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远先生 | 王仲吉:青丝渐染霜华色 仍守初心育靖中
发布时间:2025-11-13 20:00 浏览量:6
我叫王仲吉,男,汉族,1978 年 8 月出生,本科学历,中学高级化学教师。自 2003 年 9 月踏上三尺讲台,如今已是我深耕教育的第二十二个年头。二十二年来,我始终坚守在靖安中学这片教育沃土,从意气风发的青年到青丝渐染霜华的中年,班主任岗位一干就是二十二载,毕业班教学一线从未缺席。时光改变了我的容颜,却从未动摇我“立德树人”的初心,在平凡的岗位上,我用热爱与坚守,书写着一名普通教师的教育人生。
2003 年的初秋,带着对教育事业的憧憬与热忱,我走进了靖安中学的校门。彼时的校园条件简陋,师资力量薄弱,农村中学的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望却深深触动了我。“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我暗下决心,要把自己的青春和汗水奉献给这里的教育事业,让农村的孩子也能通过知识改变命运。
作为化学教师,我深知学科的特殊性——既要夯实理论基础,又要注重实验实践。农村中学实验器材匮乏,我就自己动手制作简易教具,把生活中的常见物品变成实验材料:用矿泉水瓶做反应容器,用废旧电池提取电极材料,用家里的食醋、纯碱演示酸碱反应。为了让抽象的化学原理变得直观易懂,我花费大量时间研究教材教法,将枯燥的公式定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编写趣味口诀帮助学生记忆。记得有个学生曾说:“王老师的化学课就像变魔术,原本难懂的知识,经他一讲就豁然开朗。”
为了提升教学水平,我从未停止学习的脚步。利用课余时间研读教育教学专著,积极参加各级各类培训,主动向经验丰富的老教师请教。2009 年,我报名参加靖远县“岗位练兵、教学评优”活动,为了打磨一节课,我反复修改教案、多次试讲,深夜的办公室常常只剩我一盏灯亮着。功夫不负有心人,我最终斩获县一等奖;2012 年,在靖远县优质课评选中再次夺冠,随后代表靖远县参加白银市优质课评比,荣获二等奖。这些荣誉不是终点,而是激励我不断前行的动力。
教学中,我始终坚持“因材施教”。每个学生的基础和学习能力不同,我便建立学生学习档案,记录每个孩子的优缺点和进步轨迹。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无偿辅导,从最基础的知识点补起,鼓励他们“每天进步一点点”;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推荐拓展阅读材料,组织化学兴趣小组,引导他们进行探究性学习。2014 年,我主持的白银市规划课题《初中化学课堂中分层教学模式的初探》通过鉴定,这份研究成果正是我多年教学实践的总结与升华,也为农村中学化学教学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如果说教学是我的本职,那么班主任工作便是我倾注心血最多的事业。二十二载班主任生涯,我见证了一届又一届学生的成长,也把“关爱每一个学生”的理念刻进了骨子里。农村中学的学生大多是留守儿童,缺乏父母的陪伴与关爱,我便既当老师又当“家长”,用温暖与责任为他们撑起一片蓝天。
记得2010 届有个学生叫张强,父母常年在外打工,跟着年迈的爷爷奶奶生活,性格孤僻,学习成绩垫底,还经常逃课上网。我发现后,没有批评指责,而是一次次找他谈心,了解到他内心的孤独与迷茫。我主动联系他的父母,让他们多给孩子打电话、视频聊天;课余时间带他参加学校的文体活动,鼓励他发挥体育特长;在学习上耐心辅导,帮助他树立信心。慢慢地,张强变得开朗起来,学习成绩稳步提升,最终考上了理想的高中。如今,他已经成家立业,逢年过节总会给我发来问候,说:“王老师,当年如果不是您,我可能早就辍学了,是您改变了我的人生。”这样的认可,让我深深体会到教师职业的价值与幸福。
作为班主任,我注重班级文化建设,营造积极向上、团结友爱的班级氛围。我带领学生制定班级公约,培养自主管理能力;组织主题班会、志愿服务、文体比赛等活动,增强班级凝聚力;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利用自己所学的心理学知识,为学生提供心理疏导。二十多年来,我所带的班级多次被评为校级优秀班级,学生在各项评比中屡获佳绩。我也先后被评为靖远县骨干教师、县学科带头人、甘肃省中小学农村骨干教师,这些荣誉的背后,是我对班主任工作的执着与坚守。
毕业班教学压力大、任务重,二十多年来,我始终坚守在毕业班教学一线,从未有过丝毫懈怠。每年的中考冲刺阶段,我每天早出晚归,早上提前半小时到教室,指导学生晨读;晚上放学后,留下来为学生答疑解惑,常常忙到深夜才回家。妻子常说:“你心里装的全是学生,家里的事从来不管。”我也心存愧疚,但每当看到学生们渴望知识的眼神,想到他们即将面临人生的重要转折,我便觉得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
2020 年疫情期间,学校开展线上教学。为了保证教学效果,我提前学习线上教学技术,反复调试设备,精心制作课件。农村学生家里网络条件参差不齐,有的学生没有智能手机,有的网络信号不好,我便逐一打电话了解情况,为无法线上学习的学生邮寄学习资料,利用微信、电话为他们单独辅导。那段时间,我每天对着屏幕讲课、批改作业,眼睛常常布满血丝,但看到学生们按时打卡学习、积极互动提问,我便充满了动力。疫情过后,我所带的班级中考成绩依然名列前茅,再次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坚守”的意义。
在教学与班级管理之余,我还主动承担起“传帮带”的责任,帮助青年教师成长。作为学校的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我毫无保留地分享自己的教学经验和班主任工作心得,与青年教师结对子,共同备课、听课、评课,指导他们开展教学研究。多年来,我指导的多名青年教师在各级教学评比中获奖,成为学校的教学骨干,为学校的师资队伍建设注入了新鲜血液。
二十二年的教育生涯,荣誉与汗水相伴,付出与收获同行。我先后荣获 2007 年、2013 年靖远县“园丁奖”,2009 年靖远县“岗位练兵、教学评优”一等奖,2012 年县优质课一等奖、白银市优质课二等奖,2013 年被评为县骨干教师,2018 年成为甘肃省中小学农村骨干教师,2019 年被评为县学科带头人。这些荣誉是各级领导对我工作的肯定,更是我前行的动力。
如今,我已年过四十,青丝中早已掺杂着白发,眼角也刻上了岁月的痕迹,但我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丝毫未减,对“立德树人”的初心始终坚守。每当看到自己教过的学生考上理想的学校、在各行各业发光发热,每当收到学生们发来的问候与祝福,我便深深感受到作为一名教师的幸福感与成就感。
教育是一场温暖的修行,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坚守在靖安中学的讲台,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务实的作风,深耕教学一线,关爱每一个学生,用爱心、耐心和责任心浇灌祖国的花朵,用坚守与奉献诠释教师的使命与担当。我坚信,只要初心不改,纵使青丝尽染霜华,也能在平凡的岗位上绽放出不平凡的光彩,为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全部的力量!
王仲吉,男,汉族,1978年8月出生,本科学历,中学化学高级教师,2003年9月投身教育事业,现任教于靖安中学,深耕班主任岗位二十二载,常年坚守毕业班教学一线。
自踏入靖安中学的校门,他便将“以爱育人,以智启智” 作为教育信条。作为化学教师,他深耕学科教学,将抽象的化学原理转化为生动的实验与生活案例,所带班级化学成绩常年位居年级前列,多次获评“教学能手”。面对毕业班教学压力,他精心设计复习方案,针对学生薄弱点个性化辅导,近五年助力百余名学生考入理想高中,成为学生眼中“最靠谱的引路人”。
二十二载班主任生涯,他视学生如子女。清晨六点的教室总有他巡视的身影,深夜的办公室常亮着他批改作业的灯光。学生李某因家庭变故成绩下滑,他主动家访十余次,不仅辅导功课,还联系学校申请补助,最终帮学生重拾信心考入重点高中;疫情期间,他每天线上督促学习、疏导心理,为困难学生送去教材和防疫物资,用行动诠释“师者仁心”。
如今,46岁的他鬓角已添霜华,却依然保持着初登讲台时的热忱。他常说:“学生的成长,就是我最大的勋章。” 这份坚守与奉献,不仅赢得了学生的爱戴、家长的认可,更成为靖安中学教师队伍中一面闪亮的旗帜,用平凡的坚守书写着不平凡的教育篇章。