妻子被恶人奸杀,丈夫金榜题名,他说:凶手化成灰我也认识!
发布时间:2025-10-07 20:20 浏览量:1
明清交替之际,江南吴县有个叫枫桥的小镇,镇外是奔流不息的大运河,镇上是青石板铺就的街巷,家家户户的屋檐下挂着红灯笼,一到傍晚,灯笼亮起,映着河面上的波光,美得像一幅水墨画。镇上有个叫苏文清的书生,二十出头,眉目清秀,性子温和,自幼饱读诗书,一心想考取功名,光耀门楣。
苏文清娶了邻村的柳如烟为妻。柳如烟生得貌美,皮肤白皙,一双眼睛像含着秋水,不仅模样好看,还做得一手好针线活,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夫妻俩住在镇上一间不大的院子里,院子里种着一棵桂花树,每到秋天,桂花开了,满院都是香气。苏文清白天在书房苦读,柳如烟就坐在院子里做针线,偶尔给丈夫端杯热茶,两人相视一笑,满是温情。日子虽不富裕,却也过得平静幸福。
这年,恰逢京城开科取士,苏文清寒窗苦读多年,终于有了赴考的机会。可赴考需要盘缠,家里积蓄不多,柳如烟便把自己陪嫁的首饰拿出来,当了银子,给丈夫做盘缠。临行前的晚上,柳如烟帮苏文清收拾行李,一边叠衣服,一边叮嘱:“文清,路上要小心,照顾好自己,到了京城,别太劳累,记得按时吃饭。我在家等你回来,等你金榜题名的好消息。”
苏文清握着妻子的手,眼眶泛红:“如烟,委屈你了。等我考上功名,一定好好补偿你,让你过上好日子。你在家也要照顾好自己,别太累了,遇到事多跟邻居商量。”第二天一早,苏文清背着行李,依依不舍地告别了妻子,踏上了赴京的路。柳如烟站在门口,看着丈夫的身影渐渐消失在巷口,眼泪忍不住掉了下来。她不知道,这一别,竟是永诀。
苏文清走后,柳如烟一个人守着院子,每天除了做针线活补贴家用,就是打扫院子,照顾那棵桂花树。她每天都会去村口等一会儿,盼着丈夫能早点回来。可她等啊等,没等来丈夫的消息,却等来了一场灭顶之灾。
镇上有个叫张彪的恶霸,是当地盐商张万财的儿子。张万财靠着贩卖私盐发了财,在镇上横行霸道,张彪更是继承了父亲的恶习,整天游手好闲,吃喝嫖赌样样俱全,还经常调戏镇上的良家妇女,村民们都怕他,不敢招惹。
这天,张彪带着几个手下在镇上闲逛,路过苏文清家的院子时,看到柳如烟正在院子里做针线活。柳如烟的美貌一下子吸引了张彪,他停下脚步,色眯眯地盯着柳如烟,心里顿时起了歹念。他让手下先回去,自己则翻墙进了院子。柳如烟看到张彪,吓得赶紧站起来,往后退了几步:“你是谁?你怎么闯进我家院子了?快出去!”
张彪淫笑着走近柳如烟:“小娘子,我是张彪,张万财是我爹。我看你长得这么美,不如跟了我吧,保你吃香的喝辣的,比跟着那个穷书生强多了。”柳如烟又气又怕,大声喊道:“你赶紧出去,不然我就喊人了!”张彪脸色一沉:“敬酒不吃吃罚酒!你喊啊,就算喊破喉咙,也没人敢来救你!” 说着,他就上前抓住柳如烟的胳膊,想要强行施暴。
柳如烟拼命反抗,她一边挣扎,一边骂道:“你这个败类!我就是死,也不会从你!” 她趁张彪不注意,一口咬在张彪的胳膊上。张彪疼得大叫一声,怒火中烧,他狠狠一巴掌打在柳如烟的脸上,把柳如烟打倒在地。柳如烟的头撞到了台阶上,顿时晕了过去。
张彪见柳如烟晕了,更是肆无忌惮,他对柳如烟实施了暴行。事后,他怕柳如烟醒来后告发他,就残忍地将柳如烟杀害,然后把尸体藏在院子里的桂花树下,又把院子里的痕迹清理干净,翻墙离开了。
几天后,邻居王大娘发现柳如烟好几天没出门了,心里有些担心,就去敲苏文清家的门,可敲了半天也没人应。王大娘觉得不对劲,就叫上几个邻居,翻墙进了院子。刚进院子,就闻到一股淡淡的血腥味,大家在院子里找了一圈,最后在桂花树下发现了柳如烟的尸体。
王大娘和邻居们都吓傻了,大家赶紧报了官。县官派人来勘察现场,发现柳如烟是被人奸杀的,可现场没有留下任何线索,虽然有人说曾看到张彪翻进过院子,可是张彪在当地势力很大,县官不敢得罪张家,就把案子压了下来,说是柳如烟自己失足身亡,草草结案。
远在京城的苏文清,还不知道家里发生了这么大的变故。他在京城刻苦备考,凭借着扎实的学识,在科举考试中一举夺魁,金榜题名,考上了状元。当他接到状元及第的捷报时,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妻子柳如烟,他恨不得立刻飞回枫桥,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妻子,让她为自己高兴。
苏文清向皇帝告了假,带着随从,快马加鞭地赶回枫桥。一路上,他想象着妻子看到自己状元及第时的开心模样,心里满是期待。可当他走到村口时,看到村民们都用同情的眼神看着他,他心里顿时有种不祥的预感。
他快步走到家门口,看到院子里的桂花树依旧,可大门却紧紧关着。他推开门,走进院子,看到王大娘正坐在院子里哭。王大娘看到苏文清,哭得更伤心了:“文清啊,你可回来了,如烟她…… 她不在了!”苏文清心里 “咯噔” 一下,他抓住王大娘的胳膊,声音颤抖地问:“王大娘,你说什么?如烟怎么了?你快告诉我!”
王大娘把柳如烟被张彪奸杀、县官草草结案的事一五一十地告诉了苏文清。随后说道:就是那个整天游手好闲的张彪,你还记得他吗?苏文清听了,如遭雷击,他一下子瘫坐在地上,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一样往下掉。他想起临行前妻子的叮嘱,想起妻子温柔的笑容,想起两人在院子里的点点滴滴,心如刀绞。随后说道:“他就是化成灰我都记得”!
他疯了一样冲进屋里,屋里的一切都还是他离开时的样子,妻子做了一半的针线活还放在桌子上,他给妻子买的梳子还放在梳妆台上,可那个温柔的人,却再也回不来了。苏文清抱着妻子的遗物,哭得撕心裂肺,整个院子都回荡着他的哭声,让人心碎。
过了一会儿,苏文清的情绪稍微平静了一些。他擦干眼泪,眼神变得坚定起来。他知道,自己不能就这么算了,他一定要为妻子报仇,让凶手血债血偿。他想起王大娘说县官不敢得罪张万财,就知道在当地肯定告不倒张彪,他决定回京城,向皇帝上书,请求皇帝为妻子做主。
回到京城后,苏文清立刻写了一份奏折,把柳如烟被张彪奸杀、县官包庇凶手的事详细地写了下来,请求皇帝派人彻查此案。他把奏折递上去后,心里很忐忑,他不知道皇帝会不会重视这件事,毕竟张万财在江南势力很大,说不定会买通朝中大臣。
可没想到,皇帝看到奏折后,非常愤怒。皇帝刚刚登基不久,正想整顿吏治,打击地方恶霸,苏文清的案子正好给了他一个机会。皇帝立刻下旨,派钦差大臣前往吴县,彻查柳如烟被杀一案,并且严厉斥责了吴县县官,说他包庇凶手,玩忽职守。
钦差大臣带着圣旨,很快就来到了吴县。张万财和张彪得知消息后,吓得魂飞魄散。张万财赶紧拿出银子,想要贿赂钦差大臣,可钦差大臣根本不吃这一套,他把张万财的银子扔在地上,严厉地说:“张万财,你纵容儿子作恶,残害良家妇女,还想贿赂本官,你这是自寻死路!”
钦差大臣立刻派人把张彪抓了起来,还把吴县县官也革了职,关进了大牢。为了查明真相,钦差大臣亲自来到苏文清家的院子,重新勘察现场。他又传讯了当时发现尸体的邻居,还有镇上的一些村民,大家都纷纷指证张彪平时横行霸道,经常调戏妇女。
张彪一开始还想狡辩,说自己没有杀害柳如烟,可当钦差大臣拿出村民的证词,还有他胳膊上被柳如烟咬伤的疤痕时,他再也无法抵赖,只好如实招供了自己奸杀柳如烟的罪行。真相大白后,钦差大臣按照律法,判处张彪死刑,立即执行;吴县县官包庇凶手,玩忽职守,被判处流放边疆。
行刑那天,苏文清特意从京城赶了回来。他站在刑场边,看着张彪被押上刑场,眼神里没有一丝波澜,只有深深的恨意。当刽子手的刀落下,张彪的人头落地时,苏文清对着家乡的方向,轻声说:“如烟,凶手已经伏法了,你可以安息了。”
后来,苏文清在朝中为官,他为官清廉,刚正不阿,经常为百姓做主,深受百姓的爱戴。他再也没有续弦,心里一直想着柳如烟。每年柳如烟的忌日,他都会回到枫桥,在桂花树下摆上妻子爱吃的点心和酒,静静地坐一会儿,仿佛妻子还在他身边一样。
枫桥的那棵桂花树,每年秋天依旧会开满桂花,香气满院。镇上的人都说,那桂花的香气,是柳如烟的思念,是苏文清的深情,永远萦绕在枫桥的街巷里,诉说着这段跨越生死的爱恨情仇,也告诉着人们,正义或许会迟到,但绝不会缺席,善良的人终会得到慰藉,作恶的人终会受到惩罚。
恶有恶报,即便权势滔天,也终难逃脱正义的制裁。张彪凭借父亲张万财的势力,在枫桥横行霸道,视人命如草芥,奸杀柳如烟后还妄图掩盖罪行;张万财则仗着钱财与势力,买通县官,让儿子逃脱罪责;吴县县官更是滥用职权,包庇凶手,草菅人命。他们以为权势与金钱能遮天蔽日,却忘了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这个故事用血淋淋的结局也是在告诉我们,恶行或许能凭借权势一时得逞,但正义或许会迟到,却绝不会缺席。无论作恶者多么嚣张,多么善于伪装,终有一天,会为自己的所作所为付出应有的代价,无人能例外。
大家如果还有别的看法,欢迎在评论区进行留言和讨论,同时也欢迎收藏和转发。(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