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生为青楼女子赎身,惹来祸事,躲进寿棺中逃过一劫
发布时间:2025-09-13 02:42 浏览量:6
清道光年间,江南苏州府吴县有个书生叫苏墨卿,年方二十,出身寒门,却天资聪颖,七岁能诗,十岁能文,只是家道中落,靠在书馆抄书度日,唯一的念想便是来年赴京赶考,博取功名。苏墨卿性子温雅,不嗜酒色,唯独爱去城西的“烟雨楼”听曲——不为寻欢,只为楼中一个叫苏晚娘的女子。
这苏晚娘本是官宦之女,父亲曾任杭州知府,因遭同僚诬陷,被判流放,家眷没入教坊司,辗转落入烟雨楼。她生得眉目如画,肤若凝脂,更擅弹琵琶,一曲《琵琶行》弹得哀婉动人,听得人潸然泪下。苏墨卿初见她时,便被她眼中的清愁与风骨打动,虽身处风尘,却洁身自好,只卖艺不卖身。
每次去烟雨楼,苏墨卿都只点一壶清茶,坐在角落听曲,待曲终人散,便留下几两碎银,从不与苏晚娘多言。一来二去,苏晚娘也注意到了这个与众不同的书生,见他衣着朴素,却目光澄澈,不似其他客人那般轻薄,心中渐渐生出几分好感。
这年七夕,苏墨卿又去烟雨楼听曲。苏晚娘弹完一曲,竟主动走到他桌前,福了福身:“苏公子,小女有一事相求。”苏墨卿愣了愣,连忙起身:“晚娘姑娘客气,有话但说无妨。”苏晚娘咬了咬唇,轻声道:“公子可知,烟雨楼的刘妈妈已收了盐商王老虎的五百两银子,要将我卖给她做妾。王老虎年过五旬,暴虐成性,前几任妾室都被他折磨致死。公子若能救我,小女愿做牛做马,报答公子大恩。”
苏墨卿听了,心中一紧。这王老虎是苏州府有名的恶霸,欺男霸女,无恶不作,官府也惧他三分。他虽同情苏晚娘,却深知自己身无长物,如何能与王老虎抗衡?可看着苏晚娘眼中的哀求与绝望,他又实在不忍拒绝。沉默片刻,他咬牙道:“晚娘姑娘放心,我定想办法救你。只是我家境贫寒,赎身银两怕是一时凑不齐,还需几日时间。”
苏晚娘闻言,眼中泛起泪光,对着苏墨卿深深一揖:“公子大恩,小女没齿难忘。刘妈妈给了我三日时间,若三日之内凑不齐赎金,我便要被王老虎带走了。”
苏墨卿回到家,翻箱倒柜,只找出十几两银子,都是他抄书攒下的。他想起城郊的叔父,便连夜赶去求助。叔父见他神色焦急,问清缘由后,叹了口气:“墨卿,你可知王老虎不好惹?你若救了苏晚娘,怕是会惹祸上身。”苏墨卿道:“叔父,晚娘姑娘身世可怜,我怎能见死不救?只要能救她,就算惹祸,我也认了。”
叔父见他心意已决,便拿出五十两银子:“这是我全部的积蓄,你拿去应急。剩下的,你再想想别的办法。”苏墨卿接过银子,感激涕零。他又去书馆,向馆主预支了一年的工钱,再加上平日里相熟的书生们凑的银子,总算凑够了三百两。可刘妈妈却嫌少,非要五百两才肯放人。
苏墨卿急得团团转,眼看三日之期将至,他忽然想起父亲生前留下的一块玉佩,是祖传之物,据说能值不少钱。他赶紧回家,找出玉佩,连夜去了当铺,当铺掌柜见玉佩是上好的和田玉,便给了二百两银子。苏墨卿拿着五百两银子,连夜赶到烟雨楼,交给了刘妈妈。
刘妈妈见银子如数到账,虽有些不情愿,却也只能答应放苏晚娘走。苏晚娘收拾好简单的行囊,跟着苏墨卿离开了烟雨楼。苏墨卿将她安置在城郊的一处小院,又给了她一些银子,让她暂且安身,待自己赴京赶考回来,再做打算。苏晚娘握着他的手,含泪道:“公子,你若不嫌弃,小女愿等你回来,侍奉你左右。”苏墨卿红了脸,点了点头,转身回了家。
可他没想到,这事很快就被王老虎知道了。王老虎得知自己看中的女人被一个穷书生赎走,气得暴跳如雷,当即派了十几个打手,去苏墨卿家找他算账。苏墨卿刚回到家,就见一群凶神恶煞的打手闯了进来,为首的打手恶狠狠地说:“苏墨卿,你竟敢抢王老爷的女人,活腻了是不是?识相的,赶紧把苏晚娘交出来,再磕三个响头,不然,别怪我们不客气!”
苏墨卿虽害怕,却还是硬着头皮道:“晚娘姑娘已被我赎身,不再是烟雨楼的人,你们无权干涉。”打手冷笑一声:“无权干涉?在苏州府,王老爷说的话就是规矩!兄弟们,给我打!”说着,一群人便冲了上来,对着苏墨卿拳打脚踢。
苏墨卿寡不敌众,很快就被打得鼻青脸肿,眼看就要被打死,邻居张老栓忽然冲了进来,对着打手们喊道:“住手!王老爷要是知道你们在我家门口打人,怕是也不会饶了你们!”张老栓是个木匠,平日里给王老虎家做过活,打手们见他出面,也不敢太过放肆,为首的打手恶狠狠地说:“苏墨卿,算你运气好!三日之内,若不把苏晚娘交出来,我们定烧了你家!”说完,便带着打手们走了。
张老栓扶起苏墨卿,叹了口气:“墨卿,你这是惹上大麻烦了。王老虎心狠手辣,他说得出做得到,你还是赶紧躲一躲吧。”苏墨卿捂着伤口,心中苦涩:“我能躲到哪里去?我一没钱,二没势,走到哪里都会被他找到。”
张老栓想了想,忽然眼睛一亮:“对了!我家后院有一口寿棺,是前几日给城西李阿婆做的,她还没来得及取。那寿棺用料厚实,里面空间也大,你若躲进去,再盖上盖子,旁人定不会发现。等过几日,王老虎的气消了,你再出来不迟。”
苏墨卿犹豫了一下,寿棺毕竟是装死人的,躲在里面总归不吉利。可眼下情况紧急,也容不得他多想,便点了点头:“多谢张伯,只能这样了。”
张老栓赶紧带着苏墨卿去了后院,后院角落里放着一口黑漆寿棺,棺盖斜靠在一旁。张老栓打开棺盖,里面铺着一层软布,他对苏墨卿说:“你进去后,我把盖子盖上,留一道缝给你透气。我每日会给你送些食物和水,你莫要出声,免得被人发现。”苏墨卿钻进寿棺,张老栓盖上棺盖,只留了一道小缝,又在棺旁堆了些柴火,掩人耳目。
苏墨卿躲在寿棺里,黑暗中,只能听见自己的呼吸声和心跳声。寿棺里弥漫着一股木材和油漆的味道,让他有些头晕,可他不敢出声,只能默默忍受。到了傍晚,张老栓悄悄掀开一道缝,递进来一个馒头和一壶水,低声说:“墨卿,你放心,王老虎的人没来找你,只是去苏晚娘的小院闹了一场,苏晚娘已经躲起来了。”苏墨卿松了口气,接过馒头,慢慢吃了起来。
接下来的几日,苏墨卿都躲在寿棺里,张老栓每日按时给他送食物和水。可他心里却越来越焦急——再过几日,就是赴京赶考的日子,若是错过了,又要等三年。他对着棺盖,轻声叹气:“难道我这辈子,就这样了吗?”
就在他绝望之际,忽然听见外面传来一阵喧闹声,接着,张老栓掀开棺盖,兴奋地说:“墨卿,你可以出来了!王老虎被抓了!”苏墨卿愣了愣,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张伯,你说什么?王老虎被抓了?”
张老栓笑着说:“是啊!今早,巡抚大人路过苏州府,有人递了状纸,揭发王老虎走私盐铁、草菅人命的罪行。巡抚大人当即下令,把王老虎和他的手下都抓了起来,还抄了他的家。现在,整个苏州府都在传这件事呢!”
苏墨卿激动得热泪盈眶,赶紧从寿棺里爬出来,只觉得浑身酸痛,却无比轻松。他对着张老栓深深一揖:“张伯,多谢你救命之恩。若不是你,我怕是活不到今日。”张老栓摆了摆手:“举手之劳,何足挂齿。你还是赶紧去看看苏晚娘吧,她定是担心坏了。”
苏墨卿点点头,赶紧去了城郊的小院。苏晚娘见他平安归来,喜极而泣,扑进他怀里:“公子,我还以为再也见不到你了。”苏墨卿抱着她,轻声道:“让你担心了,现在没事了,王老虎已经被抓了,我们再也不用怕了。”
几日后,苏墨卿收拾好行囊,准备赴京赶考。苏晚娘为他整理好衣物,轻声说:“公子,此去路途遥远,你要保重身体。我会在这里等你回来,不管你考中与否,我都愿意跟你过一辈子。”苏墨卿握着她的手,坚定地说:“晚娘,等我考中功名,定回来娶你,让你过上好日子。”
苏墨卿一路北上,历经艰辛,终于抵达京城。他在考场上沉着应对,发挥出色,竟一举考中进士,被封为苏州府推官,即日赴任。苏墨卿又惊又喜,他没想到自己竟能考中,还能回到苏州府任职,这样就能尽快见到苏晚娘了。
回到苏州府,苏墨卿第一件事就是去城郊的小院,找到苏晚娘。苏晚娘见他身着官袍,意气风发,激动得说不出话。苏墨卿笑着说:“晚娘,我回来了,我兑现承诺了。”
不久后,苏墨卿与苏晚娘举行了婚礼。婚礼当天,苏州府的百姓都来道贺,称赞他们是天造地设的一对。婚后,苏墨卿为官清廉,断案公正,很快就得到了百姓的爱戴。苏晚娘则在家中操持家务,偶尔还会弹琵琶给苏墨卿听,夫妻二人相敬如宾,生活美满。
有一次,苏墨卿陪苏晚娘去城郊祭拜张老栓(张老栓已于年前去世),路过张老栓家的后院,苏晚娘忽然问:“公子,当年你躲在寿棺里,怕不怕?”苏墨卿笑着说:“怎么不怕?只是一想到你还在等我,想到还有机会考取功名,我就有了勇气。说起来,那口寿棺,倒是我的救命恩人呢。”
苏晚娘依偎在他怀里,轻声道:“是啊,若不是那口寿棺,若不是张伯,我们也不会有今日。以后,我们要多做善事,报答那些帮助过我们的人。”苏墨卿点点头,紧紧握住了她的手。
后来,苏墨卿因政绩突出,被调往京城任职,夫妻二人一同前往。苏州府的百姓感念他的好,在烟雨楼旁立了一块石碑,碑上刻着他与苏晚娘的故事,提醒后人:善良终有回报,真情能战胜一切磨难。
有人说,苏墨卿后来官至宰相,与苏晚娘白头偕老,子孙满堂;也有人说,当年那口寿棺,被苏墨卿珍藏起来,每逢初一十五,都会去祭拜,感谢它当年的救命之恩。还有人说,苏晚娘的琵琶声,能驱邪避灾,每逢苏州府有灾难,只要她弹起琵琶,灾难便会很快过去。
苏州府的老人们,在给孩子讲故事时,总会说起苏墨卿和苏晚娘的事。他们不会说“善有善报”,也不会说“真情无价”,只是摸着孩子的头,轻声说:“做人啊,要心存善意,要勇敢地去追求自己的幸福,哪怕遇到再大的困难,只要不放弃,终会有柳暗花明的一天。”
而那座曾经关押过苏墨卿的寿棺,据说后来被送往了苏州府的博物馆,成为了一件珍贵的文物。每当有人看到它,都会想起那段书生为青楼女子赎身、躲进寿棺逃过一劫的传奇往事,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原来,在那个年代,真的有这样一段跨越身份、不畏强权的真挚情感,能战胜一切磨难,绽放出最耀眼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