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换五任总理,公共债务超3万亿,法国或沦为“欧洲病夫”?
发布时间:2025-09-23 10:38 浏览量:5
明明大半个欧洲都是跟着美国一起“玩”的,怎么唯独就法国成为了“欧洲病夫”?
当“两年换了五任总理”已然成为现实,法国政坛的乱象也暴露无遗,而那个曾经倍受爱戴的总统马克龙,也终于迎来了自己的支持率历史新低。
眼看着债台高筑,法国政府除了让几位前总理当“替死鬼”之外,又无法拿出有效措施应对,也难怪法国人民会发起堪称是全欧洲最疯狂的示威游行活动。
那么法国到底是生了什么“病”?雄心壮志的马克龙又为何迟迟找不到解决方法呢?
9月21日,根据法国最新民调显示,马克龙的支持率已经下降至17%,并且还创下了历史最低记录。
和马克龙民调大幅度下降几乎同时发生的是,法国已经出现了十万人规模的罢工游行,而他们这样做的原因就是因为“自身福利受到削减”以及“法国赤字不断增加”。
面对着债台高筑的法国债务,马克龙不是没有想过解决,但是他的方法却完全没有起到作用。
就在本月初的时候,曾以“救局者”身份出现的法国总理贝鲁黯然下台,而他也是这两年内第四位下台的法国总理。
尽管马克龙又推选了国防部长勒科尔尼成为新任总理,但是在无数法国人民看来,他的结局恐怕又是一个“被债务击垮的牺牲品”。
之所以会这样说,还是因为法国债务积弊太深,2024年时法国财政赤字占GDP比重就已经高达5.8%,这一数字远超欧盟所规定的3%。
根据法国国内机构预测,如果勒科尔尼也无法遏制这一趋势,那么到今年年底的时候,法国债务利息支出可能就要达到660亿欧元。
这不仅超过了法国的教育或军事预算,更是相当于让每一位法国人都间接背上了5万欧元的债务。
法国政府难以为继,因此他们只能选择通过削减民众福利,取消特定休息日等方式来改变困境。
只是这样做的后果,显然会触及到底层人民的利益,也难怪法国会上演一场规模超10万人的罢工游行。
况且这些还只是法国内部正在发生的矛盾,而外部金融机构对法国逐渐产生的“不信任”,同样也在加剧。
由于法国赤字持续加重,这个连马克龙和四任总理都无法解决的难题,同时也成为了法国的“信用评级”。
继国际金融机构惠誉将法国信用等级从“AA-”下调至“A+”之后,晨星DBRS也将法国信用从“AA+”下调至了“AA”。
这一现象就意味着信誉持续走低的法国,未来很难在全球金融机构中借出大量钱款,毕竟他们极有可能是还不上的。
因此法国目前的处境就是内忧外患同时加剧,那么这个曾耀眼全球的法兰西为何会一步步衰落至此呢?
从政治角度上来看,法国不管是和欧洲还是和美国,都处于一种十分亲密的状态,只可惜这一现象也仅仅是在政治层面而已。
法国经济已经陷入到零增长、生产率下降的“魔咒”当中,而且和德国相比,法国人均财富要整整低出15%,全国贫困人口更是超过900万。
再看看法国公共债务高达3万亿欧元的同时,马克龙政府又在做什么呢?
跟着其他欧洲国家一起大力支援乌克兰,跟美国眉来眼去,总之在政治层面中,法国绝对算得上是最活跃的那一批。
明明有78亿欧元去军援乌克兰,却不想将这笔钱投入到国家财政内弥补空缺,难不成马克龙真以为“政治就能换来钱”吗?
或许马克龙有着让法国再次闪耀在全球之巅的野心,但在法国经济能力几近稀碎的节骨眼上,这份野心只会成为法国的拖累。
马克龙总是在拆东墙补西墙的行为反复当中,而前四任均因经济问题下台的法国总理,其实也算得上是“牺牲品”,毕竟他们手里接过的可是一个天大的烂摊子。
就拿刚卸任的贝鲁举例来说,他难道就不想解决法国经济问题吗?
贝鲁当然想,否则他不会提出那份“以削减支出换取赤字下降”的2026年预算计划。
可悲的是,尽管这也算是一种“良药”,但对于法国民众来说,这副药未免有些太“苦”了,而且也会给法国其他党派一个攻讦的机会。
取消两个公共假期、削减医疗支出、冻结福利支出、提高退休人员税率...
这个为了挽救法国经济而施下的每一针,全部都扎在了法国民众的痛楚,他们又怎么可能愿意让该法案落地呢?
可是对于贝鲁等几任总理来说,这一边是人民的福祉,另一边是总统的野心,他们又怎么可能衡量得好呢?
劝说总统放弃野心是不现实的,针对民众也是会遭到反噬的,除非新任总理有“空手变钱”的特殊能力,不然换谁上来都几乎起不到作用。
法国的现状,恰恰印证了法媒曾说过的一句话:法国或沦为“欧洲病夫”。
这甚至都算不上是侮辱,而是现实情况所致,可悲的是马克龙自己的处境都不太好,而法国经济的未来也依旧是一片迷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