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珍贵了!王毅外长1981年照片,正读大学,帅气英俊,颇像周总理
发布时间:2025-10-31 20:34 浏览量:9
现在我国的外交部长是王毅,在很多视频平台都能看到,每次他被记者拍到,都是风度翩翩的形象,而且给人的感觉就是温文尔雅,和蔼可亲,无论走在哪个场合,往往都成为现场的焦点人物。
今天看到“历史李老师”分享了一张王毅外长的一张老照片,这是拍摄于1981年的照片,当时王毅28岁,他正在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读书。
从照片可以看出,王毅长相英俊,浓眉黑发,眉宇间英气逼人,气质不凡。
其实在我国,在外交岗位上如雷贯耳的名人不在少数,比如乔冠华等,那么很多人肯定好奇,我们现在的外交部长王毅,都有哪些履历呢?
看到1981年那张大学时期的照片,或许有人会以为王毅的人生一路顺风顺水,可了解他的经历后才知道,这份从容背后藏着多少磨砺。
王毅上中学时正好赶上“文ge”,学业被迫中断,之后便到东北成为了一名兵团战士,这一待就是八年。在东北的岁月里,没有舒适的课堂,只有繁重的农业劳动,但王毅从没放弃学习。
他骨子里爱读书,业余时间把能找到的文学、历史书籍读了个遍,不仅自己写小说、写诗,还在兵团和地方杂志上发表过作品。
高考恢复后,27岁的王毅抓住了改变命运的机会,考上了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日语系。当时他比不少老师年纪都小不了几岁,在同学中间显得格外沉稳,开学没多久就被推选为班长。
同学后来回忆,王毅学习特别用功,每次上课前都会把单词全学会,课文听到能听懂才罢休,再加上本身聪明,成绩一直拔尖,年年都是“三好学生标兵”。他的语文功底尤其扎实,高考语文考了八九十分,在班里稳拿第一,这文笔后来也成了他外交工作的“利器”。
1982年,29岁的王毅从二外毕业,顺利进入外交部亚洲司,正式开启了外交生涯。要知道,外交讲稿讲究精准、严谨又要贴合立场,对新人来说难度极大。可王毅起草的讲稿不仅质量高,还在跟司长去见胡耀邦时提出了不少好建议,一下子就得到了认可。
之后的几十年里,王毅的脚步遍布世界各地,在多个关键岗位上留下了扎实的印记。
2001年,48岁的他升任外交部副部长,主管政策研究与亚洲事务,是当时五位副部长中最年轻的一位。2002年,他赶赴战火未熄的阿富汗喀布尔,主持中国驻阿使馆复馆仪式。
当时的喀布尔物资匮乏,不时有冷枪声,他住的所谓“最好酒店”没水没暖气,吊顶都震落了,钢筋管道裸露在外。就是在这样的环境里,他两天内密集拜会阿富汗临时政府官员,在飘飞的雪花中升起五星红旗,还坚持在应急灯下修改汇报电报和新闻稿,晚上再和大家借着烛光包饺子庆祝。这份在危难中的镇定,正是外交人该有的样子。
1982年大学毕业后,29岁的王毅进入外交部亚洲司工作
从2003年到2004年的三轮会谈,他一字一句地和各方“抠”文件,用耐心和智慧为问题解决打下基础,这背后的付出远比我们看到的要多。
2004年9月,王毅又临危受命,出任中国驻日大使。当时中日关系因首相参拜靖国神社、历史教科书等问题“四处冒火”,他的赴任被外界称为“破冰之旅”。
离京前,他用“恪尽职守,报国为民,开拓进取,不辱使命”16个字表决心,之后在日本用18年时间深耕,走访各地演讲,用日本人熟悉的社交方式拉近距离,更在原则问题上寸步不让。
2001年,王毅出任外交部副部长。从科员到副部长,王毅只用了19年时间,他创造了一个奇迹。2013年3月,王毅出任中国外交部长。
先看这样一个案例
6月18日,印度军队越过中印边界锡金段以来,这都一个多月过去了,尽管我国国防部多次表态,但印度方面就当没听见似的,依旧阻挠我边防部队正常活动。眼瞅着两军近距离对峙的时间越来越长,正在曼谷的我国外交部长王毅发话了:解决这个问题也很简单,那就是,老老实实地退出去。
看王毅外长的外交活动多了,你会发现他有一套特别鲜明的风格,平时温文尔雅,可一旦触及国家利益,立刻变得坚定强硬。这种刚柔并济的风骨,恰恰是中国外交最生动的写照。
王毅自己曾说过,外交就是通过和外国人打交道,让人家了解你、接受你、信任你,这样才能影响人家,实现政策目标。
在原则问题上,他的强硬是出了名的,但这种强硬从不是蛮不讲理,而是有底气、有分寸的据理力争。
最经典的莫过于他反驳加拿大记者关于中国人权问题的提问,当时他直接指出对方的问题充满偏见与傲慢,连问三个问题:“你去过中国吗?你知道中国从一穷二白让6亿多人脱贫吗?你知道中国把保护人权写入宪法吗?”
还有南海问题,日本记者追问时,他一句“南海问题,这和日本有关系吗?”
直击要害,既点破了对方的越界,又不失外交礼仪。
我特别欣赏他对“一带一路”的解读,面对所谓“债务陷阱”的抹黑,他直接回应那是惠民的“馅饼”,是共同发展的机遇。谈中美关系时,他明确表示“与中国脱钩,就是与未来脱钩”,既点出了事实,又传递了合作的诚意。
这种表达,没有空洞的口号,全是实在的道理,既维护了国家利益,又展现了大国胸怀。说到底,王毅的外交风格,就是中国的外交风格。
浓眉大眼,身姿挺拔,眉宇间的英气藏都藏不住。但真正让他成为全民爱戴的“男神”的,绝不止是颜值,而是他骨子里的才华、担当和情怀。
其实大家爱称他为“男神”,还有一层更深的情感——从他身上看到了中国的强大。就像曾经和他共事过的外交官说的,要想强硬,张嘴就能说出来,但在国家不够强大时,说这些没用。
现在王毅能在国际舞台上硬气发声,背后是14亿中国人民和日益强大的祖国。我们喜欢他面对偏见时的理直气壮,喜欢他维护国家利益时的坚定决绝,更喜欢他身上那股“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的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