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者千古”,毛主席当之无愧!

发布时间:2025-09-06 05:34  浏览量:4

“公者千古”这是雷洁琼先生1994年在韶山毛主席纪念馆的题词。这四个字精准地概括了毛主席的一生。

雷洁琼先生

毛主席的伟大在于他本可以选择不同的道路,他曾被推举为国民党宣传部代理部长,还是国民党中央候补执行委员;33岁就以国民党中央大员的身份巡视地方,前途无量,当时国民党很多元老都欣赏他,他完全可以在国民党内名利双收,若继续留在国民党政府部门,荣华富贵,享之不尽!但毛主席毅然决然地放弃了这一切。他心里装的是全天下的劳苦大众,他要改变旧中国的面貌,让人民当家做主。

这是信仰的力量,他坚信人民才是历史的创造者,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能解救众生的只有众生自己。他自始至终站在劳苦大众的立场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大贤秉高鉴,公烛无私光”、“公者千古,私者一时。”这是许多著名人士对毛主席的评价,也是全国人民对毛主席发自内心的爱戴和敬仰所在。

1939年10月,毛主席会见重访延安的美国记者斯诺

对于毛主席的节俭,美国作家斯诺在延安时期,曾将其视为“兴国之光"。

一生节衣缩食,胸怀国家民族。这是毛主席一生救国救民,忧国忧民,为了国家和民族强盛,虽历经磨难,仍坚韧不屈,不懈奋斗的真实写照。

对于主席的节俭和奋斗,爱国和忧民,从毛主席生前的这些照片中,我们就可窥见一斑。

毛主席1937年在延安与抗日军政大学部分学员的合影

这是毛主席1937年在延安与抗日军政大学部分学员的合影。从照片上看去,毛主席身着土布衣裤,虽身处恶劣环境,但仍目光炯炯,双眸放射着坚毅和必胜的光芒。

1942年毛主席在延安鲁艺为学员讲课

这是1942年毛主席在鲁艺为学员讲课时的影像,照片中,我们同样可以看到,当时的环境同样十分艰苦。

毛主席在延安

这张照片是拍摄于延安时期毛主席在延安的生活照。照片上,我们同样可以看到另外一种艰苦的环境。从照片上看去,当时正值冬天,毛主席身着厚厚的土布棉衣,手里拿着香烟,正准备打火点烟。从毛主席打火点烟的手势和面部表情看去,尽管当时条件艰苦,环境恶劣,但毛主席仍然显得豁达乐观,轻松愉悦,充满着自信。

毛主席一生戎马倥偬,总是节衣缩食,对自身生活没有过高要求,心里装着的全是国家和民族。在延安时期,甚至是新中国建立后,毛主席十分节俭,身上穿的许多衣服鞋袜,都是破了补,补了再穿,穿了再补,一直到不能穿着为止。

据资料记载,毛主席在不同时期曾多次讲过这样的话:“我节约一件衣服,前方战士就可多发一发子弹。”

他说:“穿补丁衣服没关系,穿在里面别人看不见,我不嫌就行。”……“现在国家还穷,不能开浪费的头。”……“没有条件讲究的时候不讲究,这一条好做到;经济发展了,有条件讲究仍然约束自己不讲究,这一条难做到。共产党就是要做难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