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桃李 铸荣光

发布时间:2025-09-10 09:10  浏览量:5

又是一个丹桂飘香的九月,我们迎来了第41个教师节,让我们满怀敬意向在三尺讲台上默默耕耘的每一位教师说一声:老师好,祝您节日快乐!

三寸粉笔,三尺讲台,教师们培养了一代又一代“追梦人”,也赢得了深深的尊重。无论是“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敬重,还是中国古代强调“天地君亲师”,都体现了人们对于老师的尊敬和感激。

习近平总书记亲切地将教师称为“打造中华民族‘梦之队’的筑梦人”,寄予其“‘四有’好老师”“四个‘引路人’”“四个相统一”“大先生”的厚望,这是对尊师重教传统的继承和发扬,更是对教师队伍的肯定和期待。

这个教师节,呼和浩特也推出了十大礼包尊师惠师。这是一座城市尊师重师关怀之意的直白表达,是尊重教师、爱戴教师、支持教师的共同心声,也是尊师重教在全社会蔚然成风的生动体现。

社会尊师为道,教师更当以身立教,精益求精。

做人生引路人,以心灵唤醒心灵。教师做的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从一句“你是最棒的”到“没有人能阻挡你前进的脚步”,再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花期,静待花开”“学习和人生一样,要有耐得住寂寞的定力,也要有耐不住寂寞的探索”......每个人的生命里,总有那么一位师者,他们言传身教,答疑解惑,如一束光照亮一生。正如市第二十七中学孙利军老师22年如一日,坚信“教育不是催促与拉扯,而是陪伴与信任”。他了解每个孩子的个性与梦想:那个在数学课上眼睛发亮的孩子,或许正悄悄编织着科学家的梦;那个在跑道上如风奔跑的少年,可能正在释放内心深处不服输的劲头。这种“站在学生身后”的守望,正是教师作为引路人的最美姿态。

教育是城市发展的吸引力、内生动力,教师则是这股动力的核心引擎。全力打造“宜学城市”,不仅需要硬件投入,更需要教师队伍这支最宝贵的“软实力”。呼和浩特秉持“教师是教育发展第一资源”的理念,深入推进“名校长+”和“8090”工程,面向全国招聘引进优秀教育人才,扩充编制保障,破解优秀青年教师职称评聘难题,为教师发展搭建了广阔的平台,也吸引了一大批优秀教师扎根呼和浩特。市第三十六中学英语教师张希创新“项目式主题学习法”,让学生化身“美食记者”,用英语采访顾客,制作双语菜单,举办跨国美食推介会。这种教学创新不仅提升了学生语言能力,培养了跨文化素养,也用专业能力提升了城市教育品质,用创新实践丰富了城市教育内涵,成为“宜学城市”最亮丽的名片。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让我们共同营造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让每一位老师始终都能秉持热爱,以教育家精神为指引,以桃李,铸荣光,为培养更多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材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