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根晒娃晒寂寞,同是王子公主,阿奇丽丽贝输在哪
发布时间:2025-10-31 03:07 浏览量:8
说真的,有时候你不得不佩服梅根,她总有办法把一手好牌打得让人看不懂。最近那两张阿奇和丽丽贝的视频截图,就是个最好的例子。说是让大家看看孩子,结果呢?两团模糊的影子,外加一闪而过的侧脸,跟没看有什么区别?她可能以为这一下能激起千层浪,没成想,这次大家连水花都懒得掀了,只剩下个寂寞。
这事儿就怪了,大家为什么不买账?按理说,王子公主的正面照,谁不想看一眼?问题就出在这儿。大家想看的是天真烂漫的孩子,不是遮遮掩掩的隐私作品。这种我给你看,但又不让你看全的操作,一次两次是新鲜,多了就只剩下厌烦。既想要利用孩子刷存在感,又不想放弃我们注重隐私的人设,这种矛盾的操作,透着一股子算计的味道。
你再看看河对岸凯特家的那三个宝。乔治、夏洛特、路易,哪次生日、哪个节日,照片不是大大方方地放出来?孩子们笑得眼睛都眯成一条线,那种纯粹的快乐,能透过屏幕感染到每一个人。这已经成了一种默契,一种王室与民众之间的温情互动。大家看着这三个孩子一年年长大,就像看着邻居家可爱的宝贝一样,亲切又熟悉。这份喜爱,是凯特用坦诚换来的。
其实,这背后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生存逻辑。凯特遵循的是王室传统,她明白自己的身份和孩子的身份都带有公共属性,满足公众的期待是职责的一部分。这是一种心照不宣的契约:我们分享生活的喜悦,你们给予我们支持和爱戴。所以,她家的孩子是属于大家的,是被民众看着长大的小王子、小公主。
而梅根走的,是另一条路。她从一开始就试图打破这种规则,强调个人意志和隐私权。这本身没有错,但她又没能完全切断与这份关注度的联系。她需要流量来维持她在美国的商业价值,而孩子,无疑是最好的流量密码。于是就出现了这种拧巴的局面:一边控诉媒体侵犯隐私,一边又在自己的社交平台上,小心翼翼地放出一些独家的、模糊的物料,试图主导一切。
结果是什么?凯特家的三小只,在公众眼里形象清晰、性格分明,是三个活生生、讨人喜欢的孩子。而阿奇和丽丽贝,反而成了两个符号,一个代表着父母与王室的决裂,另一个代表着对媒体的抗争。他们每一次的出现,都被裹挟在父母的叙事里,大众对他们的讨论,也总离不开对梅根的评价。连阿奇变幻的发色都能成为一个话题,这本身就够可悲的。
说到底,孩子们何其无辜。尊贵的身份本该是他们成长的基石,而不是被父母用来博弈的筹码。当凯特的孩子们在阳光下奔跑,享受着民众善意的目光时,阿奇和丽丽贝却只能在父母精心构建的隐私壁垒里,偶尔露一个模糊的背影。这条路究竟能走多远,谁也说不准。只是可惜了,两个本该拥有无数宠爱的小家伙,就这样被他们的奇葩母亲给带偏了。
这事儿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