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花神之二月·杏花花神·阮文姬
发布时间:2025-10-26 22:35 浏览量:9
农历二月杏花当令,人们就把农历二月称为杏月。杏花以其独有的妍姿丽质,为春日平添了几多诗情画意。杏花含苞时节,纯红如火,开时繁花朵朵,攒簇枝头。杏花含苞时纯红色,开花后颜色逐渐变淡,花落时变成纯白色,因而有“娇容三变”之说。
自古以来,杏的艳名满天下,其花色富丽,故有“碎锦”“丽色”“江锦”等雅称,宋人姚宽的《西溪丛语》里有“各花三十客”,特将杏花冠上“艳客”的美名。古往今来,文人雅士也非常偏爱杏花,留下的诗篇数不胜数,有不少脍炙人口的清词丽句。唐人吴融《杏花》说:“春物竞相妒,杏花应最娇。红轻欲愁杀,粉薄似啼消。”用的就是极为拟人的一种手法来写红白两色杏花的娇艳。最美的诗句当数宋人宋祁《玉楼春》所描写的:“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闹”字一出,写尽杏花的欢颜喜态。
每当春天来临之际,红杏枝头,袅袅花枝仿佛少女翩跹曼舞,媚态依依,楚楚动人。娇艳妩媚的杏花,像极了风华正茂的豆蔻少女,嬉笑嗔怒别有风情,自古杏花就是美女佳人的写照。唐人司空图《力疾
山下吴村看杏花》诗用“艳三千临粉镜”把盛开的杏花比作三千临妆的宫女。人们形容容貌姣好的女子为“柳眉杏眼”,大大的眼睛,犹如一泓盈盈秋水,回眸一笑,摄人魂魄。还有“杏脸桃腮”,几多伶俐,几多娇媚。古代女子多有喜欢在发髻上插上各色的花儿以为装饰的,尤其是歌女更是钟爱戴杏花。南宋周密《武林旧事》卷六《酒楼》也有记载说:“诸妓皆并番,互移他库(官营酒楼)夜卖,各戴杏花冠儿,危坐花架。”可见南宋杭州官营酒楼陪客官妓都是关戴杏花的。
据唐人朱揆《钗小志》“二花”条说:“阮文姬插鬓用杏花,陶溥公呼曰‘二花’。”唐人冯贽《云仙杂记》卷五“二花”条也引《河东备录》也有相同的记载。这是说杏花美丽,阮文姬喜欢把杏花插在发髻上,粉面白花,更加增添了几分妩媚艳丽,人面和花色,恰似双艳。难怪陶溥看见阮文姬的装扮后,惊呼“二花”。所以,清代俞樾在《十二月花神议之下》中说,原来人们以梨花为二月当令花,而以谢道韫为花神,这有些不妥,应改用杏花。俞樾还引用《钗小志》记载,认为阮文姬才是杏花的知己,改封阮文姬为杏花花神,并说:“红粉轻薄,占断风流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