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许世友被调离南京,临走时脸色骤变:糟了,有大事忘了办

发布时间:2025-09-21 15:22  浏览量:8

1973年12月,南京城的冬日寒意渐浓。

一位身经百战的将军正站在这片熟悉的土地上,凛冽的寒风呼啸,远处天际一片阴沉,恰似此刻他心中的不舍与悲凉一般。

身为南京军区司令员的许世友已经接到命令,要他离开南京,前往陌生的广州任职。

接到命令的时候,这位颇受毛主席信赖和器重的开国上将心情复杂,一边是军人天职的绝对服从、一边是对这片故土难以割舍的深情。

可眼下,他也只能将个人感情放到一边,服从中央军委的决定。

然而,就在南京军区各级军官准备为老首长饯行的时候,许世友却猛地一拍脑袋,脸色骤变。

“糟了,有件大事忘了办!”

许世友将军口中的这件“大事”究竟是什么呢?中央军委为何突然要将他调往广州呢?

原来,在此之前,伟大的新中国缔造者毛主席就产生了一个深深的担忧。

他曾不止一次地对身旁人说道:“一个人在一个地方搞久了,不行呢,搞久了油了呢”。

这份担心其实不无道理。

虽然新中国的将领们、都是久经考验的共产主义战士,但毕竟在原岗位时间长了,难免会产生一些问题,容易形成固定的工作圈和人际关系网,也有可能心生“惰性”。

就比如说当时许世友将军已经在南京军区待了18年,杨得志将军也已经担任济南军区司令员18年之久,其他的像陈锡联将军、则在沈阳军区待了14年。

正是因为意识到了这一点,毛主席在1973年12月12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正式提出了八大军区司令员对调的建议,并得到了参会人员的一致赞同。

根据这项决策,许世友(南京军区司令员)与丁盛(广州军区司令员)对调,韩先楚(福州军区司令员)与皮定均(兰州军区司令员)对调,李德生(北京军区司令员)与陈锡联(沈阳军区司令员)对调,杨得志(济南军区司令员)与曾思玉(武汉军区司令员)对调。

而且,中央军委还要求,以上8位司令员必须在10日之内到岗,且随行人员不得超过10人。

马上就要离开这片熟悉的土地,许世友将军心中自然是不舍的,但他还是决定遵从上级的命令。

为了让丁盛将军来到南京军区后立即就能开展工作,他决定临走的时候把一些未处理完的工作做个了结。

在之后的那几天时间里,许世友常常熬到深夜,有的时候甚至要通宵达旦地处理各种文件。

直到按照规定马上就要离开的那一天,他终于把所有工作全都捋顺了,这才长舒了一口气。

就在这个时候,军区副司令员聂凤智走了进来。

原来,不只是许世友将军舍不得离开这里,军区的众人也舍不得与老首长分开,但军令如山,大家也无法改变,于是想着为他办一场饯行宴。

听到这个消息,许世友叹息着点了点头:“以后想跟你们这帮老伙计们见面就难了,那就在临走前,一起吃个团圆饭吧”。

众所周知,许世友将军爱喝酒、且酒量极大,在军中有着“千杯不醉”的绰号。

可这次饯行宴,他却一反常态地没有喝酒,就算是有人亲自把酒杯倒满、放到他的面前,他也只是摆摆手说道:“以往的时候喝点也就算了,可今天还要赶路,别误了事”。

话音落下,他便将酒杯推了出去。

没过多久,这场简单的宴席便结束了,许世友将军便乘车朝着机场赶去。

然而行至途中,他似乎是突然想起了什么,脸色大变道:“糟了,有件大事忘了办!”

闻听此言,随行的警卫员也顿时紧张了起来。

他的头脑飞速运转,回想着各项准备工作,却实在想不出遗漏了什么。

紧接着,许世友将军问道:“飞机什么时候起飞?”

警卫员从上衣里面的口袋里掏出怀表,瞥了一眼后回答:“司令员,还有两个小时”。

许世友点了点头,随即让司机掉头,先去长江大桥一趟。

对于这个命令,不论司机还是警卫员都感到一头雾水,但也不好多说什么。

车子转向驶往大桥,而许世友的思绪也回到了多年前的那个寒冷冬夜。

当时,他带着军区内务部的同志来到了长江大桥岗哨处,眼前的一幕让他勃然大怒。

夜里北风呼啸,可站岗的小战士却只穿着一身单薄的秋衣、站在那里瑟瑟发抖。

见他的手指被冻得通红,却仍然紧紧握着钢枪,时刻保持着警惕,许世友不禁感到鼻子一酸。

而那名小战士也发现了身后的许世友一行人,由于身子已被冻僵,但他还是坚持敬了个军礼。

虽然动作已经变了形,但许世友还是连忙走上前去,回了个军礼后拍着他的肩膀,却发现他的衣服上已经结了一层薄霜。

“冷不冷?”

小战士当即回答道:“报告首长,不冷”。

看着小家伙如此坚定的神情,许世友心中颇为欣慰。

那天晚上,许世友陪着他在长江大桥的岗哨亭站了一夜。

第二天清晨,天色微微亮,这支部队的连长前来巡视,意外发现了在此处陪着小战士站岗的许世友。

连长慌张地跑过来,刚想说些什么,许世友却摆摆手打断了。

他长长叹了一口气,颇有些愧疚地说道:“大桥刚通车的时候,是我亲自挑选、把你们这个连安排到这里的……当初我还跟你们承诺过,时间不会太久,我一定亲自接你们回军区,可现在看来,我要食言了”。

原来,当初为了加强长江南北两岸的联系,中央决定在南京修建长江大桥。

经过十余年的勘探、测量、设计、搭建,南京长江大桥最终在1969年前后正式投入使用。

为了防止敌特分子蓄意搞破坏,毛主席将保证南京长江大桥安全的这个重任交给了许世友,而许世友经过慎重挑选之后,将这支连队派了过去,负责大桥的巡视、保护工作。

起初的时候,连长是有些不情愿的,毕竟他们属于作战部队,突然被调去看护大桥,整天盯着望不到头的长江水,肯定会有失落感。

为此,许世友拍着胸脯保证,用不了太长时间,就让其他部队前去换防。

然而,一连几年过去了,这个承诺最终没能实现,而许世友也马上就要离开南京了。

所以,这也成了他的一块“心病”。

那名连长自然也听到消息,知道老首长马上就要去广州军区。

他不好意思地笑了笑,紧接着说道:“首长,以前是我不懂事,现在我们全连战士都想通了,保护大桥那也是为人民服务嘛,在哪儿都一样”。

见对方如此体谅自己,许世友大为感动,赞许地点了点头。

临行之际,许世友将军还能记得多年前对战士们的承诺,说明他是个重情重义之人。

也正因如此,他才能在这18年时间里,赢得军区战士们的爱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