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本斋与母亲白文冠的河间故事
发布时间:2025-09-27 22:31 浏览量:3
1937年秋,华北平原阴雨连绵,子牙河泛滥成灾,冀中大地一片汪洋。在这内忧外患之际,日军逼近的消息让冀中百姓愁眉不展,马本斋一家更是祸不单行——马本斋去献县城里探望亲友后久无音讯,全家忧心忡忡。
马本斋早年曾在东北军中官至团长,因不满国民党对日不抵抗政策,毅然弃官回乡。当他终于从献县捎信回家,家人才知他竟被土匪头子周朝贵逼迫加入所谓的“抗日军”。马本斋设计脱身后,面对家乡东辛庄乡亲们“好汉护三村”的恳求,毅然组织起十几人的联庄会,保卫家乡。
抗日英雄马本斋
河间初遇八路军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日军铁蹄踏进华北,马本斋的家乡献县东辛庄也遭蹂躏。同年10月,马本斋组织本村七十余名回族青壮年,成立了“回民抗日义勇队”,举起抗日大旗。
1938年初,马本斋与共产党领导的“回民抗日救国会”取得联系,决定率队参加八路军。他率领部队来到河间县城,与马仲三的队伍合编为河北游击军回民教导队,马本斋被任命为队长。
在河间,回民教导队搜集枪支弹药,整顿训练队伍,扩充力量。冀中军区特别关心这支回族武装,给每位战士发了新军衣,支给每人每天7分钱菜金(其他部队只有5分钱)。马本斋既高兴又感动地对大家说:“共产党信任咱们,咱们也要对得起共产党,好好打鬼子。”
1938年6月,根据冀中军区指示,人民自卫军回民干部教导队开到河间,与驻河间的河北游击军回民教导队合编,成立了冀中军区回民教导总队,下设两个大队,共500余人。马本斋任总队长,马仲三任副总队长,刘文正任政治主任。
为加强这支队伍的政治工作,晋察冀军区特意选派回族干部丁铁石任回民教导总队政治主任。1938年8月初,回民教导总队奉命到河间沙河桥镇驻防,主要任务是整训部队。
整训期间,马本斋的政治觉悟迅速提高,1938年10月,经丁铁石介绍,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在入党申请书中写道:“我决心为回回民族解放奋斗到底,而回回民族的彻底解放,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帮助领导下,才能实现。”
回民支队战士
经过沙河桥整训,回民教导总队中共产党的力量加强了,官兵关系密切了,管理制度规范了,部队面貌焕然一新。在整训期间,他们还积极开展抗日斗争,夜袭青县车站,围攻沧县杜林镇敌人,阻击进犯沙河桥之敌,先后战斗30多次,消灭日伪军500多人。
1939年7月,根据冀中军区指示,回民教导总队改编为八路军第3纵队兼冀中军区回民支队,马本斋任司令员,丁铁石任政治主任,部队近2000余人。冀中军区对回民支队的政治工作非常重视,9月,派红军干部郭陆顺任回民支队政治委员。郭陆顺虽为汉族,却以身作则,带头遵守回民的风俗习惯,坚持请阿訇制度,关爱战士,深受官兵爱戴。
马母殉国与回民支队的信念
1941年,日军为迫使马本斋投降,使出了卑鄙伎俩。8月27日凌晨,日军包围了东辛庄,抓走了马本斋的母亲白文冠。白文冠生于清直隶河间县城(今河北省河间市瀛州镇)白狮子街的一个回族家庭。
马母被带到河间县城后,日军威逼利诱,让她写劝降信说服儿子“归顺皇军”。但马母坚贞不屈,痛斥日军的罪行,揭穿敌人的阴谋。她从被捕第三天开始绝食,与日伪军进行顽强斗争,于1941年9月壮烈殉国,时年68岁。
英雄母亲白文冠
得知母亲牺牲的消息,马本斋强忍悲痛写道:“伟大母亲,虽死犹生;儿承母志,继续斗争!祖国就是我的家,党就是我的母亲,为了他们,我决心献出我的一切!”
马母牺牲后,冀中党政军群各界为白文冠召开了隆重的追悼大会,延安各界也组织了悼念活动。八路军总司令朱德和副总司令彭德怀致电冀中军区,称赞:“中国人民有这样的母亲,不仅是中国人民的光荣,中国妇女的光荣,而且是中华民族不会灭亡的具体例证。”
回民支队在河间及周边地区作战英勇,战绩辉煌。1940年5月,马本斋指挥部队使用围点打援战法,在衡水康庄取得重大胜利。康庄战斗仅用了40多分钟,就击毙日伪军60余人,俘虏伪军20余人,还缴获了一门加农炮。
1940年,回民支队在河间、青县、沧县一带转战,配合八路军主力纵队作战。1941年7月至8月间,马本斋率回民支队战斗在河间一带,与日军驻河间联队长山本展开了激烈斗争,短短不到两个月时间内主动出击27次,消灭日伪军500多名。
回民支队的骁勇善战得到了上级的高度评价。1940年7月,冀中军区特意赠送给回民支队一面锦旗,上书:“打不烂,拖不垮,无攻不克的铁军。”不久,毛泽东主席亲笔题字,称赞马本斋带领着一支“百战百胜的回民支队”。
1944年2月7日,马本斋因积劳成疾,在冀鲁豫军区后方医院病逝,终年42岁。延安各界为马本斋举行了追悼大会,毛泽东亲撰挽联“马本斋同志不死”,朱德题写“壮志难移回汉各族模范,大节不死母子两代英雄”,周恩来题写“民族英雄,吾党战士”。
回民支队从1937年至1944年,进行大小战斗870余次,歼灭日伪军3.6万余人,在广阔的冀中平原和冀鲁豫边区所向披靡,屡建战功。这支以回族同胞为主组成的抗日队伍,在河间、献县一带的土地上诞生、成长、战斗,用鲜血和生命书写了回汉民族团结抗日的光辉篇章,成为“回汉团结抗日的旗帜”。
2014年9月1日,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马本斋与母亲白文冠共同入选由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他们的英雄事迹,将永远铭刻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历史丰碑上。
- 上一篇:抗战故事:穿越封锁线而来的人民英雄白桐本
- 下一篇:晚潮|旧宅小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