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闻丨新疆代表献礼毛主席画作(画毛泽东的画2)
发布时间:2025-10-31 06:00 浏览量:8
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新疆代表向毛主席献礼
在我国波澜壮阔的现代史中,一九四九年九月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具有开创性意义。此次会议代表全国各族人民意志,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通过了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共同纲领》,选举产生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会议期间,涌现出诸多感人场景,其中新疆代表团向毛泽东主席敬献民族服装的一幕尤为珍贵,生动体现了民族团结与人民对领袖的深厚感情。画家黄均先生以此为题材,创作了《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新疆代表向毛主席献礼》,艺术地再现了这一历史瞬间,兼具历史真实与艺术感染力,成为载入史册的视觉记忆。
据记载,一九四九年九月二十四日,新疆代表团团长赛福鼎·艾则孜在大会发言中,代表新疆各族人民向毛泽东主席表达崇高敬意与爱戴之情,并现场敬献维吾尔族传统服饰“袷袢”与绣花帽“朵帕”。这一举动并未事先安排,而是出自代表们的自发意愿,现场反响极为热烈。毛主席欣然接受礼物,并当即穿上长袍、戴上花帽,与新疆代表亲切握手。全场响起经久不息的掌声,气氛热烈而庄严,展现出中国共产党与少数民族同胞之间深厚的情感纽带,以及新生人民政权高度重视民族团结的坚定立场。
需要指出的是,首届政协会议新疆代表团的组成经历了一段艰难历程。最初由阿合买提江·哈斯木等五位代表组成的代表团在前赴北平途中,因飞机失事不幸全部遇难。后经紧急协商,重新组建以赛福鼎·艾则孜为团长的新疆代表团出席会议。因此,此次献礼不仅是一种礼仪性的表达,更承载着缅怀逝者、继往开来的特殊意义,彰显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致、共同建设新中国的坚定决心。
该画的作者黄均先生是我国现代著名工笔人物画家、美术教育家,曾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他早年师从徐燕荪、陈少梅等北派名家,后受溥心畬指点研习山水与书法,抗战胜利后得到徐悲鸿先生赏识,深受其写实主义艺术观念影响。黄均长期致力于中国传统工笔重彩人物画的创新与发展,作品笔法精谨、设色明丽、形神兼备,代表作如《文姬辨琴图》《史湘云醉眠芍药圃》等,均体现出深厚的传统功底与清新的时代气息。
在艺术处理上,黄均先生并未机械复制原始新闻照片,而是基于历史真实进行了合理的艺术提炼与构思。他参考了《人民日报》所刊会议现场图片,但在构图上予以剪裁和重组,特别增加了献花的儿童形象,强化了画面的欢庆气氛与象征意义——儿童代表着新生与未来,寓意各民族共同迈向光明前途。在技法方面,作品采用“单线与明暗并重”的表现方式,既运用了中国传统工笔画中以线造型的精华,以流畅匀挺的线描勾勒人物轮廓与服饰细节,又融入了西方绘画中的明暗造型方法,通过光影变化增强体积感和空间感。这种中西融合的手法,符合二十世纪中期中国画革新的总体趋势,也体现出黄均本人一贯倡导的“传统为体、写实为用”的艺术理念。
整幅作品构图庄重而富有动势,观众视线被巧妙引向中心人物——身着民族服装的毛主席与新疆代表们,凸显了“献礼”这一主题动作。画面人物神态真挚、气氛热烈,不仅记录了一件具体史实,更升华了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时代主题。该作因而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场面记录,成为具有历史厚度与情感温度的典范之作。
黄均先生这幅《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新疆代表向毛主席献礼》既是新中国成立初期重要历史时刻的真实反映,也是一件融合中西画法、兼具写实与象征意义的优秀艺术作品。它生动记载了我国各民族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团结一心、共创未来的坚定信念,对于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巩固民族团结具有持续的宣传教育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