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必看!孩子这6大坏习惯,再不管就毁一生了!
发布时间:2025-09-29 16:55 浏览量:10
家有萌娃的爸妈们,是不是时常感觉孩子就像个“小天使”,偶尔又变身“小恶魔”?在孩子成长的漫漫长路上,一些看似不起眼的小毛病,就像隐藏在暗处的“定时炸弹”,要是不及时拆除,很可能在未来某天突然“爆炸”,把孩子的人生炸得“千疮百孔”。老话说“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孩子的这些坏习惯,咱们当家长的千万不能忽视!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崩溃时刻?正打着重要的工作电话,或者和闺蜜聊得正嗨,孩子就像个小炮弹一样冲过来,扯着你的衣服,大喊大叫着要你陪他玩、给他讲故事。有些爸妈可能觉得孩子活泼可爱,就停下手中的事去回应。但你知道吗,这其实是在给孩子传递一个错误信号:我的需求最重要,别人都得围着我转。
长此以往,孩子会变得完全不会为他人着想,觉得吸引别人注意是自己的权利,根本忍受不了任何一点挫败。等孩子长大,这种“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会让他在社交场合处处碰壁,朋友越来越少,人际关系一团糟。
那该怎么纠正呢?下次你要打电话或者和朋友聊天前,提前跟孩子说:“宝贝,妈妈现在要打个电话,大概10分钟,你要乖乖的,自己玩会儿玩具或者看会儿绘本,等妈妈打完电话陪你玩,好不好?”然后给他安排一个他感兴趣但平时不太常玩的玩具。如果谈话时他还是来打扰,你可以指指旁边的椅子,温柔又坚定地说:“宝贝,坐这儿等妈妈一会儿,等妈妈说完就陪你。”谈完后,认真告诉他:“宝贝,打断别人说话是不礼貌的哦,这样别人可能就不想和你玩啦。”
孩子们在一起玩耍,难免会有小摩擦。有时候,孩子可能会突然推倒小弟弟,或者狠狠掐一下小朋友。很多爸妈可能觉得这只是孩子之间的打闹,没多大事儿,就不去管教。但你知道吗,这些小小的攻击性行为,就像一颗“毒种子”,一旦种下,不及时拔除,等孩子8岁左右,就会长成“毒大树”,积习难改。
放任不管会让孩子觉得,伤害别人是可以被接受的。等孩子长大,这种暴力倾向可能会变得更加严重,甚至可能会因为一点小事就大打出手,不仅会伤害到别人,也会让自己陷入麻烦之中。
那怎么制止呢?当孩子出现攻击性行为时,要马上把他拉到一边,严肃地看着他的眼睛说:“宝贝,你刚才推倒小弟弟,他会很疼的。如果小弟弟也这样推你,你会疼吗?”让他明白伤害别人是不对的。下次出去玩之前,提醒他:“宝贝,和小朋友玩要友好,不能推人、打人哦。要是生气了,就告诉小朋友‘我很生气,但是我不想打人’。”如果孩子再犯,可以给他一点小惩罚,比如当天不能看喜欢的动画片。
“宝贝,去把玩具收拾好。”“宝贝,自己喝点水。”当你一次次地提醒孩子做他不爱做的事,他却像没听见一样,继续玩自己的。这时候,很多爸妈可能会觉得孩子是太专注玩,没听到。但真相是,这种行为是在告诉孩子:漠视大人的指令没关系。
一次又一次地提醒,其实是在训练孩子可以等待提示,而不需要注意你的第一次指令。长期这样,孩子会变得目中无人,极有控制欲,觉得别人都得顺着他。
那怎么解决呢?不要在房子的另一头跟孩子说话,走到他面前,蹲下来,看着他的眼睛说:“宝贝,妈妈现在让你把玩具收拾好,听到了吗?”让他看着你,回答:“好的,妈妈。”你还可以轻轻拍拍他的肩膀,或者关掉他正在看的电视,吸引他的注意力。如果他不听话,要明确告诉他后果,比如“要是你不收拾玩具,今晚就不能吃零食了”。
如果孩子能自己拿小吃,自己放电视,确实很方便。但有些东西,比如糖果,可不能让他随心所欲地吃;也不能让他一整天都在家里看电视。有些爸妈看着两岁的小孩子自己从柜台里拿饼干,觉得孩子很能干,就不去制止。但你知道吗,这种放任会让孩子觉得规则是可以打破的,他想怎么样就怎么样。
等他到了八岁,可能会不打招呼就自己跑到朋友家去,到时候你再想纠正,就难上加难了。
那怎么纠正呢?我们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一些家庭规则,比如“吃糖果要经过妈妈同意”“每天只能看30分钟动画片”。然后经常和孩子聊这些规则,让他明白规则的重要性。如果孩子在规定时间以外打开电视,要坚定地告诉他:“宝贝,把电视关掉,现在是不能看电视的时间哦。”并且大声清楚地陈述规则,让他记住。就像四岁的姗姗,未经允许拿了图画笔玩,还把胳膊涂成了黄色,她妈妈告诉她下午不能帮着画车库促销的广告牌了。虽然姗姗哭了,但只有这样,她才会记住不能随便破坏规则。
你以为孩子只有在青春期才会跟你翻白眼、说话傲慢无理吗?其实,傲慢的举止在孩子很小的时候,模仿大孩子试探父母反应时就开始了。有些爸妈觉得这只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个小阶段,过段时间就好了,就不去管。但你知道吗,如果你不正面应对,等孩子上三年级的时候,可能会没有朋友,和老师、其他大人也相处不好。
那怎么制止呢?当孩子使小性子时,要让他清楚自己的行为。比如,告诉他:“宝贝,你这样翻白眼,好像是不爱听妈妈说话哦。这样做会让别人不喜欢你的。”这不是要让孩子难为情,而是让他知道这样做会失去朋友的友谊和爱戴。如果他坚持不改,你可以不理他,走开一会儿,然后告诉他:“你要是这样和我说话,我听不见。等你准备好有礼貌地说话时,我才会听。”
一个还不会叠被子的孩子说自己整理了床铺,一个没坐过飞机的小孩告诉同伴他去过迪斯尼。这些夸海口的行为,在爸妈看来可能觉得孩子很可爱,是在想象和创造。但你要警惕了,这可能是孩子不诚实的开始。
专家说:“如果孩子了解到说谎可以很容易美化自己,可以避免做那些他不爱做的事,让他摆脱闯祸的困境,撒谎就变成很自然的事了。”等孩子长大,这种说谎的习惯会影响他的信誉和人际关系,别人都不愿意相信他。
那怎么纠正呢?当孩子说小谎时,坐在他身边,直截了当地告诉他:“宝贝,去迪斯尼当然很有意思,说不定我们哪天就会去的,但现在还没去过,你不该告诉小妹妹说你去过哦。要是总是说谎,别人就不相信你说的话啦。”同时,看看他撒谎的动机是什么,别让他的小谎话得逞。
叶圣陶先生说过:“好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受用;坏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吃它的亏,想改也不容易。”习惯就像影子,一直跟着我们,影响我们的生活方式和人生道路。作为爸妈,我们肩负着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重任。孩子的良好习惯要从小养成,我们要用心观察孩子的行为,及时纠正他们的坏习惯,让他们在健康、快乐的环境中茁壮成长。
希望每一位爸妈都能重视孩子的这些坏习惯,用正确的方法引导孩子。要是你也有类似的经历或者更好的方法,欢迎在评论区分享,让我们一起为孩子的成长保驾护航!
#孩子坏习惯 #家庭教育 #孩子成长 #好习惯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