里?”我答:“当然是平行追击两翼先头部队要强有力,能形成一把铁钳头。”老首长问:“你看这次的钳头怎样?”我一下子脸红了,低下了头说:“首长我错了,北翼先头部队应当是周希汉旅,我却让友邻纵队在周旅前面,导致北面的钳头无力。”老首长说:“这一仗敌人肯定会从友邻纵队方向突围出去,顶多周旅能抓住敌人后卫一部。”我问司令员:“为什么不改电报呢?”老首长说:“电报拿去,陈锡联司令先看签了字,而友邻纵队临时归我们指挥,我怎好否定陈锡联同志的签字,把自己的部队改在友邻纵队之前呢。”接着又指出我错在只按部队驻屯位置安排追击顺序,而不是把这种战役的关键“铁钳头”放在首位。首长认为我能理解他的意图,不应该出这样失误。我诚恳地接受批评,以后更加努力学习作战理论。
当我做出一点成绩,首长总是鼓励表场,在淮海、渡江、进军两广和云南诸战役,还给我多次记功。尤其是渡江战役给我记大功,出我意外,非常感动。兵团第一梯队军渡江成功后,我随首长立即登岸指挥部队行动,首长让我下令右翼军留一位副师长带一个步兵团配属一个炮兵团占领马挡,掩护渡江部队及整个战役的右翼安全。我用多种手段向周希汉军长传达首长命令,周希汉军长未提出困难,但当兵团指挥所要转移,首长已上路,周希汉军长突然在无线电话上要我讲话,说部队一登岸就向前猛追敌人,他抓不到部队,已派人去追,兵团下达的任务无法执行,要我报告首长。我说:“首长己出发,无法报告。”他说他也要向前转移,“等抓到部队再向兵团汇报。”我理解周希汉军长讲的情况,首长又在路上,只得当机立断去岸边等二梯队李成芳军长,他一上岸,我立即将首长的布置和周希汉军长讲的情况向李成芳军长汇报,商请他派部去执行这一任务。李成芳军长完全同意,立即叫来该军一位副师长,让他带一个团带电台去马档执行掩护任务,我们把配属部队和通讯联络的方法布置好后,再率指挥所前进。第二天,和首长汇合后,当我向首长汇报周希汉军长讲的情况,还来不及讲我们采取的补救措施时,副司令很生气,挥手不让我再讲。亲自拟电,指令周希汉军长必须立即派部返回马档,执行任务。我数次开口想讲清情况,他都挥手制止。在他盛怒下我不好再讲,但觉得任务已有部队执行,何必再从前线追回部队,既减少追击的兵力,又使部队疲于奔命,于事无补。于是我去和通讯、机要处长商量,三人一致认为,首长盛怒之下考虑不周的命令,可以设法阻止其发出。就说电台未沟通,发不出去。副司令更生气,多次催发。第三夭,他听说还未发出,他又起草更严厉的指责周希汉军的电报。他出去后,我向陈司令详细讲了我们的措施。承认是我们认为副司令考虑不周,压下电报未发的错误并请求处分。陈司令高兴的说:“你们的做法没有错,一个高级参谋人员当首长不在遇到特殊情况,就应该当机立断,采取措施,保障首长决心的实现。在首长盛怒考虑不周时,又能勇敢机智的阻挠其下达命令,这种为作战任务负责,对部队胜利负责的无私无畏精神,是难能可贵的,确实是一个高级参谋人员应具有的素质。不仅不处分你,还要奖励你。”战后首长给我记大功一次。
老首长也关注我个人涵养,教育帮助我克服缺点。那时,年轻气盛,工作繁忙,遇上不顺心的事,常会发脾气,办错事,得罪人,影响同志间关系。老首长多次教育我说:“爱生气和发脾气不好。”并明确告诉我,要我牢记,“发脾气最容易也最不能解决问题,最容易办错事,是最无能的表现”。我说有些事让人想不通才生气的,首长说:“想不通是因为你没有认真想到后果,一个军事指挥员,在作战中,不允许想不通,你这也想不通那也想不通,不及时当机立断定下决心,指挥兵力行动,丧失宝贵的时机后果就是失败,甚至灭亡,也不可在气头上,不冷静客观分析情况,意气用事,会导致部队不必要的伤亡。这种缺点是一个优秀军事指挥员的大忌。你一定下决心改正。”首长的话对我影响深刻,时刻铭记在心,在首长不断教导帮助下,我努力克服了这个大缺点〕老首长对我个人生活更加关怀备至。淮海战役开始前,首长批准我亲自护送怀孕中的爱人去后方豫西军区所在地鲁山,并委托军区妥善安排关照她的生活和生产安全,解除了我的后顾之忧。
返回纵队在向淮海战场开进时,后方的冬装尚未送到,我们着单衣前进,路过开封时,老首长请当时任河南省长的吴芝圃同志给我们买些御寒的衣物,大家不好意思拿,老首长就逐个给每人一些衣物,我得到一件毛衣、一条绒裤、一件风衣,使我在寒冷的淮海战场顺利度过严冬。淮海战役刚开始,接到豫西军区电报,说我爱人顺利产下一个男孩,要我给起名。司令员知道了很高兴,给孩子取名“淮海”,并要军区多方关照她们母子的生活、安全和健康。在抗战时期,我因胃急性溃疡吐过血,体质较弱,但一直努力坚持工作学习,首长批给我特等保健,以补养身体;并在繁忙的作战进程中关注我休息;有时连续工作实在疲劳时,首长让我吸烟刺激精神,谁知我从不吸烟,吸了不仅不能兴奋反而麻醉,导致我在作战室就趴在桌上睡着了,首长让大家退出,到别的房子说话。我短时间醒来精神很好,觉得太无礼貌,向首长承认自己行为失检。首长不仅不责备,反而后来在作战间隙时总让我吸支烟睡一会,使我能保持旺盛的精神,连续工作。渡江胜利解放南昌,首长立即让卫生部长带我去南昌检查,诊断胃病已好,只是有些贫血;攻克广州后又让我去大医院住院检查,确诊我身体已完全恢复。首长对我真是无微不至的关怀,激励我更加努力工作学习。每当想到首长的教诲和关怀,我都深深感佩老首长的恩惠,深深怀念老首长光辉的一生和伟大的人格典范。
(2002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