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牙雕多子福扳指
发布时间:2025-09-22 10:16 浏览量:7
清代乾隆年间,民间牙雕手艺越发精细,宫廷造办处见老百姓都偏爱带吉祥意头的物件,就找了民间手艺顶尖的牙雕工匠,一起琢磨出了这套多子多福扳指。它宽2.0cm、内径2.2cm、重88.3克,大小刚合当时成年男人的拇指,戴在手上不松不紧,贴合得很舒服。
这套扳指的“多子多福”可不是随便叫的。工匠特意在上面刻了石榴和葡萄,这两种果子籽多,古人一看就明白,是盼着家里孩子多。那时候谁家不希望子嗣兴旺啊,孩子多了家族能延续,家里也热闹,所以这扳指一出来,就成了大家眼里的“吉祥物件”。
早先的扳指是射箭用的,拉弓时能护着拇指不被磨伤。可到了清代,火器慢慢多了,射箭不怎么用得上,扳指就变了用处,成了手上的配饰,还能显身份。有钱有地位的人家,男人都爱戴这套牙雕扳指,出门走亲访友,别人瞧见了,要么夸手艺好,要么说寓意棒,既显了家里的财力,又能让人知道自己重视家族延续。家里办寿宴、添丁时戴,更能透着满心的欢喜。
民国后期世道乱,想找做扳指的象牙材料越来越难,加上年轻人开始喜欢西装手表,没人再稀罕这传统扳指。新中国成立后,国家要保护大象,不让随便用象牙做东西,这套扳指就更没新的了。到20世纪60年代,基本没人再戴它出门,只能收在家里当念想,或是放进博物馆,让后人看看以前的人藏在扳指里的期盼。
清代道光年,京城有个官员给爹过六十大寿,特意订了这套扳指当礼物。他爹见了扳指上的石榴纹,摸着纹路笑,说能盼着孙辈满堂,后来这官员家还真添了好几个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