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寻文天祥
发布时间:2025-09-12 10:52 浏览量:3
文天祥的忠烈之气万古流芳,当年他受到老百姓的爱戴和追随,而今,后人对他的祭奠和纪念也从未停止。
文天祥墓在他的家乡江西,吉安市青原区富田镇骛湖大坑之原的一个墓园便是他的安息之地。走进墓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高大的石坊,上面镌刻着“仁至义尽”四个大字。而后是一条47米长的石头道路,寓意文天祥47年不平凡的人生路程。神道两旁,青松翠柏成行。文墓的所在,是一座虎形山,从山下仰望墓茔,巍巍然,森森然。文墓的建筑可谓独具匠心:不左不右,方位正北;最上端是墓茔,呈圆形,往下是菱形石梯,再往下是狭长直立的石台阶,整个造型如一柄利剑,不偏不倚刺入虎口之中。这一切似乎在向人们展示着文天祥的浩然正气和不屈的性格。
文天祥纪念馆位于吉安县新县城当缅山,1991年底开馆。这里松柏常青,进门便是“正气堂”,令人油然而生一股凛然之气。在这里,文天祥生平事迹共分六个部分展出:(1)少年立志,尽忠报国;(2)宦海沉浮,忧国忧民;(3)起兵勤王,扶危社稷;(4)万里羁囚,慷慨悲歌;(5)咏心写史,一代诗豪;(6)千古俎豆,万世楷模。值得关注的是,这里展出的展品有300多件,有雕塑、书画作品、拓片、照片、文物等等,是了解文天祥事迹的可靠依据。
表忠祠建于明代正德十年(1515年),是为赞颂文天祥的浩然正气,由邑生吴子昌提请广东提学章拯恩准,令海丰知县杜表、县丞陈义、教谕林右、训导万秉和等协力同心,于五坡岭上建立的。陈祥在表忠祠之前又建了“忠义牌坊”,在表忠祠后建了“方饭亭”。明、清两朝曾多次重修此亭,后来,表忠祠和方饭亭被侵华日军飞机炸毁。现存的是新中国成立后重修的,但文天祥的画像碑刻是原有的。
各地的文天祥祠,也是百姓缅怀这位英烈的见证。目前有北京文天祥祠、温州文天祥祠、深圳文天祥祠、南通文天祥祠,都建于明清两代,不仅是瞻仰文天祥的好去处,而且是难得的珍贵文化遗址。
宝贵的遗址还有“文山城墙”。文山城墙位于福建南平市延平区城北芒砀山的莲花山,城垣旧址长5000余米,宽4.5米,高约3米,外侧利用天然山脊为陡峭工事,部分地段用石头垒砌而成,更多为夯土所筑,十分壮观。遗址后经造林、开路,破坏严重,地面大部分已不存在,但地下墙基尚存。这是当年文天祥一手筹建的城墙。因为这里是元军南侵必经之路,筑城墙能对元军形成第一道防守。文天祥组织军民昼夜赶工,用几天几夜就完成了这个本需要三五个月才能完成的工事。后来人们说之所以能如此快速建成城墙,是因为文天祥的抗元气节惊天地泣鬼神,感动了天地,于是后人又将这段城墙称为“鬼城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