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志异: 盐商遇鬼

发布时间:2025-10-31 18:00  浏览量:12

扬州府有个盐商姓周,人称周翁,家财万贯,却生性吝啬刻薄。他做生意斤斤计较,对下人更是苛刻,三餐只给粗米咸菜,稍有差池便打骂相加;就连对亲友,也从未有过半点慷慨,是出了名的“铁公鸡”。

这年深秋,周翁去外地收盐款,返程时为了节省路费,选了一条偏僻小路。天色渐暗,又逢下起细雨,道路泥泞难行。周翁正发愁无处落脚,忽见前方林中有一座破庙,便急匆匆赶了过去。

破庙早已荒废,蛛网遍布,墙角堆着枯枝败叶。周翁找了块相对干净的石板坐下,取出随身携带的干粮——一块硬邦邦的麦饼,就着雨水啃了起来。刚吃了两口,就见庙门被风吹开,走进来一个身着锦袍的老者,面色苍白,眼神空洞,身上带着一股淡淡的湿气。

图片为AI生成

周翁素来怕麻烦,皱着眉道:“这庙破旧不堪,我不过是临时避雨,老者若要歇脚,自便便是。”

老者却径直走到他面前,拱手道:“在下姓张,途经此地,恰逢大雨,听闻阁下是扬州周翁,特来求助。”

周翁心中一动,打量着老者的锦袍,暗道莫非是同道中人?便问道:“张翁有何难处?”

“我随身带的盘缠不慎遗失,如今身无分文,难以赶路。”老者叹道,“听闻周翁乐善好施,能否借我些许银两,日后定当加倍奉还。”

周翁一听要借钱,脸色立刻沉了下来:“我哪是什么乐善好施之人?出门在外,银钱都精打细算,哪有多余的借给你?再说,你我素不相识,谁知你是不是骗子?”

老者闻言,眼中闪过一丝失望,又道:“我并非骗子,若周翁不肯借钱,能否赐我一口吃食?我已两日未曾进食了。”

周翁紧紧攥着手中的麦饼,生怕被老者抢走,连连摆手:“我这麦饼也只够自己吃,哪有多余的给你?你还是另寻出路吧!”

老者盯着他手中的麦饼,喉咙动了动,却没再强求,只是转身走到庙角,蜷缩在那里,一动不动。

周翁见状,心中暗自庆幸,三口两口吃完麦饼,便靠着墙壁闭目养神。迷迷糊糊间,他感觉有人在拉扯自己的衣袖,睁眼一看,竟是那老者。

“你要干什么?”周翁怒喝道。

老者面色发青,声音变得冰冷:“周翁如此吝啬,连一口吃食都不肯施舍,未免太过绝情。我本是此地山神,见你路过,想试探一番,谁知你竟如此不堪。”

周翁大惊失色,连忙起身跪拜:“山神爷爷恕罪!小子有眼不识泰山,若山神爷爷需要,我这就将身上的银两全部奉上!”

“我不要你的银两。”山神冷哼一声,“你一生吝啬,积攒的财富虽多,却从未造福他人,反倒因克扣下人、欺压同行,造下不少罪孽。今日我便让你尝尝饥饿寒冻之苦,也好让你知错悔改。”

说罢,山神抬手一挥,周翁只觉得浑身冰冷刺骨,腹中更是饥饿难耐,仿佛几日未曾进食一般。他想要取出身上的银两,却发现双手根本动弹不得,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的锦袍渐渐变得破旧,身上的钱财也消失得无影无踪。

“这是对你的惩罚。”山神道,“若你能在三日之内,散尽身上所有钱财,接济穷苦之人,我便饶了你。否则,你将永远受此饥饿寒冻之苦,直至油尽灯枯。”

话音刚落,山神的身影便消失了。周翁瘫坐在地上,又冷又饿,心中悔恨交加。他想起自己这些年的所作所为,确实太过吝啬,不仅没有朋友,就连家人也对他颇有怨言。

次日一早,雨停了。周翁强撑着身体,踉踉跄跄地回到扬州。一进家门,他便让管家将家中的粮食、衣物全部取出,分发给镇上的穷苦百姓;又拿出积攒的银两,修缮了镇上的桥梁和学堂。

起初,百姓们都不敢相信周翁会如此慷慨,以为他又在耍什么花招。可看到周翁亲自将粮食和银两送到每户人家手中,还不停地道歉,说自己以前太过吝啬,对不起大家,百姓们才渐渐相信。

图片为AI生成

三日之内,周翁散尽了大半家财,心中却没有丝毫不舍,反而觉得无比轻松。他不再苛待下人,每日与家人一起吃饭,还时常邀请亲友做客,对待生意伙伴也变得宽厚起来。

第三日夜里,山神再次现身。这一次,山神的面色缓和了许多:“周翁,你已知错悔改,且真心实意地帮助了他人,惩罚就此解除。”

随着山神的话音落下,周翁身上的寒冷和饥饿感瞬间消失,恢复了往日的模样。他再次跪拜在地:“多谢山神爷爷点化,小子日后定当广行善事,不再吝啬。”

山神点了点头:“世间财富,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唯有行善积德,才能获得真正的福报。你好自为之。”说罢,便消失不见了。

自那以后,周翁彻底改变了吝啬的性子,成为了扬州府有名的善人。他时常接济穷苦百姓,修建义仓,开办义学,深受百姓爱戴。他的生意也因此变得更加红火,财富比以前更加丰厚。

周翁时常对人说:“若不是山神爷爷的点化,我恐怕到死都不明白,钱财乃身外之物,唯有善良和慷慨,才能让人活得真正快乐。”这个故事也在扬州府代代相传,警示着后人:吝啬刻薄终无好报,广行善事方能福报绵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