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子流:原广州市市长

发布时间:2025-10-02 20:10  浏览量:3

1996年8月,当黎子流辞去广州市长职务时,市人大常委会现场响起了长达三分钟的热烈掌声。这位曾经被质疑“乡巴佬”的顺德人,用六年时间赢得了广州人民的由衷敬意。

“得就得,唔得返顺德”(能做就做,不能做就回顺德)。这句在粤语区广为流传的金句,源自广州市原市长黎子流。简单一句话,折射出他敢作敢为、务实担当的从政风格。

1990年,59岁的黎子流从广东省特区办主任调任广州市副市长、代市长,随后任市长。这位仅有两年小学学历、带着浓厚顺德口音的“平民市长”,在内心里为他投信任票的人并不多。然而六年间,他推动广州地铁建设、促进思想解放,使广州GDP以年均19%的速度增长,从357亿元增长到1600多亿元。

01 农家走出的改革者

黎子流1932年出生于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一个叫陈涌的村子。这位从农民家庭走出的干部,早年仅在私塾读过两年书。

1953年,黎子流成为顺德县七区土改队员,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在回顾自己的入党经历时曾表示,从入党那天起就走上了一条曲折的道路。

他的政治生涯并非一帆风顺。在1958年的反“右”风潮中,黎子流受到错误处分,被革去职务,下放到基层劳动改造。在困难时期,他每个月只能分到16斤的口粮。

1961年恢复名誉后,黎子流在1963年的“四清运动”中再次“靠边站”。1966年至1969年文化大革命期间,他更被列为“三反分子”和“走资派”,接受了100多场批判,坐了两年牢房。

黎子流曾坦言,这三次挫折让他深刻理解了什么是群众观念。

02 主政江门的开拓实践

1983年4月,黎子流获得破格提拔,调任江门市委书记。在江门期间,他展现出敢于突破的创新意识。

让黎子流自豪的主要有两件事:一是办五邑大学;二是修外海大桥。

面对当时江门发展资金匮乏的局面,黎子流创造性地将目光投向了华侨群体。他经常前往香港,联络江门籍的华侨,劝说他们回乡投资。

这种充分利用侨乡资源优势的举措,为江门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03 广州城的大胆革新

1990年,黎子流调任广州。初到这座大都市,他坦言:“以我的文化水平和工作能力是不胜任的。” 然而,正是这种谦虚务实的态度,让他很快找到了广州发展的关键问题。

通过实地考察,黎子流发现广州干部“思想包袱很多,既有自满的一面,也有故步自封的一面”。他大力推动思想解放,提出“要守法,不要守旧;要自豪,不要自满;要革命化,不要机关化”。

在小平同志南巡前,整个广州的局面比较沉闷。1990年底到1991年初,黎子流与市委、市政府相关领导一起,提出要进行思想解放,放胆往前闯。这在当时是需要勇气的。

针对权力过于集中的问题,黎子流大力推动简政放权。他将摩托车上牌等业务下放到各区县,并强调:“权力越集中,就越容易滋生腐败,工作效率越低。”

04 攻坚克难的实干精神

黎子流以其实干家的魄力推动了广州多项重大基础设施建设。

他是广州地铁建设的重要推动者。通过向国家借钱、向旅客征收交通建设费、开发珠江新城等方法,黎子流想方设法筹集地铁建设资金。

广州地铁建设涉及大规模拆迁,围绕地铁建设出现了3000个工地,不少市民经常为交通和环境质量牢骚不断。但黎子流顶住压力,坚持不懈。

除了地铁,黎子流还推动了连接广州市区至白云机场的道路等大型建设。这些项目为广州现代化交通网络奠定了基础。

在招商引资方面,黎子流展现了灵活而务实的工作方法。1993年出国招商时,他提出三条原则:一是只要特区、沿海开放城市能做到的,广州一定做到;二是外商投资遇到困难由当地领导负责解决;三是“生意不成朋友在”。

05 真挚的平民情怀

黎子流虽然官至广州市长,却始终保持着质朴的平民本色。他作风亲民,风评甚佳。

对于自己不太标准的普通话,他从不讳莫如深,反而能够幽默面对。这种坦诚与谦虚,反而拉近了他与市民的距离。

1996年,黎子流因身体有病住院期间,仍心牵招商引资项目。为了促成台塑集团的投资,他把相关部门领导请到病房开会,七天之内引进成功,并办好了全部手续。

黎子流坚信:“为人民服务也包括为外商服务,只要他们遵纪守法,依法纳税,我们就保护他们的利益。”

06 退休后的不懈追求

1996年8月,黎子流辞去广州市长职务,1998年正式退休。退休后的黎子流依然忙碌,致力于三件事:探索科技农业、社会扶贫教育和振兴广东粤剧。

他在家乡顺德龙江镇创办“新世纪农业园”,探索中国农业的发展出路。作为不拿公司一分薪水也不持有一股的董事长,他诠释了“服务”的真正含义。

黎子流还积极推动粤剧文化发展。他在广州市长任上就推动成立振興粵劇基金會,退休后更亲自担任广府人珠玑巷后裔海外联谊会创会会长。

2022年10月,已届90高龄的黎子流还身体力行支持微粤曲的创作,在基金会成立三十周年活动上与粤剧名伶对唱。

2022年12月25日,黎子流因突发心脏病抢救无效在广州逝世,享年91岁。这位自称为“平民市长”的改革者,留给广州的不仅是地铁、现代化路网,更是那种 “得就得,唔得返顺德”的担当精神。

从质疑到认可,从认可到爱戴,黎子流用行动诠释了为官者的责任与担当。回顾他的人生历程,正如他所言:“这一生不为名,也不为利,只为人民服务。”

勇敢追梦,不负韶华!点赞此文,开启精彩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