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默特著名人物-昌森先生

发布时间:2025-10-31 05:57  浏览量:10

昌森

昌森,(1891-1943),字茂如,1891年生于土默特旗把什村一个普通农民家庭。由于他是本村和云家先人中第一个大学生,并为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奋斗一生,深受村人和各界人士的爱戴,虽身居参领(嘎勒达)要职,人们都亲切地称呼 “昌茂如"这个名字。他于1943年病逝,终年53岁。

民国1930年六十佐领的分布详列如下:

左翼:

首甲:参领 巴雅尔

一佐:佐领万才、骁骑校云汉章

乌兰板升、麻花板升、姑子板升、桥靠、哈拉不塔、八台营子、共六村,270人。

二佐:佐领森额、骁骑校巴秉衡

星星板升、西把扎、小把扎、古路、什兰岱、尔林岱、生盖营子、小厂库伦、捣黑楞、东把扎、不塔气、里保、台什、共十三村,450人。

三佐:佐领乌尔图、骁骑校富林

什兰岱、甲兰板升、古楼板升、塔布秃力亥、生盖营子、大厂库伦、讨速号,共七村,438人。

四佐:佐领庆春、骁骑校苏通阿

包尔哈少、土梁、乃莫板升、圪老板升、古尔半乌素、白塔、奎素、野马图、共八村,319人。

五佐:佐领锡敏泰、骁骑校傅汝枚

归化城、东厂克尔、常黑赖、甲兰板升、生盖营子、古楼、黄岱沟、察汗此老、南双树,共9村,97人。

二甲:参领 昌森

一佐:佐领常龄、骁骑校云焕章

麻什、双树、格尔此老、小苏计、西黄河少、公兰太、哈拉沁、大苏计、共八村,70人。

二佐:佐领巴肇安、骁骑校坤厚

归化城、公喇嘛、古尔半忽洞、黑炭板升、聂各兔、蝉亥、王毕克齐、古子板升、那木山、沟门、前班定营,共十村,183人。

三佐:佐领昌森、骁骑校荣亨

毛不浪、可可板升、苦计讨号、红霍吉讨号、二十家子、坑只背、灯炉素、讨不气,共八村,207人。

昌森少年时就读于本村私塾,学习蒙汉两种文字和“四书五 经”,后到土默特旗小学堂就读。由于他学习刻苦勤奋、品学兼优, 1913年以优秀生的身份与孟学孔、荣耀先等被总管衙门公费保送到北京刚成立的蒙藏专门学校学习。时值鸦片战争失败之后,北洋军阀政 府与英、日、法、俄等帝国主义国家签订了一系列卖国条约,以学生 为首的爱国青年掀起了轰轰烈烈的“五四"爱国学生运动。他深受爱 国主义思想影响,与同学们一起积极参加了 “五四”运动,反对段祺 瑞政府与帝国主义国家签订的二十一条卖国条约。在蒙藏学校的校史 展览中,曾展出他痛斥段祺瑞政府卖国行径活动的墨迹。

20世纪20年代初,他从蒙藏专门学校毕业后,先在土默特总管衙 门任职。由于当时正处军阀混战,绥远特别行政区由直、奉、晋、皖、宁军 阀轮番统治。他看到土默特旗政深受军阀们的操纵及贪污腐败行为,于 1927年6月带头和一批热血青年知识分子发起了“旗民除奸大会”,声 讨贪官污吏,反对军阀暴政,列举历届贪官劣迹,要求绥远都统商震予 以惩办。此举震动全旗,也为后来的旗政改革打下了群众基础。

1928年,绥远省成立后,第一个土默特人满泰出任旗总管。满泰整顿 旗政,为减轻人民负担,带头减薪一半。昌森积极响应,先后被推举为 公中佐领、参领兼佐领。在此期间,他为土默特旗的权益进行奋争。

1933 年(民国二十二年)11月,在云端旺楚克(乌盟盟长)、德穆楚克栋鲁普(锡盟副盟长)主持下,在百灵庙召开内蒙方地方自治会议,内蒙古各盟、镇均派代表参加,苏鲁岱为乌兰察布盟代表. 会上讨论制定出自治办决8条,上报国民政府,后国民党政务会议决定11 条,既否定了百灵庙会议的条款,又不符合内蒙古的实际情况。 1934 年(民国二十三年),苏鲁岱与巴雅尔、昌森代表乌盟和土默特旗赴南京,要求批准自治会议所定自治条款。其时,他既愤慨,亦无奈。在1934年呈土默特总管府一文 中反映了他热爱民族和求进图存之心。

昌森于1929年至1934年任土默特旗第一中学(即土小戴帽中学)校 长,后改任土默特高等小学校长,继任教育科长、巴彦塔拉盟公署教育股长,为发展民族教育贡献了自己的聪明才智。

昌森性情耿直敦厚,从政清廉,思想进步,倾向革命,为乌兰夫、奎 璧等老一代革命家长期在“土小”以教员身份从事党的地下活动,多方进 行庇护和担保,也曾设法为他们开出护照和“良民证”等。他还挺身担保 过被拘捕的青年学生。1946年他的侄儿云文义在张家口军政学院学习时, 当乌兰夫问及他的伯父昌森时曾说:“他是土默特旗的一位好人。”若昌老地下有知的话,应含笑九泉了。

土默特历史文化研究会编辑部

顾 问:云纳林 韩国栋

主 编:任瑞新

副主编:乔福俊 歌日乐

审 核:云纳林 韩国栋 任瑞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